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

中航三鑫担保总额达净资产3倍多 巨额担保存隐忧

担保子公司资产负债率超90%
2013年05月10日 07:21   来源:中国经济网——《证券日报》   唐振伟

  中航三鑫2012年年报显示,报告期内该公司净资产为13.62亿元,而同期审批的对子公司担保金额总计57.4亿元,至报告期末实际担保余额为48.30亿元,实际担保总额占净资产的比例为354.56%。其中,报告期内对子公司担保实际发生额合计为15.22亿元,已超出净资产1.60亿元。

  对此,有律师指出,该公司对子公司的担保额超出净资产的部分不具备担保能力,可能涉及到担保合同是否有效的问题;如果公司清楚地知道自身财务状况,还要为子公司做这样的融资担保,那么要看子公司有没有打算归还银行贷款,以及有没有能力归还的问题。

  需经股东大会审议方生效

  4月23日,中航三鑫在公告中称,拟为子公司提供不超过人民币57.4亿元的融资担保额度,是为了“实现公司中长期战略规划,满足公司发展的资金需求,确保各项经营指标的顺利完成,支持各子公司开展日常经营筹资活动;主要用于承接幕墙工程、特种玻璃日常运营融资等方面”。这份《关于为子公司融资提供担保的议案》已获该公司董事会的全票通过。

  而上述年报显示,在中航三鑫对子公司的融资担保中,“直接或间接为资产负债率超过70%的被担保对象提供的债务担保金额”一项为46.88亿元,“担保总额超过净资产50%部分的金额”一项为1.01亿元,两项总计达到47.89亿元。

  根据《关于规范上市公司对外担保行为的通知》(证监发【2005】120号)相关规定,“上市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的对外担保总额,超过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50%以后提供的任何担保”以及“为资产负债率超过70%的担保对象提供的担保”等情况必须要通过股东大会审批;而且要求“必须经董事会审议通过后,方可提交股东大会审批”,“股东大会在审议为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关联方提供的担保议案时,该股东或受该实际控制人支配的股东,不得参与该项表决,该项表决由出席股东大会的其他股东所持表决权的半数以上通过”。

  中航三鑫证券代表冯琳琳向《证券日报》记者称,这57.4亿元对子公司担保金额已经过董事会审批,按照相关程序,需要在5月15日召开的股东大会上审议才能生效。

  巨额担保存隐忧

  相关公告显示,截至2012年12月31日,中航三鑫提供融资担保的全资子公司深圳市三鑫幕墙工程有限公司(下称“三鑫幕墙”)总资产为14.51亿元,负债总额13.38亿元,净资产1.12亿元,资产负债率为92.27%。2012年,三鑫幕墙实现营业收入21.75亿元,实现净利润598.26万元。

  有投融资界的人士称,即使公司按照证监会的程序执行,流程方面没有问题,但从财务状况看,子公司高达90%多的资产负债率,还款能力可能不足;相应的,负有“连带责任保证”的中航三鑫上市公司同样面临巨大的担保风险。

  冯琳琳向记者解释,中航三鑫对子公司的担保有一些特殊情况,跟行业本身特点有关。比如,子公司三鑫幕墙是做幕墙工程的,没有自己的厂房、土地等资产,属于轻资产公司;同时它做工程需要银行开具大量的保函,每年承接20多亿的工程,几乎一切经营行为都必须要有母公司为它提供资产担保,才能贷到款。如果母公司不给它担保,它就无法正常经营发展下去。

  就子公司担保的风险控制来看,冯琳琳称,该公司严格说不存在对外担保的情况,都是对子公司的担保,这个归上市公司财务部在管,它包括每一笔担保的到期时间等都是在财务部在规范和控制。

  净利下滑趋势或仍将持续

  上述年报显示,中航三鑫公司延续了之前的利润下滑趋势,2012年更是由盈转亏,年度内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亏损1.30亿元,同比大幅下滑321.62%。

  报告期内,该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2.93亿元,同比增加4.03亿元,增长13.94%。主营业务收入的增长来源于:幕墙工程收入同比增长21.95%,幕墙玻璃制品收入同增长22.78%,幕墙门窗制品收入同比增长35.05%。

  公开资料显示,幕墙工程是中航三鑫的传统主营业务,公司具有较强玻璃深加工产品配套和铝型材深加工装配的上下游产业链实力,在国内幕墙工程行业名列前茅,在国际幕墙工程行业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随着国家《关于加快推进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的实施意见》、《关于实施金太阳示范工程的通知》等一系列产业政策的贯彻执行,不仅给玻璃产业带来了广阔的市场空间,也给幕墙工程工程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

  但同时,在欧债危机、欧美光伏“双反”及国内房地产调控的多重影响下,国内光伏行业及平板玻璃行业均处困境,光伏行业全行业严重亏损,该公司的玻璃产业作为公司转型期的新兴产业经营发展异常艰辛。盈利能力大幅下滑,市场拓展艰难,相关生产线建设资金均依靠公司自筹,财务费用增加,致使中航三鑫首次出现亏损。


(责任编辑:魏京婷)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