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

想以钱生钱总受伤 通胀压力仍存咋让钱更经花

2013年04月24日 08:13   来源:兴安证券   

  股市震荡下跌通胀压力仍存

  九成被访家庭担心财富缩水

  一季度各项经济数据悉数出炉,GDP以7.7%的增速平稳开局,理财市场却是一片“冰凉”,股市先涨后跌,楼市调控加码,通胀压力仍存……从本报收集来的65份一季度理财问卷调查来看,近九成受访者称家庭财富在理财风险上升的情况下存在缩水隐患。

  调查显示,市民在理财上的忧虑主要集中在财富缩水、投资亏损、保障不足上。具体来看,尽管一季度2.4%的CPI涨幅不高,但仍有超过九成的受访者认为金钱购买力在下降,“收入不低还是存不住钱,上趟超市不揣个几百元都不敢去”;股市在一季度短暂上涨后便陷入震荡下跌中,八成受访者表示理财收益未能跑赢CPI,近七成的股民表示投资出现不同程度的亏损,“本打算今年能在股市上实现以钱生钱,现在看来情况很不乐观,买入便被套住”;保险保障问题也引起不少人的关注,有八成受访者表示家庭保障存在缺口,“总是当风险来临时才发现保障不足”。

  面对理财风险上升,多数受访者也表示接下来会对家庭理财进行相应调整。在市民看来,理财市场客观形势非人力所能左右,审视家庭财务状况,从自身找原因寻求解决之道更为靠谱,理性消费削减不必要的开支、科学投资实现财富稳健增值、备足保险应对突发风险等成为受访者较为认可的解决途径。

  消除理财隐患之消费篇:

  适度消费不惧通胀压力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一季度CPI同比上涨2.4%,其中,1月涨2.0%,2月涨3.2%,3月涨2.1%。尽管CPI涨幅不高,但市民仍感觉生活成本在上升。本报的调查显示,市民经济压力主要集中在食品、住房、育儿等方面,一方面是物价上涨所致,另一方面也与部分市民过度消费存在一定关系。

  访谈存钱容易花钱更容易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一季度CPI的低位运行,部分业内专家并未对中国未来一个阶段的通胀水平放松警惕,并预测通胀压力下半年将加大。同样,市民对物价上涨也是心存忧虑,本报调查的65位市民中有九成感觉所赚的钱购买力已经不如以前,尤其是与市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吃穿住行等消费品。

  “我觉得,现在收入相比前些年是增多了,赚1万元不是什么难事,但花1万元却更容易,日常吃穿住行占去大半,出去逛逛街也就不剩下什么了。”接受记者采访的王女士告诉记者,她和丈夫每月总收入合计有8000多元,够得上天津平均水平,存钱对她却是奢侈之事。“我和丈夫每月花在吃穿上的费用至少需要2000元,作为家庭主妇的我对食品价格涨幅还是有一定发言权的,以前去菜市场带些毛票就够了,现在不带几百元心里都没底。就拿上周六我去菜市场来说,动辄一斤五六元的蔬菜、一斤三十元的牛羊肉、一斤几十元的虾蟹共花去了150元钱,加上油盐酱醋、煤水电等费用,做顿像样的饭菜成本接近了200元。在外就餐费用同样不可小觑,记得2008年前后,两人在外就餐改善生活100元足够,现在花200多元吃得却很一般,饭菜的质量也远不如以往,经常吃到不新鲜的饭菜。”王女士表示,日常消费支出的大幅上涨,消耗了她不少的工资所得,每月的房贷占去大半家庭收入也压得她喘不过气来。王女士2010年在外环附近买了一套99平方米的商品房,20年期的房贷每月需还4500元,她的每月工资刚好全部“贡献”给银行。

  与王女士相比,已经孕育出下一代的张女士有着更大的经济压力。张女士告诉记者,虽然她5岁的孩子正上幼儿园,但每月花在孩子身上的教育成本就在3000元以上,主要是幼儿园费用和业余兴趣班费用。张女士展示了孩子幼儿园收费项目:1月份收托儿费、伙食费、杂费、管理费、采暖费;2月份除了上述费用,还另收数学费、启蒙杂志费;3月份另收药费、查体费……如此这般,可谓名目繁多,平均到每月在2000元以上。用张女士的话来说,她为孩子选择的还是中等水平幼儿园,如果为孩子选择双语类高级幼儿园,每月1万元花费也非骇人听闻。此外,张女士还为孩子报了一个兴趣班,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这一想法让她每月又多了大几百元支出。“不当父母不知养儿难,不得不说现在养个孩子压力真不小。看过一个统计数字,0至16岁孩子的养育总成本达到25万元,培育子女上高等院校,则高达50万元。这些还是以前的数据,用现在的物价上涨幅度计算,未来养育孩子的花销要远远高过这些,真是让人不得不忧心啊。”

  除了因物价上涨导致家庭正常开支过大外,记者采访中也发现部分市民因过强的消费欲望而成为“月光族”。如今,透支消费,分期付款,信用卡凭借诸多优势,悄然改变着大众的支付习惯。不少工薪族在享受信用卡所带来的便利同时,也在消费上陷入“冲动消费”的境地,不知不觉中成为“卡奴”。有消费问卷显示,九成持卡人表示办卡后花钱放纵多了,个人财务常常入不敷出。“我是不折不扣的‘月光族’,现在外界的诱惑太多了,去步行街逛逛,琳琅满目的衣服鞋帽吸引着你,刷卡消费淡化了金钱数字,不知不觉卡账让自己难以承受;网络购物兴起,打开电脑动动手指就能买到各式各样的商品,就算买几十元的便宜货,买多了也是一笔大额支出。”记者采访的谢小姐抱怨说,现在商家真是越来越聪明,能在不知不觉中让你把钱花个精光。比如信用卡,她刚办的时候,每月卡账也在可承受范围;几年过去,现在几张信用卡每月卡账加起来接近10000元,每月都是入不敷出。

  对策适度消费让钱更经花

  央行最新数据显示,截至3月末,中国广义货币M2达103.61万亿元,首次突破百万亿大关。这一数字比起2002年的货币供应量,10年来,翻了6倍。但10年来,城镇居民的平均收入却没有增长6倍。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02年城镇居民人均收入7705元,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565元,只增长了3倍。尽管有专家认为物价上涨与货币存量没有直接关系,但作为消费者却实实在在地感到了生活成本的上升,更不用提节节攀升的房价了。

  收入跑不过物价涨幅,但消费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却不能没有,每个人都少不了要与它打交道。为了让钱更经花,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学会理财、理性消费不可或缺。罗伯特?清崎说过:“理财与你挣了多少钱没关系,它是测算你能留住多少钱以及能让这些钱为你工作多久的能力。”理财不是简单的四则运算,不是简单的收支平衡,它需要长期的理性积淀。要学会理财,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内容需要掌握;其一,正确认识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其二,正确运用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而不当的消费行为不仅影响着个人的成长进步,还影响着家庭的生活质量。所以,我们应采取措施把钱花出最大效益来,具体来说,应做到以下三点:

  一是量入为出,适度消费。人们常说,量体栽衣,量入为出。我们每月的工资怎么花,需要根据自己的经济情况和实际需要作出合理的计划安排,尽量做到精打细算,区分轻重缓急,把钱用到“刀刃”上,力求保证每月收支平衡,并有节余,不要出现“赤字”,避免透支、借贷性消费。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从日常点滴生活细节消费节俭,量入为出不攀比,汇集每天细沙会聚成更多的财富。比如,通过精打细算每年节俭可积攒一到两万元,十年聚集财富为几十万元,无疑会把家庭生活过得更加幸福。

  二是避免盲从,理性消费。在消费的选择过程中要坚持从个人生活实际出发,克服盲目从众的心理,避免情绪化消费,要有合理的消费结构。日常生活中,外出请客吃饭名目繁多。家中亲属过生日、朋友好久不见叙叙友情、同事之间聚餐更是经常会发生的事情。如果说每月有一两次外出用餐埋单还可以承受,每周都会发生埋单则感觉支出有点多,假设平均两三天就在外边聚餐消费埋单,当月家庭生活费用肯定会出现透支现象。因此,家庭生活中,理性消费不可缺少,否则,你不止会成为“月光族”而是会更进一层成为“透支族”,那样生活便会失去原有的快乐而陷入个人经济危机之中。

  三是注意储蓄,健康消费。俗话说,吃不穷,穿不穷,计划不到要受穷。在合理消费的基础上,注重长远效益,适当有所积蓄,留下一个好的家底,既有利于培养自己当家理财的能力,又有利于应急时集中“财力”保障重点开支,解决燃眉之急。生活常识告诉我们,一些人奢侈的生活,过分的物质追求,往往都是从一些不良的消费习惯开始的。过度消费、奢侈消费,不仅对身心健康有害,而且还会给我们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因此,无论从身心健康还是从节省开支上来看,都应下决心戒除这些不良习惯,养成积极向上,健康有益的消费习惯。

  消除理财隐患之投资篇

  理性投资让财富稳健增值

  你不理财,财不理你!为何积极投资,却是一亏再亏?今年一季度,投资市场走弱,让市民再次品尝到“以钱生钱”的不易。在一项关于“今年以来您的收益状况如何”的调查中,在今年一季度上证指数下跌1.43%、深成指下跌2.49%的背景下,七成股民在投资上出现亏损。这显示一季度投资者的收益并不理想,家庭财富出现缩水。

  访谈想以钱生钱为何总受伤

  消费,钱花在了自己身上,市民在叹息存不住钱时,还能自我安慰。但当把你辛苦赚来的钱拿去买股票,10万变成8万甚至缩水一半,也就只剩下“自嘲”了,今年一季度相当一部分股民遇到这种情形。本报调查的65位市民中有40位购买过股票,出现亏损的高达七成。“去年底股市一波急涨,原以为今年股市会较为乐观,让人没想到的是,股市进入2月份便震荡下跌,而我正是在春节过后拿着5万元入市,到现在为止,今年我的投资已经亏了两成。”谈起今年的股市投资,记者采访的赵先生一脸无奈。事实上,赵先生已经有近两年没有买过股票,主要是对2008年后大亏心有余悸。到了去年底,上证指数跌到2000点以下后快速反弹,他感觉股市难得的投资机会已经来临,便在春节过后拿出年终奖及去年节余再次入市,没想到却赶在了反弹的尾巴上,他所买的一只酒业股在2月和3月跌幅较大,让他投资到股市的钱出现两成的缩水。“中国的股市真是让人无奈,看起来跌无可跌,反弹仍是昙花一现,入市便被套住。你再看海外股市,美股创出新高,深受欧债危机影响的欧洲股市表现都不俗,而中国GDP表现如此优异,号称是经济晴雨表的股市为何如此不争气呢?真是让人想不通。”赵先生抱怨说,他今后不会再买股票了,到股市掘金看来不适合他。

  当然,投资市场历来是有赔钱的,也一定有赚钱的。在股市投资上追求“安全边际”的岳先生,在此次股市反弹中大赚了40%。“从金融危机开始,我便在股票投资上抛弃了题材投资,一直买一些安全边际高、成长性好的股票,这几年收益还不错,去年底开始的反弹让我大赚了一笔,2月份股市调整之初我减仓五成,保住了大部分收益。”岳先生的股票池都是一些银行股、医药股,在他看来,这类型的上市企业,一方面有国家政策的扶持,另一方面企业自身的垄断性保持了其高成长性,投资价值凸显。就拿他投资的兴业银行这只股票来说,当初他买入时,动态市盈率只有4倍多,即便目前已经涨到18元,仍具备相当大的投资价值。“金融危机之前,股市题材股在市场的炒作下涨幅惊人,当时涨几十倍的股票都有。现今,题材股已不适合普通投资者购买,风险太大,还是买一些蓝筹股安全些,投资上也要有中长期视野,耐得住寂寞,方能笑到最后。”岳先生说。

  对策控制风险稳健投资

  股民为何赚少赔多?“证券市场瞬息万变,具有很大的投资风险,近几年股市长期弱势,投资更应切忌盲目,需要谨慎为之。普通投资者要有中长期视野,这是克服跟风炒股、追涨杀跌等投资误区的最有效方法。”天津申银万国证券分析师李会青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股市是家庭资产配置重要途径,掌握一定投资技能,坚持相应投资原则,方能在投资上获取较为稳健的收益。

  首先,控制风险,拿闲钱去投资。股市是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场所,股市中风险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作为投资者,应随时具有风险意识,并尽可能地将风险降至最低程度,而买入股票时机的把握是控制风险的第一步,也是重要的一步。在买入股票时,除考虑大盘的趋势外,还应重点分析所要买入的股票是上升空间大还是下跌空间大、上档的阻力位与下档的支撑位在哪里、买进的理由是什么等问题。更为关键的是,投资者最好拿闲钱去炒股。因为一旦股市暴跌,股票套牢,投资者如果拿着“养命钱”进入股市的话,将陷入两难境地:割肉抛出,心中总有不甘;捂住不卖,生活就受影响。如果是借钱炒股的话,其危险之大更是不言而喻。

  其次,及时止损,适时调整股票仓位。投资者在买入股票时,都是认为股价会上涨才买入。但若买入后并非像预期的那样上涨而是下跌该怎么办呢?如果只是持股等待解套是相当被动的,不仅占用资金错失别的获利机会,更重要的是背上套牢的包袱后还会影响以后的操作心态,而且也不知何时才能解套。与其被动套牢,不如主动止损,暂时认赔出局观望。股票投资回避风险的最佳办法就是止损、止损、再止损,别无他法。因此,我们在买入股票时就应设立好止损位并坚决执行。短线操作的止损位可设在5%左右,中长线投资的止损位可设在10%左右。只有学会了割肉和止损的股民才是成熟的投资者,也才会成为股市真正的羸家。

  再次,稳健为主,具备中长期视野。巴菲特的选股原则言犹在耳:良好的商业模式,优秀的管理人员,合理的公司估值,加上长期持有股票。股市经过前期调整,加上上市公司回报股东意愿逐步增强,从估值水平和股息回报率等方面看,市场长期投资价值已较为明显。同时,股民在选股票上也要有中长期视野,避开短期题材炒作股,选择一些成长性好、盈利稳定的股票,获取稳健收益的概率更高。

  消除理财隐患之保障篇

  备足保险化解未知风险

  “当风险来临时,这才发现保险的重要性。”H7N9禽流感在部分省市出现,市民的保障需求上升,临时抱佛脚式的投保搅热保险市场。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近年来理财大热,不少市民投资意识强烈,保障意识仍然不足,在本报的调查中有八成市民认为家庭保障存在缺口。

  访谈省了小钱却花了大钱

  市民对保险持何种态度?调查显示,77.89%的受访者认为保险产品非常有价值,是生活中必不可少之物,并且有67.37%的受访者有计划在2013年购买保险产品,而认为保险毫无用处的仅占3.16%。对于保险产品的功能作用,受访消费者的侧重点依次为疾病保障(35.71%)、意外保障(29.41%)、养老保障(18.07%)、理财功能(7.56%)、教育功能(5.88%)和避税避债功能(3.36%).

  “风险无处不在,家庭没有保险还是不行的,尤其是保障类的险种。”今年36岁的蔡女士告诉记者,以往她觉得自己还年轻,疾病暂时不会找上自己,因此,她的投保意识并不高,商业类保险一款也没有买过。让她没想到的是,尽管她的年龄并不高,去年初仍被查出患有早期乳腺癌,整个治疗下来,光自费她就花了近5万元。“早些投保就好了,能将医疗花费转嫁出去。现在得了这样的病,想投保重疾险都困难了,找了好几家保险公司都以有过病史而拒保。”

  除了寿险,财产类保险往往也容易被市民忽视。有些车主为了省保险费,购车后只买必须购买的交强险,商业类的车损险、三者险等一概不投保,一旦遇到交通事故只能追悔莫及。记者采访的一位市民认为自己有10几年的驾龄,出事故的概率微乎其微,每年花两三千元买车险太不合算,便在马路上开起了“裸奔”车。谁知天有不测风云,前不久,他不慎追尾了一辆本田雅阁,不仅自己的车受损严重,修车花了1000多元,还给对方赔付了近2000元钱。“这次事故花的钱,足够给自己的车买份全险了,真是省了小钱,花了大钱。”

  对策财富规划应保障先行

  “投资重要,保险更是不可缺少。”聚川理财注册理财师李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保险和投资不能混为一谈,家庭理财规划中,保障应先行,人身和家财保障均应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足额投保。

  首先,健康危机靠保险化解。随着年龄的增长,各类健康问题或许已经悄悄来到你的身边,时不时打扰一下原本和谐的生活。有时这种打扰足以影响或是摧毁一个家庭。也正因为这种风险的存在,健康险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成为了中老年人士的保护伞。现在市场上比较常见的健康险主要包括医疗费用险、医疗补贴险、重大疾病险和终身医疗账户型保险。对于不同年龄层次、不同家庭影响力的人士来说,保险的侧重也会不同,可按实际情况予以投保。

  其次,家财险支出少回报大。财产险在人们心目中地位可能远不及寿险、健康险来得重要。财产乃身外之物,人们对它的投保也“吝啬”不少。而一些小投入、大回报的产品完全可以抵御财产危机。比如目前市场接受率还较低的家财险。可以根据房屋的价值、装修的费用、室内财产等等自由投保。对于大多数房屋来说,每年的保费只需要数百元,而一旦出险,财产的损失就可立即弥补,对被保险人来说是最大的帮助。

  再次,车险不可少了车损险、三者险。目前,市场上的车险种类主要有车辆损失险、商业第三者责任险、全车盗抢险、司机座位及乘客座位责任险,以及划痕险、玻璃破损险、不计免赔险等等。在选择车辆保险时,不少投保人会着重考虑车辆本身的保险,比如车损险、划痕险、玻璃破损险等,再一并投保不计免赔险。这样,在车辆发生任何一点小问题时,都可以得到理赔。而在商业三者险、司机座位及乘客座位责任险投保时,有些人为了省钱可能会低保额投保甚至不投保,一旦发生全责事故,则可能面临巨大的财产损失,建议尽量足额投保。(据今晚经济周报)


(责任编辑:蒋诗舟)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