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

跟美国基金会学习长期投资

2013年04月08日 08:34   来源:人民日报   甘雨 田雨松

    美国的基金会诞生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一个世纪过去了,其中的一些基金会不断发展壮大、家喻户晓,比如偏重医学、曾捐助设立北京协和医学院的洛克菲勒基金会;将全美青年教育视为重要目标之一的卡耐基基金会以及为世界最著名的哈佛大学服务的哈佛大学基金会等等。历经时光飞逝、通货膨胀以及每年的固定支出,这些资金如何保值增值并维持下去呢?他们的投资理念其实很值得借鉴。

    洛克菲勒基金会从1913年创办之初的1亿美元开始,在长达一个世纪的捐助旅程中,提供的慈善资金超过150亿美元,2006年基金会的资本净值仍超过40亿美元。从基金会的初期开始,资产运作就基本上全是证券,且很早就开始“多样化”投资:在1962年卖掉了持有几十年的标准石油股票,1984年开始投资国外股票,1985年涉足风险投资与私募股权,2005年投资对冲基金。资产形式虽然不断变化但本质依旧:持有优秀公司的股权,以获得长期高回报;持有债权,以应对定期的资金使用需求。

    1911年,美国钢铁大王安德鲁·卡耐基以1.3亿美元创立卡耐基基金会,奠定了现代慈善事业的基础。目前,基金会管理的资产约30亿美元,1999年,卡耐基基金会成立了专业的投资团队,在此期间投资业绩逐渐走高,复合增长1.6倍。除了专业团队操作,其成功在于秉承长期价值投资理念和不断调整的资产配置,这些策略帮助基金抵制对风险品种和短期盈利的诱惑,克服对市场波动的恐惧,持续发掘出有长期投资价值的产品。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高校捐赠基金,1974年成立哈佛管理公司所管理的资产规模高达300多亿美元,该基金会的投资十分多元化,从美国到新兴市场、从股票债券到对冲基金、从房地产到商品投资,并且,哈佛基金会十分重视股权投资和新兴市场股票投资,2012年这一块投资收益在全部收益中占据了48%。在其成长性的多元投资背后,是严格的风险管理和其自己制定的“节能型投资模式”,这要求基金管理人更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而不是随着市场波动机械行事,所以人才也成为其制胜法宝。

    哈佛管理公司现任首席投资官简·曼迪罗曾说过:“捐赠投资是一个长期投资,我们必须坚持把我们投资的眼光放在20年以后,来决定今天的投资策略。”正是有这样长远的规划、重视成长性的价值投资、专业的投资管理人才以及严格的风险控制体系,才使得美国诸多知名基金会能够屹立百年,这些宝贵的经验也非常值得投资者去学习借鉴。

(责任编辑:刘佳)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