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

散户搏击二级市场先控好“三险”

2013年03月30日 07:16   来源:中国经济网——《证券日报》   

    自浙江世宝去年11月2日上市以来,A股市场IPO企业已断档近五个月,在这样的背景下,上市公司纷纷借道定向增发融资。与此同时,定向增发价与二级市场股价的较高折价率不仅吸引了基金、券商、险资、信托等机构投资者,也让散户看到了其中蕴藏的机会,欲在二级市场博取收益。

    据同花顺统计数据显示,去年以来有215家上市公司完成定向增发,发行股份637.5亿股,募资总额4582.6亿元。这215家公司的发行价与其3月28日的收盘价相比,仅有74家下跌,占比34%。

    一家大型券商资管负责人对本报记者表示,从以往统计数据看,投资定向增发的资金平均收益丰厚,逾7成定向增发项目获得正收益。近年来,券商发行定增集合理财产品增多,公私募基金也积极参与其中,各大机构纷纷争食定增这块“蛋糕”。较高的折价率也引得一些投资者跃跃欲试,但事实上这并非无风险的套利,投资者若仅因为高折价率就盲目买入该股,反而会落得亏损的结局。

    近7成定增项目获得正收益

    3月28日,东凌粮油发布了实施非公开发行A股结果,新华基金一家机构悉数包揽4478万股定向增发股份,按13.22元/股的发行价格计算,新华基金此次耗资达5.92亿元。

    实际上这只是今年以来上市公司纷纷通过定向增发融资的一个缩影。今年前两个月共有35家上市公司实施了定增融资,募资总额为923亿元。其中,基金、券商、险资等金融机构获配52.6亿股,“贡献”资金376亿元。据同花顺统计数据显示,去年以来有215家公司完成定向增发,募资总额4582.6亿元。这215家公司的发行价与其3月28日的收盘价相比,仅有74家下跌,占比34%,也就是说,近7成参与定向增发的机构或股东录得浮盈或真金白银。

    收盘价(截至3月28日)较定增价涨幅超过一倍的有19只个股,其中*ST嘉瑞以2元/股向华数集团、千禧龙等发行9.78亿股收购华数传媒,完成了华数传媒借壳上市,其股价涨幅达625%。涨幅超过50%的有23只个股,其中,伊利股份以18.51元的价格向9家机构发行2.72亿股,以其32.33元收盘价计算,9家机构浮盈37.6亿元。

    当然,大股东、机构等参与定增并不是稳赚不赔的买卖。在74只股价较定增价下跌的个股中,哈药股份跌幅最深,为64%;厦工股份跌54%;8只个股跌幅在40%至50%之间。

    博取定增收益要控好风险

    从定向增发投资中获得稳定收益,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去年A股市场低迷,很多定向增发公司的股价出现了破发的情况。今年参与定增的机构深套其中也并不鲜见。因此,对没有资格直接参与定增的投资者来说,想在二级市场博取收益更应首先掌控好风险。

    首先,要防范系统性风险。据WIND数据显示,在2006年的牛市上升期,当年发布定向增发公告的51只股票中,1年后均未出现破发。而在2007年的牛市末期及2008年的熊市初期,定向增发公司的股价破发占比达36%。2009年、2010年的震荡行情中,增发公司股价1年后破发的概率降至13%和11%。虽然定向增发公司的股价为投资者提供了“安全垫”,但在大盘的持续下跌中,“安全垫”也不再安全。

    其次,要仔细分析定增项目的盈利能力。实际上考验的是投资者的选股能力。有的上市公司为募集资金在披露定向增发时,往往把投资项目前景描绘得很美,对此,投资者要有独立的判断能能力,要考量公司的基本面、估值高低、增发项目的盈利能力,这才是买入定增公司股份的原则,而不是折价率的多少。

    再次,要关注参与定增的股东、机构等所持股份解禁期。由于股东、机构等定向增发的股份均有半年或一年的锁定期,因此,解禁后不论是浮盈还是浮亏,其都有卖出股份的可能性,这需要投资者作出合理、理性的判断。

    散户搏击二级市场先控好“三险”

    高折价率并不是投资者买入的理由,对公司基本面及定增项目的盈利能力的判断才是关键

    

(责任编辑:毛宇舟)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