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经济大环境等因素影响,2011年以来,国内再次兴起投资收藏品的热潮。名画、古玩等藏品的市场价格大幅攀升,吸引了大量不具备专业知识的普通民众参与投资。新手玩家因缺乏识别真品赝品的能力,极易成为收藏品公司的欺骗对象。
在业内人士看来,名为“站着思考”的网友一步步被套牢的遭遇,是收藏品销售市场乱象的一个缩影。
网友披露被套牢的遭遇收藏品公司五步忽悠卖家
网上卖藏品被中介盯上
网友“站着思考”将一件收藏品拿到网上出售。随后的几天里,不计其数的收藏品公司打电话过来寻求合作。面对利益的诱惑,他选择了一家就近的收藏品公司合作。
在“站着思考”看来,“这家收藏品公司非常正规,展览大厅装修得古朴高雅,里面的古玩、藏品琳琅满目,在全国设有多家分公司,据说公司还要在美国上市。”他不知道,他已经踏出了和收藏品公司不平等合作的第一步。
与收藏品公司合作的第二步就是鉴定。交了两百元后,“站着思考”被带到一个房间,一个号称是业内著名鉴定专家的人看了看东西,一张口便将藏品鉴定价格为 10万元。负责接待的业务员一旁“溜缝”,外面小餐馆的一盘鱼香肉丝才卖多少钱,如果在大酒店里面一盘鱼香肉丝要卖多少钱?我们这儿可以把你的东西卖到评估价格的好几倍。
让“站着思考”好奇的是:出钱做鉴定怎么没有证书或者是任何证明,只有一张白纸条?对方回答称:如果藏家要证书的话,还要交几千元。“站着思考”当时就感觉到上当了,但是已经交钱鉴定了,而且收藏品公司的业务员承诺4个月之内就可以帮忙卖出去,“站着思考”这时候只有硬着头皮和他们合作了。
藏品没卖出搭进去6万元
被收藏品公司逐步套牢的三步走完后,第四步就是签合同。“站着思考”看了看合同,条件非常苛刻:先要交收藏品出售价格的30%作为“预付款”,一年时间如果东西卖不出去还要交“预付款”的10%作为“服务费”。收藏品公司解释称:如果东西卖不出去他们一分钱也挣不到,他们收入的主要来源就是出售古玩带来的业务提成。“站着思考”觉得业务员说得也有道理,于是从银行转账3万元和收藏品公司签订了服务合同。
不到一个星期,业务员就给“站着思考”打来电话,通知有人要买他的藏品,出价8万元。尽管不及藏品的鉴定价格,“站着思考”还是同意出售,但是收藏品公司马上又说对方不要了。
“站着思考”当时认为,既然收藏品公司的效率这么高,如果多几件藏品出售的话,成交的几率就大很多。鬼使神差,当年4月底他又去收藏品公司签了一份服务合同,三件藏品售价100万元。因为没有30万现金,“站着思考”只交了3万元的预付款,在合同后又签了一个附加条款:约定藏品售价100万为心理底价。他不知道,是他自己走出了套牢的第五步。
“站着思考”说:当时被高昂的收藏品价格冲昏了头脑,冷静下来又觉得后怕。后来上网搜索了一下,跳出很多链接,很多人评论这是一家骗子公司。他也把电话打到收藏品公司,对方甜言蜜语将他“劝服”。
一年之后的2012年3月,“站着思考”和收藏品公司业务员联系注销合同,要拿回自己的钱,谁承想给他们钱容易,要想拿回来并不简单。
估价25万只为赚你前期费用
今年34岁的梁先生只是收藏品新手玩家,他总结个别收藏品公司的业务路径就是:先是花言巧语骗藏家带着藏品到他们公司,再请所谓的“评估师”把你的藏品估出高价,然后推出最“优惠”的合作条件:合作期限一年,成功收取佣金,不成功前期费用全额退回。签合同、交前期费用。一年后,藏家到公司退钱,每个月扣50元以上的手续费。
梁先生是从自身经历总结出上述路径的。一次,他带着一件价值3000元的藏品到收藏品公司,评估师估价20万元,收藏品公司的业务员说评估师是买家委托的,价估得偏低,至少值25万元,要交1.5万元的前期费用,说成交后全部退回,佣金要25%。
梁先生提出与买家当面成交,佣金可以多给,业务员说必须按公司程序操作,梁先生提出回家考虑考虑再说。
后来业务员就一直打电话,梁先生推脱说没钱,前期费用叫业务员帮垫付,成交后给他双倍报酬,业务员说公司规定不能这样。
业务员还是经常打电话,梁先生提出把藏品1万元卖给他。对方说没有钱买。梁先生笑着说:他们说至少值25万元的东西1万元卖给他,他都不买,你说这估价还能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