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
当前位置     首页 > 财经滚动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解密PE薪酬机制 合伙人年薪达千万薪酬差距大

2013年05月18日 07:29   来源:中国证券报   姚轩杰

  上任深创投总裁5年后,李万寿在PE行业正处于低谷和煎熬之际选择辞职。事实上,人事动荡的背后,深创投存在内部激励机制的问题。在PE界,国资背景的PE机构激励机制和薪酬制度不完善,已饱受诟病,导致其成了业界人才的输出中心。大量人员跳槽到市场化PE机构,往往薪资就能翻好几倍。这不禁引发公众好奇,PE机构的薪酬体系究竟是怎样的?

  国有PE激励不够

  数年来,深创投经历了多次人事动荡,三位总裁更迭,而其背后也有激励机制的争论。目前深创投对管理层的激励主要是拿每年利润的8%奖励员工,还会拿出具体项目利润的2%来奖励团队。

  在国外成熟的PE基金中,管理人GP团队,按“2+20”的规则拿管理费,即每年2%的管理费,支付日常运作费;基金到期后,业绩达到事先约定,则可以从整个基金的利润中分走20%(即“carry”).

  李万寿曾公开评价道,对于8%的激励有些人觉得不少,那是和没有这个激励机制的国企比。但是创投行业一般都是奖励年度利润的20%,差距太大留不住人才。作为体制内的改革派,李万寿曾多次推动深创投在激励机制、决策体制、待遇和分配等问题上向市场化机构看齐。但迫于体制原因,始终没有大的突破。

  2012年的清明假期,同样是中国本土PE机构“第一梯队”的达晨创投合伙人晏小平离职,跳槽去鼎晖创投。当时业界传闻,鼎晖创投开出500万元的年薪,晏小平为此放弃了他在达晨创投投资多个项目未来将获得的分成。

  达晨创投的机制与深创投不太一样,它们是2008年以后成立的基金,都是合伙制基金,按照通行的“2+20”来拿管理费用。

  但是,公开资料显示,达晨创投管理公司的股权却不是其GP管理团队持有100%,而是大部分由达晨创投母公司电广传媒持有,刘昼、肖冰、邵红霞等合伙人加起来持有管理公司25%的股权。

  如果GP管理人基金到期后,进行利润分成时,严格按照管理公司的股权比例分配,则意味着达晨创投的团队只能分到5%左右的carry,但鼎晖创投是严格按照“2+20”原则进行利润分成。晏小平的离开,与在达晨创投分到的carry太低或多或少有关。

  解密PE薪酬机制

  最近,清科研究中心针对中国VC/PE机构2012年薪酬体系及分配机制情况进行了第三次薪酬调研,有两个方面的特点值得关注。

  首先,绩效薪酬与基本薪酬通常遵循一定的分配比例。清科研究中心调研报告指出,PE机构员工的绩效薪酬从管理公司扣除运营等成本后的基金管理费中提取,由董事会结合公司的整体经济效益,以利润(整体投资收益减去公司运营成本)为基数,确定可发放的奖金总额。

  职级越高,绩效占比越大。总经理/合伙人级别基本薪酬占40%,绩效薪酬占60%;投资总监级别基本薪酬占45%,绩效薪酬占55%;高级投资经理级别基本薪酬占50%,绩效薪酬占50%;投资经理级别基本薪酬占60%,绩效薪酬占40%;初级投资经理级别占70%,绩效薪酬占30%;级别最低的分析师基本薪酬占80%,绩效薪酬占20%。

  其次,为基金募资会有融资奖。对那些利用自身资源成功为公司募集资金的团队成员,机构通常会给予融资金额的一定比例作为奖金。

  融资奖根据募资渠道的不同也有不同的分配方法:若通过第三方合作伙伴渠道募集,该类型融资奖励一般可采取多级累进制,若融资额小于5000万元,不予奖励。融资额在5000万元至1亿元之间,奖励3%。;1亿元至3亿元,奖励3.5%。;3亿元至5亿元,奖励4%。;5亿元至10亿元,奖励4.5%。;10亿元以上,奖励5%。。

  若通过融资团队的个人渠道募集,由于免除了通过第三方机构募集时所产生的手续费,融资奖提成比例一般会达到1%至1.5%。不过这两种方式所获奖金都不是一次性发放,需要2至3年发放完毕。

  最后,成功投资项目可获得投成奖。投成奖设置有两种不同的方法。一是比例法,指项目投资程序完成并投资成功后,一次性发放投资金额的一定比例作为团队奖励,由团队分配给成员,常见比例为投资额的0.5%至1.0%。二是固定值法,指事先将投资规模划分成不同的区间,确定每一区间相应的奖金数量。投资规模在1000万元至1亿元,奖励10万元;1亿元至3亿元,奖励20万元;3亿元至5亿元,奖励30万元;5亿元至10亿元,奖励50万元;10亿元以上,奖励100万元。

  薪酬差距达10倍以上

  在人员精干的PE、VC基金里,各类人员都得经常出差,奔波在全国各地,与各路人马谈项目。若为该群体白描一个典型形象,或许是男性、名校理工科毕业,在实业或金融界工作四至六年,年龄在三十岁上下。

  不过,PE内部等级森严,最高级别与最低级别的职员薪酬差距在10倍以上。“在一家创投基金的运作中,人力成本支出要占到60%至70%。”一位曾经为创投公司设计薪酬体系的人士表示,“在整个薪酬结构里,合伙人又要占到50%以上,留给投资经理以下的空间就不大了。”

  在PE机构中,人员的薪酬大致分为三部分,固定薪酬、来源于项目的奖金及分成,以及合伙人所有的超额收益分配和一般投资经理享有的跟投收益。

  一位业内人士向中国证券报记者介绍所在公司的情况是,三位合伙人的固定薪酬在百万元级别以上,投资总监级别的薪水则在50万元上下,普通投资经理人数达到近二十位,其固定薪酬大约在15万元左右。

  曾任深创投总裁,现任深圳东方富海投资管理公司董事长的陈玮去年底发了一条微博,在业内引起广泛关注:“去年光景一般,七个合伙人,每人一千万,六个投资总监每人五百万,其他人每人一百万。” 这条微博被大量转发。不久,陈玮将其删除。


(责任编辑:蒋诗舟)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上市全观察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