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

持续性 蔓延性 外溢性 欧债危机冲击市场信心

2013年04月30日 07:42   来源:人民日报   

  综合本报记者报道:目前,国际经济形势仍不容乐观,其中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反复冲击市场信心,是世界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本报记者就此对国内外专家进行采访。专家们认为,欧债问题不断通过市场、金融、贸易、投资等渠道向世界各地扩散,给全球经济复苏和金融稳定蒙上阴影,不可避免地对中国经济带来冲击。

  世界经济的主要问题仍在欧洲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首席经济学家布兰查德表示,美国经济在好转,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增长强劲,世界经济的主要问题依然在欧洲。弱银行、弱政府、高负债、低增长在欧洲发达经济体同时存在,这是非常危险的。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全球治理研究中心主任王毅认为,欧债危机反复冲击市场信心,主要有三个特征:一是持续性。时至今日欧债危机已进入第四个年头,危机呈波次状、间歇状反复爆发,严重打击了欧洲投资者、消费者信心,造成消费、投资不振,加剧经济衰退。二是蔓延性。危机在向欧元区外围国家如塞浦路斯蔓延的同时,也有向核心国家如法、德等国蔓延之势。预计法国经济今年为负增长,德国将低于1%。三是外溢性。欧债问题不断通过市场、金融、贸易、投资等渠道向世界各地扩散,给全球经济复苏和金融稳定蒙上阴影。

  国家风险管理中国创始人赵昌会认为,欧洲作为当今全球经济链条中最脆弱的一环,正经受着双重打击——消费者和企业信心减弱造成的不折不扣的衰退,以及高水平个人和公共债务促发的财政紧缩措施。欧元区仍是最大的忧虑所在。短期内,虽然灾难性的欧元区解体风险得以暂时降温,但经年累月积累起来的巨额债务和随之而来的猛烈紧缩,使区内大部分经济体失去了增长势头。中期内,这种旷日持久的经济病态必将加剧公众对单一货币的信心危机。长期内,欧元的运行机制难以为继,其后果是欧元区国家竞争力进一步下降,欧元区在世界上的卓越经济地位将不复存在。欧洲在更可持续的基础上重建经济,起码需要10年以上。

  通过贸易投资渠道冲击中国经济

  美国经济分析与咨询机构“环球透视”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比斯瓦斯表示,欧洲的债务危机目前还没有任何改善的迹象。据预测,欧盟2013年将继续处于经济衰退之中,今年2月欧盟平均失业率高达12%。西班牙经济形势依然深陷重重困境,目前失业率超过25%,可能需要欧盟的救助。如果西班牙需要欧盟援助,必然又会导致市场信心受到冲击。值得关注的是,荷兰和法国也面临着经济形势恶化的困境,成为欧债危机反复冲击市场信心的又一隐患。欧洲经济正处于2008年开始的“失去的10年”之中。

  赵昌会认为,全球经济增长在2013年稳步加速的愿望有可能成为泡影。欧元区全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速预计将为-0.7%,即进入整体衰退状态,且在2014年上半年不会改观。这样,欧元区将连续两年处于衰退之中,并损害全球商务和金融前景。

  欧盟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和主要投资来源地,其主权债务危机不可避免地对中国经济带来冲击。布鲁塞尔自由大学当代中国研究所高级研究员邓肯·弗里曼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欧盟是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欧债危机的变化直接导致欧元对人民币贬值,影响着中国对欧出口。

  王毅认为,欧债危机对中国经济带来的冲击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中欧双边贸易和欧盟对华投资持续下滑,造成中国出口型企业订单锐减,资金缺乏,企业运转困难。二是欧洲贸易保护主义上升,中欧贸易磨擦增多。欧方打击中国出口产品范围扩大,从以往的低技术、低附加值产品延伸至高附加值产品,2012年仅光伏产品涉案金额就占中国对欧出口总额的6%—7%。三是欧债危机增加了全球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中国经济将长期承受严峻的外部环境,人民币升值压力增大,短期资本流入,股市不振,形成资产泡沫、物价上涨等不良因素,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平稳发展。

  欧洲必须有所行动

  布兰查德认为,在高负债的情况下,为增强经济增长动力,欧洲必须做三件事情:一是采取一切措施增加私人需求,这意味着要采用宽松货币政策,同时要修复银行体系。二是财政整顿必须继续,但要以一种合理的节奏进行,防止扼杀经济增长。三是进行结构性改革。

  IMF货币和资本市场部主管何塞·维纳尔斯强调,一个关键的挑战是要一次、彻底地解决欧元区的问题。这可以通过完成银行业修复、推进银行联盟建设来实现。也要求采取政策行动,把信贷引导到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上。此外,私营部门负债率高的问题也需要得到解决。从全球层面看,则需要完成金融监管改革议程。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预测与政策模拟实验室执行研究员徐奇渊认为,欧债危机导致中欧贸易和投资关系经历深刻的变化,表现为中国对欧洲在市场、资金方面的依赖性正在下降,中国市场和投资对欧洲的重要性上升。

  赵昌会认为,欧洲的出路在于吸引外资。未来3至5年,中国应当鼓励民营企业加大对欧洲的投资,集中在并购、高技术制造业、联合研发、城市设计、港口、机场、物流、制药、环保、节能等十大领域,开展扎实双赢的务实合作。


(责任编辑:刘佳)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