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
当前位置     首页 > 财经滚动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4月份融资余额1212亿元 环比降24%

2013年05月02日 07:32   来源:中国经济网——《证券日报》   黄作金

  受“五一”假期等因素的影响,4月份融资资金大幅减少。据数据统计显示,截至4月26日,沪深两市融资余额为1211.66亿元,融券余额194220.97万元;相比3月份末的1608.29亿元融资余额环比下降24%,融券余额相比3月份末的302467.96万元也大幅下降。

  除了“五一”长假的影响外,解禁洪峰的来临也让融资资金大幅减少。统计显示,本周共计25家限售流通股解禁。其中,主板10家,中小板9家,创业板6家。限售流通股解禁总市值约为444.55亿元。值得注意的是本周的沪深股市仅有2个交易日。本周限售流通股解禁市值环比上升143.22%,是本周限售流通股解禁洪峰的最好注解。

  标的方面,截至4月26日,融资余额超10亿元的公司包括民生银行(512511.64万元)、广汇能源(456841.32万元)、中国平安(436446.92万元)、浦发银行(412839.54万元)、兴业银行(371257.15万元)、中信证券(350667.26万元)、海通证券(246330.08万元)、包钢稀土(217266.37万元)、招商银行(197061.19万元)、方正证券(173844.29万元)、冠豪高新(169082.09万元)、贵州茅台(165459.88万元)、保利地产(160620.56万元)、光大银行(143870.31万元)、辽宁成大(129454.65万元)、华夏银行(114950.94万元)、 华泰证券(105947.51万元)、中国联通(105105.94万元)等等。

  比较典型的是冠豪高新,截至4月26日,融资余额为169082.09万元,该股在4月25日出现一波猛烈跳水并一度逼近跌停。但数据显示,资金并不恐惧该股的股价重挫,目前融资余额为16.9亿元。该公司是目前国内生产规模较大,设备、工艺最先进的无碳复写纸生产基地和龙头企业,市场占有率18%。产品广泛应用于税务、邮政、银行、商业等各行各业,自1996年至今由国家税务总局、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指定为增值税专用发票专用无碳复写纸唯一供应商,自2000年至今由国家邮政速递局指定为EMS特快专递专用无碳复写纸唯一供应商。

  公司受益营改增试点,2013年1月份,公司中标国家税务总局增值税普通发票专用防伪无碳复写纸采购项目。该项目是为2013年至2015年期间使用的增值税普通发票专用防伪无碳复写纸所进行的采购,合同期为3年,中标价格为12600元/吨。2011年使用无碳复写纸约2200吨。公司估算2012年该用量约为2500吨,预计其未来3年的年增长率约为10%。2013年至2015年贡献收入分别为3465万元、3811.5万元、4192.65万元;贡献利润分别为242.55万元、266.81万元、293.49万元,占2011年公司营业利润的比例约为3.78%、4.16%、4.57%。

  值得一提的是,分析人士指出,后市沪深两市的融资余额有望进一步缩减,因为从技术上看,大盘周K线收出长阴线,周K线均线系统处于交汇状态,但各主要均线均被跌破,5周均线下穿60周均线,对周K线形成压力,呈现中期弱势格局。


(责任编辑:魏京婷)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延伸阅读
  • ·ETF融资余额突破90亿元    2013年06月03日
  • ·德豪润达等7股融资额增逾5000万    2013年05月22日
  • ·鹏博士融资余额净增2.74亿元    2013年05月17日
  • ·ETF融资余额再创新高    2013年04月08日
  •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上市全观察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