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个饭,喝杯咖啡,顺便蹭个免费的WIFI,本来是件挺惬意的事,但近来却有些让人心慌。
日前,一位在北京工作的外地人,因为蹭“免费WIFI”登录网银,导致银行卡被分17次转账或取现,共损失3.4万元。免费WIFI真的安全吗?昨日,记者就此进行了调查。
事件:“蹭网”被盗刷3.4万
近日,在北京工作的锒先生成为了网络红人,这完全是因为他的一段遭遇:2月20日凌晨1点左右,他在睡觉前免费蹭WIFI,用手机登录网上银行查看账户。
然而令他没有想到的是,在凌晨2点左右,他的手机突然收到银行发来的短信提示,称其银行卡刚从ATM取款机上取出人民币2000元。在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里,锒先生一共收到了17条提醒短信,显示其一共被转走3.4万元,其中现金取款7次共计1.4万元,银行转账共计2万元。第二天,锒先生立刻报警,目前警方正在对此事进行调查。
事发后,锒先生坦言自己有“蹭网”的习惯,如果遇到有免费WIFI的环境,他一般都会“蹭”。据他估计,自己的网银信息被盗,很可能是在“蹭”WIFI的时候被不法分子盯上,然后采取技术手段窃取的。
调查:沈城供免费WIFI商家多
在路边商铺免费“蹭网”,是不少消费者用手机网上冲浪的便利选择。昨日,记者走访市区一些商场、咖啡店以及酒店发现,这些地方大多有提供WIFI上网服务,有的甚至可以搜索出多个WIFI网络。在三经街一家咖啡店外,店家将免费提供WIFI作为吸引顾客的招牌,只要用手机搜寻,屏幕上立即显示出用商家英文名注册的WIFI网络,无需密码即可轻松上网。
记者注意到,除了少数商家把无密码式WIFI服务改为在店内张贴用户名密码外,大部分商家提供的仍然是无需密码即可上网的服务。
在随机采访的10位市民中,超七成人称从没想过这样上网会有安全隐患。大学生小孙说,“现在一搜,WIFI能弹出十几个接入点,有的需要密码,有的不需要,对于新手来说真不知道该连哪个,有时就随便连一个。”
提醒:免费“蹭网”有风险
不过,这些免费的WIFI中,却可能隐藏着“黑网”。
沈城一家国有银行技术部门的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利用WIFI窃取个人信息确有可能。WIFI上网,实际上是通过WIFI网络去连接外网,在一些数据传输过程中,黑客可以使用软件拦截数据包,然后解密,从而窃取用户的相关信息。
他提醒市民,使用公共场所的无线网络时,尽量避免从事一些涉及资金的操作,比如登录网银、进行网购和股票交易等。此外,有些手机有WIFI自动连接的功能,遇到免费的WIFI信号时会自动连接,很容易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落入黑客的圈套,用户最好把WIFI连接设置为手动。另外,黑客一般会给自建的WIFI起容易迷惑人的名字,因此用户在使用公共WIFI信号时,千万不要轻易选择,一定要看清楚名称,最好咨询现场的商家工作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