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
当前位置     首页 > 财经滚动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代销基金地方银行扩围:45家银行代销6470只基金

2013年04月23日 06:53   来源:中国经济网——《证券日报》   张 歆

  北京银行总量遥遥领先 顺德农商行排名提高最快

  截至目前,共有51家地方银行获得基金代销牌照,包含36家城商行和15家农商行。 

  随着威海市商业银行、南充市商业银行、杭州联合农村商业银行今年2月获得基金代销资格,目前持牌代销基金的地方银行已经增至51家;截至4月21日,已经实际开展基金代销业务的“从业”地方银行达到了45家,这些银行合计代销的基金只数则为6470只。与大行相比较,目前工农中建交五大行合计代销的基金数量为4957只。相对而言,地方银行的劣势确实比较明显,不过也正因为如此,其潜力也同样巨大。

  北京银行

  优势地位难以撼动

  证监会公开披露的信息显示,截至目前,共有51家地方银行获得基金代销牌照,包含36家城商行和15家农商行。此外,另有17家全国性商业银行、97家券商、6家证券投资咨询机构和20家独立基金销售机构获准代销基金。

  而同花顺数据进一步显示,截至4月21日,已经实际开展基金代销业务的“从业”地方银行达到了45家,这些银行合计代销的基金只数则为6470只。

  45家银行中,北京银行代销基金数量遥遥领先,截至4月21日累计代销基金620只,远高于排名第二的宁波银行(456只)。证监会公开信息显示,北京银行是第一家获准代销基金的地方银行(2004年10月),其持牌时间甚至久于全国性商业银行中的华夏银行、广发银行等5家银行。数据显示,持牌的地方银行中,在代销总只数、分类只数和分类占有率指标上,北京银行几乎全部领先,仅仅是在QDII产品的数量和占有率上北京银行排名跌出前二十。

  对于北京银行来说,自身旗下基金公司日前的成功设立或许将对其基金代销业务产生重大推动,而北京银行在基金代销领域的优势地位无疑也对于中加基金产品的发行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3月15日,北京银行举行了中加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仪式,成为第三批商业银行设立基金公司试点中第一家获批成立基金公司的银行。中加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由北京银行、加拿大丰业银行、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共同出资设立,注册资本为3亿元人民币。业内人士指出,北京银行设立基金公司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一是具有广泛的网络渠道。北京银行网点已经超过240家,拥有覆盖面广、立体高效的营销渠道,基金产品销售能力突出,在销售渠道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二是具有深厚客户基础。北京银行拥有近千万的对公和个人客户,这些客户对金融产品有着旺盛的需求,这将成为中加基金重要的目标客户。三是具有丰富的固定收益产品经验。北京银行在货币、债券市场交易活跃,有较强的竞争力和丰富的经验。中加基金将充分利用母行的优势,在固定收益产品领域形成优势。四是具有审慎的风险文化。北京银行经营稳健,风险管理处于同业领先水平。中加基金可以将该行安全稳健的经营理念渗透到基金的日常运作中,确保稳健经营,充分保障基金份额持有人利益。

  顺德农商行

  排名提升最快

  从2012年年底至今的近4个月时间里,持牌银行代销基金数量的排名变化总体不大,不过顺德农商银行是个例外。

  从去年年底至今,顺德农商行代销的基金数量由86只猛增至120只,排名由第27位前进至第20位。

  截至4月21日,顺德农商行与6家基金公司有代销合作,其中,该行代销易方达基金产品最多,为29只,占易方达旗下基金总数的63.04%;代销南方基金25只,占比为56.82%;代销广发基金产品23只,占比为69.7%;代销银华基金产品17只,占比为54.84%;代销金鹰基金14只,占比为73.68%;代销鹏华基金产品12只,占比为30%。

  此外,顺德农商行储备的基金代销人员数量相当庞大,官网数据显示,总行营业部持证人员41人、大良支行持证人员85人、伦教支行持证人员27人、陈村支行持证人员69人,此外,北滘支行、乐从支行、勒流支行、龙江支行、杏坛支行、容桂支行各有持证人员51人、59人、18人、45人、33人、62人。


(责任编辑:向婷)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上市全观察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