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

超市价格有猫腻:"洋河"特惠价正常价都是248元

2013年02月06日 16:05   来源:沈阳晚报   谷丽红

  昨天,沈阳市物价监督检查分局的8个检查科室集体行动,分赴太原街、中街、北行等地区的商场和超市,突击进行价格执法检查。检查组走访了千盛百货、米旗蛋糕北行店、永辉超市中街店、大润发南五店等商场和超市。在执法检查中,总共查处五大类价格欺诈行为。

  陷阱1:正常售价和特惠价相同

  在一家超市的货架上,挂着一张大大的特惠价牌,标示一瓶480毫升装的洋河蓝色经典海之蓝的特惠价为248元,而在这件商品的底部,贴着标准的价签,显示正常售价也是248元。这两个价签把消费者都整蒙了:“怎么原价和特价都是248元啊,那特价到底降没降价啊?又降了多少呢?”从标签来看,消费者根本搞不明白其中的名堂。

  揭秘

  原来,这款商品自从进入超市之后,其售价一直就是248元,所谓的“特惠价”是和专卖店的售价相比较而得出的。但是,相关法规明确规定,商品的原价和特价,必须以同一交易地为标准。

  陷阱2:原价标注为最高价

  裕福莱棉毛内衣套装在一家超市的售价为29.9元,其标注的原价为39.9元。沈阳市物价局工作人员调集了这款产品的销售记录。销售记录显示,这款商品在今年1月1日-6日期间,确实以39.9元/套的价格进行销售,但是1月17日-25日期间,曾经以32.9元/套的价格销售出去23套,之后的1月31日,再次把价格调整到39.9元/套。

  揭秘

  特价商品在标注原价的时候,是不能以调价之后的最后一次标价作为标准的,而应以近期销售记录的最低价作为原价。相关人员解释说,从这件商品的价签来看,从39.9元/套降到29.9元/套,是便宜了10元钱,而实际情况是,从32.9元调整到29.9元/套,只便宜了3元钱/套。

  陷阱3:没有原价只有特价

  特步鞋在某超市进行销售,其标签显示为,从1月19日开始,进行特价销售,价格为79元,在应该标注原价的地方,却打了个“/”,说明这款鞋压根儿就没有原价。但是,如果没有原价,特价又是从何而来呢?正当物价执法人员进行相关询问时,很多消费者围拢上来,都七嘴八舌地说,这不是价格欺诈吗?

  揭秘

  物价人员解释说,商品标注特价,必须是在原价基础上的。对原价的界定,是商品打折之前的一周有销售记录的价格。很多商品其实在降价之前的一周,并没有按照原价成交的记录,商家害怕物价部门查出没有成交记录,索性就不标注原价了。这种行为,属于恶意欺骗消费者。

  陷阱4:厂家指导价做幌子

  NBA品牌童装的一款棉服,在沈阳多家商场有售。该款商品没有价签,只有吊牌,吊牌上面标注为“厂家指导价:468元”,而售价只有168元,是特价。其实,全场商品都没有物价局监制或备案的价签,销售人员完全按照吊牌的价格再乘以一个系数,然后给消费者报价。

  揭秘

  所谓的“厂家指导价”或者“建议零售价”,都是没有参考价值的,多数是厂家随意标注的,和成交价相差很大。但却很容易误导消费者,认为这款商品的打折力度很大。

  陷阱5:全场打折不含全场

  在位于太原街上的一家大型综合商场的7楼服装区域,多个品牌在门口标注着“全场3-5折”“全场清仓处理”等字样。物价局人员在现场进行了清点,全场商品总计65种,其中服装4种,但是配饰一律不打折。

  揭秘

  “3-5折”这样的表述,就让折扣空间变得非常模糊;“全场清仓”,也模糊了折扣产品的范围。这两种行为,都属于模糊销售,在一定程度上都会误导人们消费。


(责任编辑:向婷)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