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

安踏工厂店现“打人”事件 拷问品牌管控能力

2013年05月06日 06:51   来源:中国经济网——《证券日报》   贾 丽

  业内人士指出,安踏门店策略从迅速扩张到锐减转型跨度大,对工厂店和代理商监管不够严格

  4月29日晚上8点左右,山西太原市吴女士在安踏总工厂店购物,在结账时因与店员出现摩擦,遭到安踏店员殴打。对于店员打人一事,该店店长坚决否认。对此,记者致电安踏公关部,相关人士表示:“公司需要进一步核实情况后,对相关人员进行处罚。”

  业内人士指出,部分体育用品厂家工厂店管理制度不健全,严重伤害其品牌形象。安踏近年来门店策略从高速扩张到逐步收缩,门店调整跨度大,品牌管控能力面临考验。

  店长坚称没有打人

  此次事件中,因为店员疏忽,没有将顾客结账后的衣服安全扣拿掉,导致顾客被当作小偷。在要求检查时,双方发生争执,大打出手。

  在该店的监控视频中,记者看到店员人数为4人到5人,在争执之中,一个红帽子店员踹了吴女士一脚,并将吴女士和家人往角落里拉扯,随后上前“拉架”的几位店员也陆续踢了吴女士几脚......整个过程持续30秒。

  “我们都是在拉架,不是打人。”面对监控录像,该店店长始终不承认打人。

  随后,记者致电安踏公关部。对于打人事件,相关人士表示:“公司门店店员在服务方面的确存在问题,公司将对相关人员进行处罚。”对于如何处罚,该人士称,公司需要进一步核实情况,并尽快做出处理。

  安踏体育人力资源部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对员工的雇佣,公司均有相关考核制度,但涉及到单个店面,每个地区有自己的管理方式,管理较为松散。这是公司制度方面存在缺失的地方。”

  中投顾问轻工业研究员熊晓坤表示:“安踏在人员招聘和制度管理方面存在较大漏洞,这与安踏的管理能力有较大关系。服务水平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安踏应该走集约化发展道路。”

  拷问品牌管控能力

  过去几年里,安踏一直保持高速增长。从2008年至2011年,安踏体育营业额由46.27亿元上升至89.04亿元,净利润由8.95亿元增至17.30亿元。国产体育用品行业经历了跑马圈地式的扩张。

  “为了迅速占领国内折扣品消费市场,安踏门店以多种形式存在。销售市场鱼龙混杂,一些不是安踏旗下厂商的商户,也冒充厂商销售假冒伪劣的安踏体育用品,工厂店逐渐成为重要部分。”安踏相关人士告诉记者。

  然而工厂店的管理并未在安踏体育的管辖范围中。业内人士透露:“工厂店由于是安踏下属工厂设立,大多由工厂合作商家聘用员工,往往在管理方面容易忽视。”

  在安踏的扩张之中,除了工厂店,自营和特许加盟是安踏门店主要的经营和扩张模式。

  一位安踏加盟店的代理商告诉记者:“开设专卖店,除了拿货之外,其他层面不会受到安踏公司的控制,店面人员只需简单培训,并无学历要求。”

  业内人士指出,安踏对于某些区域代理商开设的加盟店或者特许经营店,店面管理制度混乱。厂家店面扩张步伐过快,很有可能出现店面服务、效率等各方面跟不上管理。安踏这几年迅速扩张,管理上采取粗放式管理手段,在工厂店和代理商的监管上,很多地方不够严格。

  经过几年的高速扩张,安踏已然成为国产体育用品业中销量前列的品牌。然而,在国产体育用品行业的“寒冬”中,大多厂商遭遇冲击,安踏也首当其冲,迎来自2007年上市以来的首次业绩下滑。安踏2012年年报显示,公司净利润13.59亿元,同比下滑21.5%。公司表示今年将继续减少475家到575家门店。

  熊晓坤表示,前几年各体育用品企业纷纷在一、二线城市“跑马圈地”。然而,目前体育用品行业产能过剩情况严重,大部分企业通过“以价换量”的策略在盈亏线上挣扎,安踏经历了粗放式扩张之后开始瘦身。企业进行产业升级才能重新赢得市场。

  “过去几年高速扩张,安踏在代理商选择不够严谨,服务品质、效率等方面不能得到有效保障。不管经销商还是厂家,今年均在有意识地减少门店。”产业经济观察家梁振鹏表示,开店过程中,经销商和代理商是否受到厂家严格和统一的培训和考核极为重要。很多体育用品厂家在店门调整中,对代理商的筛选不严格,严重伤害其品牌形象。安踏近年来门店策略从高速扩张逐渐收缩,门店调整跨度大,面临品牌管控能力考验。


(责任编辑:向婷)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