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周六春运正式开始前,有关火车票的话题已“热得烫手”。今年有人在微博提出,购买到的“无座”票(或称“站票”)为何跟“座票”价格一样?
一石激起千层浪。该微博在短短几天内被转发近16万次,评论近4万条,并受到包括新华社、央视在内的全国众多媒体关注。
其实,火车票站票是否应该减价的问题,近年来已被多次提起。2008年,铁道部曾针对公众提议的站票能否实行“站价”回应说,站票实行“站价”会使更多人挤向铁路,造成列车严重超员,危及行车安全。
笔者认为,火车上是站是坐,乘客舒适程度和享受到的服务明显不同,所以“站票”与“座票”同价不合理。站票、座票应当与硬卧、软卧一样,按照服务的不同而实行差异化收费,从而体现公平的市场经济原则。而为了避免严重超员,铁路部门可以采取控制站票数量、增加车次或其他有效的办法解决。铁路既然具有公共服务属性,就必须倾听公众意见、接受公众监督,而不是对公众的合理诉求视而不见。只要真心为旅客的钱包考虑,办法总比困难多。
上周二,国家质检总局公布了《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明确了家用汽车产品的三包责任。该规定明确,三包责任由销售者依法承担,但销售者可向生产者、其他经营者依法追偿。
这个将于今年10月1日施行的汽车“三包”规定,虽说是酝酿了七八年之久、但“千呼万唤”总算“始出来”了。规定实施后,消费者买到问题车,维权就可以“有法可依”啦。只是如一位车主表示:“希望汽车三包政策实施后,执行力度不要太小,维权周期不要太长,维权产生的成本不要转嫁到消费者头上。”
说了汽车“三包”,最后不得不提提市民关注的菜价问题。随着春节临近,以菜价、肉价为代表的食品价格走高,拉动了物价涨幅扩大。据新华社全国农副产品和农资价格行情系统监测,与前一日相比,1月20日,蔬菜、肉类价格都以涨为主。而国家统计局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去年12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2.5%,其中菜价上涨成为拉动CPI涨幅扩大的“主力军”。
老百姓挣钱不易,希望马大嫂们的“菜篮子”越拎越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