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

盲目炒新的“三宗罪” 新股往往没有好价格

2013年03月04日 08:30   来源:人民日报   

  ■兴业全球基金理财专栏

  俗话说,物不如新,人不如故。意思是,老朋友珍贵,东西却是新的好。在A股投资中,不少投资者也热衷于打新股、炒新股。在新股指导定价年代,“新股不败”是很多投资者的共识,但随着新股发行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对新股的追捧已成为中小投资者重要的亏损原因之一。

  根据深交所公布的数据,2012年上半年,近六成中小投资者参与深市新股首日交易出现亏损,交易经验越少的投资者亏损比例越高,买入首日涨幅越高的新股亏损面越大。尽管亏损惨重,但中小散户在炒新中依然是前赴后继,数据显示每次新股炒作中80%的账户都是首次参与。

  而上海证券交易所的统计数据显示,一方面,自2009年下半年IPO再次开闸到2011年底的两年半时间里,A股市场共发行新股730只,上市单日即告破发的达到103只,占比14.11%;另一方面,参与炒新的中小散户整体表现为亏损,尤其是在股价被拉升后追高买入的账户中,约有94.7%的账户亏损。

  为什么看起来靓丽无比,又充满定价想象空间的新股反而成为中小股民的噩梦呢?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其一,炒新族“逢新必炒”,盲目投资遭致失败。国际著名投资大师吉姆·罗杰斯曾经说过,如果你对自己不了解的东西下注,这不是在投资,这叫赌博。在新股炒作中,这样的盲目“赌博”并不少见,很多投资者“逢新必炒”,根本不关注股票的基本面情况,只想借着上市的热潮炒一把就走,风险可想而知。

  其二,为上市而进行的种种“包装”容易让新股价值估计过高。为了上市,很多新股都会对业绩进行一番“打扮”:标榜这种或那样的“第一”;用会计手法打造靓丽的成长曲线;用动人的语言向投资者勾勒出募投项目的美好前景等等。经此“打扮”一番之后的新股就像蒙着面纱的新娘,让人看不透其真正的价值。其中有些包装,即使是老练的投资者也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才能发觉其中的奥妙,短期内仅凭少量的信披资料很难准确判断其真实性和价值所在。

  其三,新股往往没有好价格。俗话说买的不如卖的精,新股上市时,公司和承销商会卖力的进行宣传。巴菲特说过,全世界成千上万股票,根本不用考虑IPO,经理人尝试把它卖给你,它就不太可能是便宜的生意。一些企业会选择行业景气高点的时候来上市,但新股上市后,行业景气度就可能急转直下,公司业绩下滑不说,市场估值也随之下降,让参与炒新的投资者蒙受双重杀伤。

  随着市场逐步成熟,A股特有的“炒新文化”也会逐渐退烧,在此之前,唯希望投资者为成熟付出的代价不要过于高昂。

  文/兴业全球基金 陈光


(责任编辑:蒋诗舟)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