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

豆粕偏强格局有望延续至六月

2013年05月20日 09:04   来源:中国证券报   

  虽然美国农业部近几个月供需报告均定调为利空,但连粕1309合约却负重前行,以“六周连阳”的走势呈现出坚挺姿态。预计这种震荡偏强的行情还有望延续至6月份,3300元/吨一线的阻力可能被轻松突破,期间将辅以近强远弱、粕强油弱的特征。

  基差结构提供支撑

  2013/2014年度全球大豆供需宽松环境的压力将集中体现在远月合约上,资金纷纷选择买近卖远的交易策略,造成CBOT豆类市场近强远弱,上周美豆7月与11月合约价差已达到219美分/蒲式耳,距历史高点仅一步之遥。

  受CBOT大豆市场结构影响,大连豆粕1309合约表现明显强于1401合约,这不仅受到美国陈豆货源极度紧俏诱发的外围环境“传染”,也在于国内现货价格高企造成基差过大对期价构筑的支撑。监测显示,截至5月17日,国内43%蛋白豆粕均价为3994元/吨,较期货9月升水高达712元/吨,虽然期现价格倒挂是市场常态,但当前的幅度远偏离300-400元/吨的正常水平,暗示期价存在被低估的可能。

  据了解,目前山东、江苏、浙江等部分油厂已无豆粕现货可售,多数地区油厂豆粕库存均低于去年同期水平,供应偏紧态势并未缓解,而上半月豆粕1305合约在交割到期前保持强势且创历史新高即是证明,现货价格的回暖还将为期价提供支持。

  供给增加并非一蹴而就

  当前市场的普遍共识便是国内大豆原料即将进入集中到港期,预计5-7月份进口大豆总量有望达到1870-1970万吨,同比增加11.5%-17.5%,将对豆粕供应造成较大压力。殊不知,巴西港口装运工人罢工、阿根廷农户惜售会成为中国补充原料的重要隐患,而且国内主要港口大豆库存已降至375万吨左右,后期大豆进口提速的用途之一将是补充港口库存,不可能全部用于压榨所需。

  笔者认为,油厂开工率恢复正常水平尚需时日,可能会延续到6月份,这将取决于压榨利润和下游的实际消费情况。据悉,虽然未来船期进口报价呈现反向价差排列,说明供应环境将会逐渐好转,但当前6月美湾和7月巴西大豆到岸完税价分别为4514元/吨和4357元/吨,折算成豆粕成本价在3863元/吨和3669元/吨,均远高于1309合约期价,一旦压榨环境回暖、终端需求恢复,或有望提升豆粕的成本作价,并支持期价继续走升。

  粕强油弱有望延续

  在豆粕负重前行之际,豆油则维持底部徘徊走势,预计粕强油弱的市场结构还将延续,投资者可关注油粕比值震荡走低和提油套利的交易机会。

  一方面,由于豆油即期和远期供应压力皆较大,且棕榈油的替代效应使其需求遭受挤压,压榨环节开机即亏的现状将令油厂继续实施“挺粕抛油”的策略;另一方面,继上海、浙江等多地取消禽流感预警之后,疫情的影响将逐渐减淡,加之目前养殖业处于比较艰难的时刻,对豆粕价格实质影响弱于预期,一旦后期养殖需求恢复、猪肉价格反弹,必将助推豆粕消费回温。


(责任编辑:刘佳)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