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

上海车牌平均中标价超过8.3万元 市民称难以承受

2013年02月25日 06:57   来源:人民日报   

  2月23日,上海市最新一次私人、私企客车投标拍卖会,车牌最低中标价突破8万元大关,令人咋舌:8万元,能买一辆车了。很多人关心,上海私车牌照会不会一直涨下去?而价格攀升的背后,有何因素推动?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牌照拍卖能解决根本问题吗?请看记者调查。

  平均中标价超过8.3万元,不少市民表示难以承受

  2月23日,上海市2013年2月私人、私企客车额度投标拍卖会举行,最低成交价和均价出现大幅上涨。本月上海私车牌照最低中标价83300元,较上月大涨8300元;本月平均中标价83571元,较上月上涨8239元,这也是上海车牌价格首次突破8万元大关。

  有网友发微博感叹:“看来今后丈母娘不止问女婿有房有车,还要问你是沪牌吗?”

  本月上海私车额度投标当天,市民刘先生正好出差在外地,但还是做好了投标准备。前两个月,他都因为车牌价格太高放弃了。这次听说上海对新能源汽车实施免费上牌政策,他希望参与投标者少点,价格能有所回落,但还是事与愿违。

  在上海,消费者一般是先拍好车牌后再买车,牌照额度有3个月的有效期。但也有不少人是买了车以后再去拍车牌,在取得车牌正式上路前,车主可向公安交警车管部门申请3次共计45天的机动车临时移动证。而超过3次和有效使用期限后,机动车上路就属于交通违法行为,一旦遇交警查获要被扣分和罚款。

  随着车牌价格的不断上涨,被迫放弃投标和落空者增多,马路上“光屁股”的新车有增无减,很多车主都是违规躲着警察偷偷开。而万一遇到交通事故车辆受损,保险公司也会以“不合法上路”为由拒绝理赔。

  市民李小姐2011年4月买了新车,一直因为车牌价格超出心理价位而屡次放弃,结果车牌价从3万余元一路上涨。2011年10月,李小姐最终无奈地选择了上外地车牌。

  刚性需求推高拍卖价格,公车改革或为刺激因素

  对此次上海私车牌照拍卖最低中标价的陡升,有关政府部门给出的解释是“由于前期积累大量刚性需求集中释放”。

  记者发现,上海私车拍牌的中标率都较高,一般超过1/3,有的还多于1/2,较之北京车牌几十分之一的中签率,投标人的成功率很高。如果按照较为理性的逐级出价方式,最终的中标价不会如此之高。

  记者查阅了自2012年1月起的相关数据,发现最低中标价一直维持在5万余元至6万余元,涨跌互现,但主要是涨,幅度并不大。直到去年底时,价格才直线飙升。而这一上涨趋势与去年底上海各区开展的公务车改革在时间上相吻合,二者是否存在联系?记者向上海市交通主管部门求证,虽未得到明确答复,但有关人士也没有否定这一说法。

  据了解,目前上海除崇明县外,十余个区都陆续在开展公车改革,公务员按照职级每月拿车费补贴,不再享受公车配用。据一位政府内部人士透露,公车改革后需要公务员自己购车上牌的人数“保守估计有数千人之多”。而这些公务员一旦购车后,需要尽快能拍上牌照,否则于公于私出行都不方便。因此,他们在拍卖出价时往往就高不就低,必然推高车牌价格。

  年前,记者在浦东新区某镇采访,发现原来按职级配车的公务员都自己买车了。该镇一部门负责人坦言,去年底,他自费花了近7万元拍了一张车牌,当时觉得太高,现在看看还便宜了。

  疯狂价格背后,不排除“黄牛”投机炒卖

  针对本月上海车牌创下历史新高,上海市交通港口局表示“将研究措施,坚决抑制车牌价格过高过快上涨”。这表明,车牌价高除了正常需求外,还有不少投机炒卖的因素存在。

  尽管有关部门多次申明,上海车牌是允许车辆上路的额度拍卖,车牌本身是没有价格的,但由于可以过户转让,无形中车牌被赋予了稀缺资源的价值,甚至不少人将车牌视作保值增值的商品。而不少机构和“黄牛”嗅到了其中的商机,纷纷推出代客拍牌等业务,“黄牛”则伺机囤积二手车牌炒卖,连一些银行也迎合着推出“车牌贷款”产品。

  在这一条龙的车牌产业链和利益链的推波助澜下,上海车牌价格的高企也就不足为怪了。

  据透露,上海正在研究的打击“炒牌”新措施可能是将二手车牌纳入统一管理。目前有关部门已在进行平台系统的建设,而凭购车发票购买新增机动车额度标书的措施也将适时出台。

  业内人士认为,一旦要求凭购车发票才可参与拍牌,投资客或代拍公司中绝大多数人将无法参与拍牌,从而降低竞争激烈度,提高拍牌中标率,人为因素价格推手的影响将大大降低。

  专家称拍卖政策无法避免价格攀升,有必要研究替代措施

  面对不断攀升的车牌拍卖价格,不少人对上海的拍卖限购政策的合理性提出了质疑。有专家分析,牌照拍卖的确延缓了私车增长速度,从2011年到2012年,上海小汽车增长约10万辆。不过,也有人指出,虽然沪牌车辆数量控制住了,可越来越多的人上了外地车牌照,这一部分实际上无法统计。

  上海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研究所副所长陈必壮指出,在目前城市交通日益拥堵的大环境下,上海私车额度拍卖政策仍有其存在的意义,但要通过完善细则来确保车牌价格的合理。

  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教授滕五晓认为,通过拍卖车牌来控制私家车数量增长,这一政策的初衷是好的,也取得了一定效果。不过,从长远来看,拍卖政策仍有可以商榷的地方。车牌是公共资源,对公共资源的分配尽量不要通过单一拍卖的方式进行,每个市民对车牌的拥有权都是平等的。

  车牌拍卖政策的可持续性,也值得关注。自2012年5月份以来,上海每月私车额度投放量一直保持在9000辆及以上,但这种相对较高的投放量或难延续。上海市建交委曾透露,上海中心城区道路容量扩张空间相对有限,新增机动车额度不可能长期维持目前约10万辆/年的投放量,抓紧研究替代措施十分必要。

  城市安全与发展专家章友德认为,一次次的价格暴涨,已证明额度拍卖制度无法阻挡私车保有量以几何级增长的事实。应该在使用环节设置障碍,让私家车“好买难用”,同时,提高公共交通便利程度,私车牌照价格自然会应声下跌。


(责任编辑:华青剑)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