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天,1万亩。
位于内蒙古科尔沁地区的哲南农场想给1万亩玉米上保险,去年6月仅用3天就全部落实到户,很快保险公司收齐保费,完成投保工作。
科尔沁地区的农作物是一年一熟,2012年10月,哲南农场的玉米到了收获的季节,局部轻微的病虫害和倒伏没有影响到产量增长。哲南农场农户郝玉江告诉记者,农户们没有后悔上了保险,虽说上边不强制,自愿购买,但下一季还会买,因为若遇到龙卷风,玉米倒伏严重,人保会赔的。
保险公司与农场联姻,规模效应提升了工作效率,更为现代化大农业生产提供了保障。
近日,中央一号文件发布,以农场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代表的现代农业模式再次引发热议,农业保险作为现代化大农业的“稳压器”和“催化剂”当然也不能缺席。
农险服务站进农场
规模效应带动服务革新,公司直接在农场设立三农服务站
农场是用机械进行大规模农业生产的企业单位,由个人、家庭或社群所有和经营,或由联合体、公司所有和经营,农场的规模可以从数亩到成百上千公顷不等。与炒得沸沸扬扬的“家庭农场”相比,在我国农村更常见的是国营农场,即为国家投资建立的农业经济组织。上个世纪80年代后纷纷被省级农垦集团整合,国营农场也从一业为主发展到多种经营。同时,借鉴集体经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保持所有制不变的前提下,实行由农户承包经营的组织形式。
这样的大型农场往往受到保险公司的青睐。紫金财产保险公司成立于2009年,是首家总部设在江苏省的全国性财产保险公司。公司成立伊始,农险部就“看上了”江苏省农垦集团直属的几十家农场。同年,农垦集团与紫金财产保险签约,确定以“联办共保”的运作模式,组织18家农场统一参加政策性农业保险。
“当年的参保农田总面积约100万亩,规模效应也会带动保险服务方式的革新。”紫金财产保险农险部姚琦告诉《农村金融时报》记者。18家省属农场参保的险种,主要涉及水稻、小麦等大宗农作物种植以及能繁母猪、奶牛等养殖业,在享受各级财政补贴上实行与地方农村同等待遇。
姚琦介绍,公司目前已经与江苏省28家省属农场建立合作关系,由于业务扩大,公司直接在农场设立“紫金保险三农服务站”。服务站站长由农场委派一名农业中心主任兼职担任,专职农业保险协保员由保险公司委派,协助站长工作。
探索订单农业保险
为订单农户提供种植业保险、种子质量等保证保险服务
目前,我国农业仍保持着传统的生产经营方式,即以农户为单元独立耕作、分散经营,农户的种植计划主要根据上一年的供求情况及价格确定,难以确保增收。针对这一弊端,订单农业兴起,龙头企业自身锁定资源的同时,也稳定了农户的收入预期。所以,一些专家认为公司+农户也成为农业经营体制改革的一个方向。不过在这种模式下,面临诸如企业如何保证农户如约“交粮”、农户如何化解自然灾害带来的减产或绝收等风险。
订单农业所面临的这些风险给了保险行业支持现代农业很好的切入点。
中航安盟财产保险公司副总裁拿有黎告诉记者,他们引进法国安盟保险的经验,准备在吉林省公主岭市探索订单农业保险。中航安盟与中粮集团旗下的一家生化能源公司合作,该公司是目前国内大型玉米深加工企业之一。为了保证玉米供应,公司与希望与售粮农户签订玉米销售订单。
拿有黎介绍,签订销售订单后,中航安盟保险为农户提供种植业保险、种子、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产品质量保证保险服务,保费由能源公司部分或者全部支付。农户如有生产贷款需求,中航安盟保险则为其提供贷款保证保险,便于农村金融机构为农民提供生产贷款,农民取得贷款并按销售订单组织生产。秋后所有农户按销售订单将玉米销售给龙头企业,企业组织采购人员按订单确定的数量和价格上门收购玉米。如遇到灾情,中航安盟按照种植业保险合同予以赔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