据《新闻晚报》报道,沪上小学招生季进入尾声,但学区房却依旧火热。记者连日走访多家中介门店发现,5月份,学区房挂牌量基本与4月持平或略有增长,挂牌价格涨幅在5%—10%之间,成交量比4月增加2成。中心区域学区房普遍存在稀缺现象,没有议价空间。面积越小的学区房,单价越高,其最高差价可达2倍之多,却依旧供不应求。业内人士坦言,学区房被热捧,完全是其背后的附加值——优质教育资源。虽然教育专家呼吁生源超负荷,家长要理性购房,但在教育资源没有完全均衡的现实情况下,学区房依旧难降温。
现代“孟母”的故事
背着网上银行买房 “现在感觉就像砸锅卖铁”
这几天,家住闵行的徐女士有些不淡定了。看着周边的同事小孩一个个都进入重点小学,再看看自己小区对口的小学,徐女士不得不将换房列入头等大事。 “虽然小孩现在距离上小学还有3年多时间,但现在一些学校都设有门槛,早点买早点放心。”徐女士说。在连续看了浦东、徐汇的多套学区房后,徐女士纠结了。预算从原来的200万元一步一步增加到300万元。 “如果要买一套对口浦东新区第二中心小学的羽北小区80平方米的房源,最少也要280万元。”徐女士在换房的同时,不得不将其早几年投资的一间商铺进行转手, “现在感觉像是砸锅卖铁一样,但与其他看房者一聊,哪个不是这样的呢?”徐女士无奈地说。
与徐女士比起来,戴女士心中的大石头放下了。“上星期天刚刚拿到钥匙,本周开始简单装修。 ”戴女士坦言,自己是未雨绸缪。 “我们孩子还小,我是2012年6月生孩子,考虑换个大房子。据说2012年龙宝宝的绝对数量比较大,预计今后的入园入学竞争会很激烈。我们家一致决定,本次的购房计划是改善加学区,购房时间在2013年春节后。 ”戴女士说。
春节期间,戴女士大致研究了一下选房区域。因生活和工作在杨浦,所以重点关注杨浦学区房,圈定两处:打虎山路第一小学和杨浦小学。很多同事朋友居住浦东高行,经众人游说和实地考察后,戴女士将六师附小 (高行分部)列为备选。之后开始整理账户,汇总所有可用资金。
戴女士心中有两套购房方案:一套是保留原有小房子,购买最高到手价340万的两房或三房,另外一套方案是出售小房子,购买到手价450万的三房。第二种方案只考虑杨浦学区房置换,对居住环境有要求,且要预留部分现金,防止生活质量严重下滑。 “实地看房后,认为第二套方案可行性低, 450万很难买到环境好的三室户学区房。”戴女士无奈地说。
在集中看了几天房后,戴女士将自己中意的小区、房型、心理价位告知中介, “随后就像打仗一样。”回忆起自己的买房经历,戴女士记忆犹新。 “连续看了不下16套房子,参加了8次现场谈判,一套房子几家人争,还要买通中介去探人家的报价。”最终在上海国五条落地后的4月,戴女士才成功买到自己中意的学区房。
“签约付首付的当天,我们是带着U盾、笔记本参加的,背着网上银行来买房算是诚心的吧。原本以为国五条落地,可以杀杀房东的价格,但房东对我们自认为 ‘现金充足,可随时付首付’的优势不以为然,现场就跳价8万。最终和中介好说歹说,才以342万的价格买下,跳价8万成交,高于预算2万元。”现在,戴女士已经在等着房产证出来后,赶紧落户,确保孩子在入学前将准备工作全部做完毕。
搬家后开始漫长的奔波生活小孩也只能住阳台
千辛万苦买到学区房,小孩顺利进入重点小学,并不意味着就能高枕无忧,现代版孟母三迁未必都是幸福的。
“买了学区房,改变了我的整个生活。”家住徐汇区的杨女士说,2010年,为了能够让孩子进入徐汇区几大名校,原本收入并不高的她,不惜将自己杨浦区80平方米的房子低价出售,换来了一套33平方米的一室户。小孩进入了重点小学,但杨女士却开始了漫长的奔波生活。 “房子小,小孩只能住在阳台里,而原本在杨浦,他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小房间,现在小孩天天问什么时候可以回自己的家,觉得现在的房子不是他的家。 ”杨女士对于自己的买房举动已经有一丝后悔。
由于自己的父母需要照顾,再加上徐汇这边租房价格又贵,杨女士父母只能被其安顿在杨浦。要兼顾父母和小孩,徐女士和其丈夫不得不每天分工,徐汇、杨浦两地跑,隔天往返,回家基本都是晚上9点以后,帮助小孩学习的时间也少了,小孩的成绩并不突出。“孩子是进重点小学了,但是与自己的设想差距太大了。 ”杨女士摇着头说。
虽然杨女士有无奈和后悔,但是为了小孩还是要坚持下去。 “最起码要坚持到他小学毕业了,再考虑搬回杨浦。 ”正是有了这样的坚持,学区房依旧是目前中介市场上的硬通货。
为揽房源,中介每年过节给房东送礼
“现在4-5月,成交的基本上都是学区房。 ”21世纪不动产上海锐丰源深路店区域经理穆远春向记者。他透露,3、4月份源深板块内一般一套性价比稍高的学区房源一经挂出,至最终达成意向成交往往仅需要不到2周;部分高性价比的学区房源甚至可能同时吸引到五六家客户。 “那个时候房东都会现场拍卖一样,看各个客户的最终报价来选择成交对象。 ”
在穆远春看来,随着竞争日益激烈,家长为使孩子不输在教育的起跑线上,不惜花费重金购置教育质量好的学区房早就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这也促使了学区房房价每年都水涨船高。
他介绍,现在板块内对口上海市浦东新区第二中心小学的羽北小区、巨东小区等都是此前板块内学区房主要成交对象。该些小区在市场上的挂牌价格已齐齐上涨至单价4万-4.2万元的历史高位,仅最近的两个月内即较年初上涨8%-10%;板块内的非学区房源受整体市场利好影响,同期价格也有上调,但涨幅在5%以内。如与羽北小区一街之隔的巨野小区,因其不属于传统学区房,目前的售价仅为3万-3.2万元/平方米,两者每平方米单价相差近万元。
上海中原地产研究咨询部高级经理龚敏向记者介绍,如对口静安区一师附小的学区房有上世纪90年代建造的 “三和花园”、“四和花园”,其特点是面积越小,单价越高,最高差价达2倍之多。 “三和花园”70平方米的小面积房源单价在4万元/平方米,90-120平方米稍大面积的房源价格3.8万元/平方米。“四和花园”一套25平方米的小面积房源单价高达7.2万/平方米,这种房源主要是为读书“挂户口”使用,虽然从落户到入学并没有十分明确的时间规定,但大部分父母为安全起见都会提前购房,一般入学前2-3年就会觅房,而一旦拿到入学通知书后,也会再等上1-2年后再转售,一般房源持有时间在3-5年左右,这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该类房源的稀缺性。
根据中原一师附小分行提供的数据,当前这种25平方米的挂牌型学区房总价在180万/套,去年的价格为150万/套,年度涨幅为20%左右。
国顺分行籍经理也表达了一致的观点。近期国顺分行成交一套香阁丽苑房源,该小区与杨浦小学对口,属于名副其实的“学区房”,3月初,97平方米两房的成交总价普遍徘徊于310万-320万区间范围内,而当下成交总价则快速上调至340万元,涨幅接近10%。
“现在还有一些中介专门炒学区房,一套房子最快一年倒手一次,价格最少涨20%以上。 ”中介经纪黄凯介绍说,一套对口上海小学的房源,已经被其同事跟了6年,“基本上买的人都是为了小孩读书的,一套41平方米的房子转手了3次,从最早的120万元涨到了现在的190万元,中介在里面每次都赚了不少。 ”为了能够多获得这些学区房的房源,黄凯和他的同事不得不在每次转手后,千方百计维护好与新房东的关系,“每年过节送礼,就是为了能够让他们在出让的时候交给我们来做,这些房子是不愁卖的。 ”黄凯笑着说。
记者手记
学区房发烧,到底是谁病了?
即将到来的6月对于中国父母和孩子而言,实在是最揪心的一个月:月初的高考,月末的中考,其间还是小升初的关键时刻。而父母的培养、孩子的成长,似乎都浓缩在这短短的30天里。无数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父母四处奔走,他们用尽所有的资源,就想给孩子一个美好的未来。在绝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观念下,家长对优质教育资源趋之若鹜、望眼欲穿。 “学区房”,这个横在孩子起跑线上的一个特殊产物,让人爱恨交加。
为了孩子能够上重点小学,能够有个良好的教育环境,“孟母三迁”不仅发生在古代,也频频发生在教育蓬勃发展的现代。但倘若孟母至今尚在人间,尽管再有“三迁”之心,面对如今十万元一平方米的学区房,恐怕也只能望而兴叹。
学区房“发烧”,是家长病了,孩子病了,还是制度病了?
一名房东如此表述:“买了学区房,就是给孩子成才的机会。 ”虽然表述有些牵强,但是上最好的学校,成就最好的人生,依旧是每个父母的最大期望。
周末,提着小提琴、背着画板去上外语课、辅导课的孩子比比皆是,家长们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可以提高孩子能力的机会,想尽一切办法让他们在“起跑线”上领先于别的孩子。这或许只是目前教育资源不均衡的一个镜像。
一名家长在接受采访时憧憬,当所有的学校都成了重点,也就没有了重点与非重点之分。这或许只是家长的一厢情愿,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教育公平的实现并不是海市蜃楼。到那时,或许将再也看不到“天价”学区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