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

欧洲融资成本降低或埋隐患

2013年05月06日 08:31   来源:中国证券报   陈听雨

  上周,欧洲央行再度放宽货币政策,并表示将对负利率措施持“开放态度”。此举对欧元区国债构成强势提振,尤其对降低高负债国融资成本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3日,西班牙10年期国债收益率自2010年以来首次跌破4%;同日,意大利2年期国债收益率有史以来首次跌破1%;法国、荷兰、奥地利和比利时10年期国债收益率均降至纪录低点;德国2年期国债收益率降至负值;就连主权信用刚被降级至垃圾级的斯洛文尼亚,也成功发行了35亿美元债。

  欧央行宽松货币政策对财政政策的支持,暂时减少了各国政府结构性改革的压力,缓解了高负债国民众对紧缩的抵触情绪。但对于延续近4年的债务危机,降低高负债国融资成本的政策好比饮鸩止渴,“免费午餐”将导致重债国外部债务快速扩张,可能为欧元区经济埋下更大隐患。

  有经济学家认为,债务与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达到90%是临界值,若高于90%,一国的经济增速就会骤降。欧盟统计局数据显示,2012年底,欧元区成员国整体债务占GDP的比重已升至90.6%;欧盟升至85.3%。欧盟预计,2013年爱尔兰公共债务占GDP之比将达123.3%的峰值;2014年意大利公共债务占GDP之比将升至132.2%;同期葡萄牙的公共债务占GDP之比将达124.3%。过高的债务水平已对该地区经济活动和企业活力产生了挤出效应,严重损害了欧洲经济的增长。

  从客观数据看,欧元体制给成员国提供了外部债务融资的便利环境,致使欧元区整体新债发行规模快速膨胀。欧盟数据显示,上世纪90年代,欧洲新债发行总量累计增长不到1倍;而欧元问世到本次金融危机爆发前,欧元区新债发行总量累计增长了4至5倍。无节制地发债,把欧洲经济引入了过高杠杆化的危险境地。况且,高负债国在债务结构上的外债比例过高,加之国际投资净头寸负值过大,重叠效应导致欧债危机最终爆发,欧元区经济加速衰退。

  在需求疲软和利率极低的环境下,欧元区国家债务占GDP的比率目前处于创纪录的峰值期,欧盟及欧洲央行刺激经济的措施只能是选择性的、审慎地实施,否则将很难达到预期效果。例如,欧洲央行2011年12月和2012年2月先后两次实施3年期长期再融资操作(LTRO),共向欧洲银行业贷款1.0185万亿欧元,大大降低了金融系统融资成本,但并未达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缩小欧元区内部信贷市场差距的预期目标。法国兴业银行研究数据显示,LTRO大部分廉价贷款被用于增持各国政府债券,欧元区贷款紧张局面并未得到改善,尤其高负债国中小企业信贷至今依然吃紧。欧洲央行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3月,欧元区国家银行的非金融企业贷款大多出现负增长,企业放贷减少最多的依次是西班牙、希腊、葡萄牙、爱尔兰和意大利这5个高负债国银行。

  与此同时,高负债国政府通过发行债券,把财政赤字转嫁至国内养老基金、保险公司和银行等大型机构,不仅削弱了企业的盈利能力,同时把政府债务和企业资产负债表紧紧捆绑在一起,形成“互为赌注”的恶性循环,以至于主权评级和企业信用评级一损俱损。而政府借款大多被用于社会福利、养老金支付等无经济效益的公共开支,并未侧重支持有经济效益的基建项目和实体经济发展,经济长期增长潜力很难提高,以至债务比率持续攀升。

  目前,欧元区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信贷紧缩,只要欧债危机阴霾不散,高负债国中小企业贷款紧缩局面就无法缓解,货币政策不可能从体制上解决欧元区主权债务问题和银行业系统性缺陷。尽管财政整顿短期内确实会给经济增长带来负面影响,但解决欧债危机的政策组合少不了结构性改革,高负债国应严格控制财政支出,努力让债务比例回到下降通道。否则,欧债危机以来各方面削减赤字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将付之东流。

  况且,欧洲央行货币政策不可能脱离国际大环境特立独行,如果未来货币政策一旦出现收紧趋势,那么当前欧元区无节制地扩大债务规模,无疑将给金融市场埋下极大隐患。


(责任编辑:蒋柠潞)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