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行业保荐代表人最为风光,拿着百万年薪,住着五星酒店,当着空中飞人……然而,记者近日采访了解到,2012年IPO暂停和保荐人制度改革后,保荐代表人过剩现象渐露端倪,“辞职、跳槽,在圈内已不再稀奇。”伴随监管力度的加大,保荐代表人开始变成高危高压职业。
保代过剩渐露端倪
证券业协会日前公告,保荐人考试从今年开始扩大到每年二考,保代队伍即将迎来新一轮大扩容。
证监会信息显示,2004年共有609人通过证监会首次举办的保荐代表人考试,幸运地成为中国第一批保荐代表人。截至上周末,具有保荐资格的券商有76家,已注册保代共2279人。
“可以预见,到2013年底,注册的保代数量将大幅增加,原因是IPO暂停,去年考过的那批保代项目没完成,不能注册,”一位保代说,“到今年底,项目发行之后,就会涌现出来了。”
另外,2012年保代从“两人单签”改为“一人四签”,保代稀缺的状况已彻底改变。根据之前规定,每名保代最多只能同时在主板和创业板各有一家在审企业。去年3月证监会的新规明确了“2+2”模式———允许每名保代同时在主板和创业板各有两家在审企业,这意味着每个保代可在同一时间签字的IPO项目多至4个。
也就是说,上述2279名保代可承载近9000多个IPO项目的发行,而目前在审的排队项目仅617个。据记者统计,目前600多个在审项目的保代利用率在50%左右。
某大型券商投行负责人表示,如今保代已有点供过于求的趋势,很多投行在IPO项目中对保代的利用率就没那么高。此外,除了IPO,再融资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块业务,这也同样需要很多保代。再考虑很多储备项目还没申报等因素,50%这个数字就不难理解了。
沦为高危高压职业
保代现在已成为高危高压职业。一位券商高管表示,危险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保代高强度的工作压力,身体很容易出问题;二是保代受到的诱惑很多,很多保代为了利益走在违法违规的边缘。
保代们的日子几乎就是日夜加班、准备材料,到处奔波调查,透支健康,甚至生命。去年5月,主管湘财证券投行业务的副总裁章彪,因心脏病突发医治无效过世。去年8月,国信证券一位保荐代表人就因为心脏病突发猝死,年仅33岁。有同事透露说,此人正常作息是两点睡9点起。
事实上,投行业内,有类似作息规律的人并非少数,尤其是在申报材料前夕,投行人员通宵加班处理材料,身体遭受极大煎熬。
为备战证监会IPO财务核查,许多保代忙得没有时间接电话,甚至有人每去一个地方发一个微博,显示地理位置,证明自己的确到过这里,将来证监会查起来,就可以直接把微博打印一份。
另外一份危险,证监会严查信息披露、打击内幕交易越来越多。中信证券、国信证券在2012年被出具警示函,分别有两名保代因为信息披露不合规被处以3个月内不受理其保荐代表人项目的惩戒。
平安证券则在2009年和2011年相继被撤销3个保荐代表人的资格。
跳槽转行开始涌现
在保代离职、跳槽甚至转行中,其他券商投行、上市公司董秘或PE机构,是保代跳槽或转行的首选。
保荐代表人跳槽时,新东家必须支付一笔不菲的转会费。据业内人士透露,2007年保荐代表人的转会费一般在50万元左右,2008年涨到100万元,到2009年已上升一个台阶至150万元,甚至高达200万元以上。相比动辄百万的转会费,在2009年IPO重启后,保代的平均年薪在200万左右(税前)。
一位保代表示,拥有丰富项目资源、业务能力优秀的全能型投行人员,仍是各家券商追捧的“香饽饽”。薪酬不仅不会降低,还有可能升高。保代薪酬将根据资源和能力的不同逐步拉开差距,那些无所事事的保代,将风光不再。
“根据我在业内了解的情况,有一些同行正在筹划转型。比如,有的打算跳槽到拟IPO公司当董秘,还有的依托积累下来的资源和渠道,准备转型做PE。”上述保代说,“现在转型似乎还来得及。等到保代成为‘大路货’了,再转型恐怕就难了。”
也有想走暂时走不了的。一位保荐代表人透露,现在形势不好,跳槽不容易,而且手里的项目没完成,走不了。
此外,保代被采取监管措施后,多数选择了跳槽,有的从小券商跳到大券商,有的则从大券商跳到中小券商。比如被处以6个月内不受理负责推荐项目的保代唐劲松从财富证券跳至安信证券,张俊杰从大鹏证券跳至国信证券等。
执业风险日益增大
在利益驱使下,部分保荐代表人成为包装问题公司上市圈钱的合伙人。当利益至上成为行业“潜规则”时,部分保荐代表人“荐而不保”,证监会监管处罚力度不断加大。
证监会对保代的监管措施包括监管谈话、出具警示函、暂不受理与行政许可有关的推荐文件等多种措施。
据不完全统计,2004年以来,证监会对75名保荐代表人的违规行为进行处罚或者警示;2009年开出针对保荐代表人的第一张罚单,实施3到12月不受理保代负责的推荐的处罚共10起。去年9月以来,不到半年时间共有14个保荐代表人被证监会处于3到12个月不受理其负责推荐的项目的处罚,这些处罚基本均与上市公司业绩“大变脸”有关。
不过,证监会对于保荐机构的处罚仍显宽松。在2012年前,针对保荐机构的罚单仅5单,2012年后的罚单也仅为9个,且仅仅是出具警示函这种不痛不痒的处罚。
从某种程度上看,保荐代表人成为投行违规行为的唯一处罚对象。在目前的新股发行体制下,如果项目出现问题,首先追究的是保荐代表人的责任,如果保荐代表人负责的项目当年业务下滑超过50%,证监会还有追溯保荐代表人责任的可能。在监管压力不断加大的今天,面对越来越重的保荐责任,保荐代表人开始变成一个高危、高压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