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

日本央行放水 股市加速上涨

2013年04月15日 14:40   来源:科学时报   姚舜

    在日本央行宣布了一系列新的货币宽松政策后,看好日本经济前景的乐观情绪不断升温,推动日经225指数在4年多之后再次站上13000点。美国道指和标普500指数也不断创出历史新高。

    宽松规模超出预期

    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上任后推出了一系列新的“质化和量化”货币宽松政策,超出市场预期。

    为了在2年内实现2%的通胀目标,日本央行承诺:基础货币将以每年约60万亿~70万亿日元的速度增加,2014年底前增至270万亿日元;每月购买7万亿日元的不同期限长债;每年分别购买1万亿日元交易所买卖基金(ETF)和300亿日元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REIT)。

    这是日本央行首次为1月份提出的通胀目标设定达成期限。虽然市场已预料到日本央行购买资产规模将增加,但增加的数量令人咋舌,因为日本央行的购债计划将是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的3倍。

    评级机构惠誉指出,日本央行的货币宽松政策,可以通过货币贬值刺激本国出口,还可以降低公共财政面对的压力,及中短期刺激经济产出,拉低政府债务成本,为解决其他问题争取时间。不过,从长远而言,如果不着力解决当地长期的结构性经济和财政等深层次问题,措施的效果或者短暂。其他主要发达经济体的经验表明,量化宽松本身并非解决经济问题的灵丹妙药,能否在中期内制定和实施可信的财政政策、进行结构性改革以提高实质经济成长率,仍是日本及其主权评级面临的核心问题。

    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PIMCO)创始人格罗斯认为,美联储和日本央行当前所采取的大量收购证券资产以释放更多流动性的做法虽然已对经济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如股市连日上涨并屡创新高,但这只不过是兴奋剂所带来的昙花一现的疗效。在短暂的药效过后,整体经济将会变得更加疲软不堪。他指出,全球发达国家所普遍采取的低利率、信贷膨胀,以及超额流动性措施,都使得经济活动状况充斥着与实际基本面不符的“僵尸”数据,并可能进一步干扰到决策者的理性判断,使未来的经济政策错上加错。

    中国可能从中受益

    德意志银行表示,日本新一轮宽松货币政策可能会对中国的出口、经济增长和股市表现产生积极影响。

    该行认为,日本的新一轮货币宽松政策可能会推动中国出口增长1个百分点,且中国经济增速也会相应提高0.1个百分点。不过,可能会稍微推动资金通过套息交易流入中国,进而促使中国央行更积极地回收额外的流动性。

    对中国股市的影响,该行认为,日本经济前景好转将鼓励投资者投资股市,从资产配置的角度来看,中国很可能从中获益。此外,目前许多投资者不确定中国的经济增长会加速还是减速,而增速提高0.1个百分点的预期有助于提振市场信心。

    

(责任编辑:马欣)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