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

全国住房信息联网已滞后半年

2013年02月04日 08:30   来源:齐鲁晚报   

  本报讯 在“房姐”、“房叔”频频被曝光的背景下,全国住房信息联网再次成为热门话题。住房信息系统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所确定的国家信息化重大工程建设项目。按照国务院的要求,全国40个重点城市的个人住房信息系统,应于2012年6月30日前实现与住建部联网,但时间已经过去半年多,住建部迟迟未公开联网情况。

  有媒体报道称,住建部一直在推动住房信息联网工作,40个城市的联网工作实际已经完成,只是没有对外公开。该系统建成后,将全面支持房地产、公积金和住房保障领域的公共管理应用。该项工作始于2010年下半年。住建部曾一度希望,2011年年底这40个城市就能实现全国联网,为楼市调控提供基础信息,然而,该项联网工作进展之慢超乎预料。随后,住建部不得不将40个重点城市的联网时间延至2012年6月底,而半年多来,这项工作还在进行中。在去年12月底的住建部年度工作会上,部长姜伟新曾就此事再次表态,要加快推进所有地级以上城市个人住房信息系统与省和部的联网工作。

  业内普遍认为,工作一推再推,有两个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技术原因,各个城市之间的住房信息采样指标不对称,导致40城市联网步伐放慢。目前,我国在房改之后就再也没有进行过房产普查。除了商品房,各地还存在大量的保障房、房改房、军产房、自建房等,有些地区的住房信息还是纸质档案,未录入电子信息库。在财经评论员马光远看来,技术层面的原因不能算是原因,流动人口都能查清,房子查起来自然更容易,真正的阻力在于部分地方政府和官员:既怕信息联网后当地的房价、地价下跌,又怕自己的多套房产公之于众。

       (据中国之声)


(责任编辑:蒋诗舟)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