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

拿什么保护你? 我的虚拟财产 呼吁完善立法保护

2013年03月21日 08:48   来源:大河网   

    网络虚拟财产保护亟待立法跟进

    昨日本报12版关于网络虚拟财产的报道在读者中引发了热议。部分读者打进党报热线962211,提出了自己所关注的多项虚拟财产问题。“如何防范虚拟财产被盗?”“网络上的虚拟财产能否继承?”“夫妻离婚后淘宝网点怎么分割?”……由于虚拟财产保护立法的空白,目前很多关于虚拟财产保护的法律问题都备受关注和争议,昨日本报记者采访了法学教授、律师等法律专业人士,就读者关心的问题进行解答。

    读者故事>>>

    鼠标轻轻一抖 1万多元“立马没有”

    今年30岁的市民小孙是一个长期玩网游的游戏迷。“从2000年就开始打网络游戏,自己喜欢打而且现在级别也很高。”说起网络游戏,小孙头头是道。但前不久小孙的一次经历却让他感觉“很受伤”。

    “一夜之间什么都没有了。”原来小孙在网络游戏中级别很高,自己的一套游戏装备在私下交易中可以卖出1万多元的高价,当晚小孙在打游戏时,电脑上突然弹出了一个有奖广告,“当时并没有太在意,鼠标轻轻一抖就随意点击了该广告。”就是这么不经意的点击,让小孙损失惨重。第二天当小孙登录游戏时,发现自己的装备已经被盗,“1万多元的损失不仅仅是财物的损失,更重要的是包含了自己长久以来的心血。都是该死的盗号广告惹的祸!”装备被盗的小孙郁闷了好几天,“现在网络上这种盗取游戏账号的木马程序、病毒太多了,一不小心就会中招。能不能给虚拟财产买个保险?”在郁闷之余,小孙一直在心里思考此问题,但向身边的朋友咨询了一圈,谁也没有听说过这种保险。

    记者调查>>>

    虚拟财产私下交易活跃我国立法领域尚存空白

    科技改变生活,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让越来越多的市民加入到游戏玩家的行列中,网络游戏也成为一项新兴的产业。“如今很多游戏玩家都会私下交易游戏装备等虚拟财产,但这类交易却没有受到法律的保护,因为目前我国立法在此领域尚存在空白。”高新区某游戏软件开发公司告诉记者,由于法律的空白让游戏玩家之间的私下交易出现了“保护真空”,同时因为少数不法分子的“活动”,也影响了游戏行业的正常发展。

    记者在某知名C2C网站上,以借口交易游戏装备为由与一名盗号者取得了联系,他告诉记者,盗窃游戏中的虚拟物品具有极强的隐蔽性,且取证难度比较大。“目前一般的手段为在网页上种植木马程序,通过虚拟的中奖信息来实现盗取账号,但很多游戏玩家已经有所防备,现在网络上出现一种新盗号模式,盗号者通过获取网吧的IP地址,利用自己设计的数据包拦截软件对IP地址端口进行无休止的扫描,一觉起来就有大量的账号和密码入账。”

    游戏外挂、盗号木马程序、病毒已经成为伤害游戏玩家和游戏开发商的公害。虽然有的游戏软件商通过法律手段维护了自身的利益,例如高新警方破获的全市首例制售网络游戏外挂案(本报2月23日06版曾报道),但此类案件的告破毕竟并非多数,大多数受到损害的游戏玩家和公司都只能默默承受。“主要还是因为法律对虚拟财产没有规定,所以一旦玩家和公司受损,如何利用法律维权成为了难点。”同样,小孙思考的给游戏装备买保险的问题也因为立法的空白而不得实现。

    专家支招>>>

    安装正版杀毒软件资源不要乱下载

    如今不仅仅是游戏盗号木马程序,钓鱼软件、盗号病毒等软件让很多网民失去了自己的游戏账号、邮箱账号、支付宝账号,进而损失了自己的财产。昨日记者采访了计算机专业人士,给大家讲解如何防范网络上的“陷阱”。

    1.安装正版杀毒软件。“杀毒软件占用系统资源”,很多网友因为这句话就让自己的计算机处于“裸奔”状态,一些电脑内存不高的玩家在游戏中为了让游戏更加流畅,将杀毒软件暂时退出。给记者打来电话的小孙当时就是退出了杀毒软件。“虽然杀毒软件不能100%的监控和查杀木马程序,但起码比没有杀毒软件要好得多。”专业人士告诉记者,电脑不仅要安装杀毒软件,且应该及时升级病毒库。“网络上的木马程序、病毒等更新非常快,如果不及时更新病毒数据库就容易中招。”

    2.插件别乱装。大家在上网时都曾碰见过要看某视频或使用某软件时,网页上会弹出窗口提示安装插件。“部分插件其实就是盗号的程序或者病毒。”专业人士告诉记者,很多盗号者将木马程序附着在外挂、插件、脚本上,一旦网友点击安装插件,那么就落下了盗号者的圈套。

    3.登录正规网站下载资源。“部分网友在上网时,无论网站是否安全都会进入进行资源下载,不知不觉电脑就中了病毒。”专业人士介绍说,目前有的网站为了赚钱,将一些链接挂在网站上,网友不慎点入后如果在网页上进行下载就会中毒。

    小贴士>>>

    网络游戏常见诈骗手法

    数字游戏法:不法分子在与玩家交易时,金额故意少打一个“0”,稍不注意,玩家极易上当吃亏。

    突然调包法:不法分子在交易时先放上先进装备,待玩家要进行交易时,以各种理由搪塞,提示无法交易,随后迅速调换外形相似的普通装备,让玩家完成付款交易。

    冒名借用法:不法分子故意起一个和玩家好朋友极相似的名字,冒称好友进行借钱、借装备、借物。

    长线钓鱼法:不法分子先和玩家在网上交朋友,甚至以“情侣”相称,和玩家一起冲关升级,获取信任,待到时机成熟后找玩家借用极品装备,甚者套取游戏ID和密码,洗劫一空。

    抛物快抢法:不法分子在交易时,故意称自己的交易系统或者计算机出现问题无法正常交易,要求将装备扔到“地上”或者交由“中介人”(常为同伙)进行交易,随后哄抢。

    不法分子以低价销售游戏币及装备为名,骗取玩家信任,让玩家通过线下银行汇款,待得到钱款后即食言,不予交易。据新华社

    新闻延伸>>>

    想继承过世丈夫的QQ

    请求却被拒绝

    QQ号、微博号、微信号、邮箱账号、游戏账号……不管你承不承认,大家在网络上拥有的东西越来越多,这些账号的背后有着庞大的个人信息、珍贵邮件、图片以及付费购买的音乐、电影等等,这些有交易价值的东西能否继承呢?日前,市民小光(化名)就遇到了这样的法律难题,丈夫的突然过世让小光内心充满悲痛,为了纪念和丈夫的感情,小光想获得丈夫的QQ密码,但她的请求却被该软件开发的公司所拒绝。小光身边的朋友对公司的回答表示不能接受,“网络上的虚拟财产也是财产的一部分,为什么就不能继承?”当然也有市民表示,作为运营商应该保护用户的隐私,不能因为是近亲属就随意公布密码。虚拟财产的继承已经在网络上引起热议,但法律的空白似乎让现实有些尴尬。

    他山之石>>>

    “数字遗产”在英国悄然兴起

    网上虚拟财产在拥有人去世后如何处理?英国一项调查显示,许多人已经把这当成了一个严肃的问题,采取了立遗嘱等方式来分配自己的“数字遗产”。

    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的研究人员与一家名为Rackspace的网络公司合作,对2000名英国成人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约四分之一的人在网上有价值不低于200英镑的财产,这些财产的形式可能是视频、音乐、电子书和照片等。这些数字财产中有的可能承载了个人感情,如个人照片和视频等,有的可能确实是花了真金白银买来的,如数字音乐或一些网上游戏装备等。因此,相当多的受访者看重自己的网上财产,53%的人认为它们是“值得珍视的财产”。

    在这样的背景下,“数字遗产”的观念已在英国悄然兴起。调查显示,有11%的受访者已把与数字财产有关的网络账号的密码写进遗嘱,或是正计划这么做。

    有需求就会有市场,律师作为传统遗嘱中的重要参与者,已经盯上了“数字遗产”可能带来的机会。一名叫做马修·斯崔恩的英国律师对媒体说:“我们已经开始为客户提供有关数字遗产的服务。”

    这可能会采取的形式是,客户把一些重要网络账号的密码写在遗嘱中,交给律师保管,如果发生意外,律师就会把这些账号密码和遗愿一起交给指定的人。据新华社

    专家声音

    虚拟财产越来越多

    呼吁完善立法保护

    “虚拟财产能否继承的关键,在于弄清是否是法律上规定的财产范围。”四川迪泰律师事务所李耀辉律师告诉记者,目前我国的法律都没有对虚拟财产作规定,一般认为具有人身属性的不可以继承,如实名制的QQ号、微博账号等,而没有人身属性的“数字遗产”则可以继承,如网上店铺、游戏币等。“目前淘宝方面已经出台了夫妻网店分割和继承的相关规则,不久后将会全面运用。”李耀辉认为,虽然现在对虚拟财产是否属于财产存在争议,但其可转让性和价值已经得到了大多数人的承认,所以QQ号码应该得到继承,“如果公司不允许,我个人认为属于公司的霸王条款。”

    其实对于虚拟财产的保护立法,法学界也早就已经广泛关注。“从目前法律来看,没有专门的法律对此进行保护,一旦遇到具体个案只能在现行的法律中寻找解决途径,但对虚拟财产的保护力度就小了很多。”西南政法大学法律学者陈龙吟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以QQ账号被盗为例,因为不能认定为《刑法》上的财产,只能通过侵犯“通信自由”和“网络版权”进行打击,力度相对较小。陈龙吟认为,国家应该重视网络虚拟财产保护等问题,出台一部专业的法律对虚拟财产提供保护,“从社会发展看来非常有必要。”

(责任编辑:刘雅芳)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