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

银行系“拼爹”挤入前十 中银基金誓夺老大

2013年01月14日 07:04   来源:每经网-每日经济新闻   

    银行系基金在2012年规模大战中大放光彩。工银瑞信在银行系基金中率先发行理财产品,直接把排名提升至前七。这一举动,也开始让其他银行系基金“着急上火”。

    据某业内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透露,此后中银和建信两基金公司陡然改变了原不温不火的作风,均开始大肆宣传布局。其他银行系基金公司亦开始摩拳擦掌,争夺“银行系基金的领头羊”。

    货币类产品成突围“利器”/

    2012年8月22日,工银瑞信7天理财基金首募近400亿元。

    消息一出,整个基金圈子沸腾了。这是自2007年以来,公募基金发行规模最大的产品,也是公募历史上首发规模第二大的产品。甚至在业界流传这样的段子:“基金公司有两种,一种是工银瑞信,一种是其他基金公司。”截至去年8月底,工银瑞信的资产规模已经达到1200多亿元。

    此后该产品虽有赎回现象,但随着四季度市场回暖,工银瑞信的资产管理规模依旧坚挺。据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数据(剔除联接基金重复部分口径,下同)显示,截至2012年四季度末,工银瑞信以1072.31亿元的资产规模排名第7。如果剔除短期理财和货币基金,资产规模为548.63亿元,排名第11。而这部分增量资金首要功劳当属公司旗下的工银瑞信7天理财基金。

    工银瑞信的率先崛起也引起整个银行系基金的震动。据某业内人士称,当建信基金听闻此消息,领导层开始坐不住了,随即开始布局宣传,努力要把公司的业绩和规模做上去。去年12月,建信月盈安心理财债券首募超过170亿元。“当时建行总行给分行下达的任务是130亿,结果分行卖得特别给力,最终超额完成任务,另外建信纯债也募集到160多亿。”某渠道人士透露。截至去年年末,建信基金资产规模945.55亿元,排名第10。

    去年下半年中银基金也开始隐隐发力,2012年共发行了8只产品,其中6只在下半年募集。年末紧跟工银瑞信的脚步,中银发行了中银7天理财债券,最终募集36.7亿元。此外,中银纯债债券募集50多亿元,10月发行的中银理财30天也募集到30多亿元。

    根据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数据,截至2012年12月31日,中银基金冲进了千亿俱乐部,以1000.77亿元的规模位列第8,成为前二十大基金公司排名上升最快的一家。而事实上,如果剔除货币基金和短期理财债券基金,中银基金的位置将下滑到第19名,规模仅为399.54亿元,这意味着中银基金资产结构中有六成为货币类品种。

    中银:只瞄准银行系老大/

    在去年集体突围的银行系基金公司中,中银基金颇具代表性。始于2008年中银基金的股权变更以及近两年公司管理层调整,早已为中银基金今年爆发所铺路。

    此前,中银基金大部分股权为中银集团所持有(中银国际证券持有67%,中银国际控股持有16.5%),在中国银行内部体系中属于“孙子辈”公司。“那时候中银基金在内部地位不高,中行渠道卖产品也不给力。”接近中银基金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而在股权变更后,中国银行同时接手了中银集团所持有的83.5%的股权,中银基金一跃成为商业银行持股最高的基金公司,在中国银行子公司中的地位也产生质变。“中行领导对中银基金重视程度提升,对公司的要求是‘成为与中行地位相匹配的基金公司’。”上述人士表示。

     2010年底,中行内定由原中国银行云南省分行行长谭炯出任中银基金专职董事长,2011年开始全面接手中银基金管理。2012年又从嘉实基金挖来李道滨出任公司总经理。“李道滨此前在嘉实时,就与中行领导关系十分密切,是其主要依靠的银行渠道。”业内人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不过,接近中银基金人士透露,去年中银基金发力并不全是因为李道滨的新加盟,“这在去年年初已经规划好了。”该人士称,“中行对中银基金定下的目标是三年规模翻三番,结果中银基金2012年一年就提前完成了任务。”

    这与公司董事长谭炯的风格密切相关,“银行出身的领导对于当期排名非常在意。谭炯上任后在公司内部提出的口号是‘跨越式发展’,进入行业前十,赶超工银、建信,做银行系第一。”这在当时被中银基金员工认为遥不可及。然而谭炯调动资源的能力让公司内外都颇为惊讶。

    事实上,记者发现,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截至2011年年末数据,工银瑞信冲进前十,资产规模为690.27亿,位列第9。建信和中银均非常靠后,其中,建信基金以480.69亿位列第15,中银以434.65亿位列第18位。

    与2011年年末数据相比,工银瑞信增加382亿,建信增加464亿,中银增加567亿元。而相比2010年制定目标时的规模,中银基金则实现了翻三番。

    “他沟通能力比较强。”熟悉谭炯的人士如此表示。一个典型的例子是谭炯正式上任后发行的第一只基金中银中小盘。由于股票市场暗淡,该基金发行十分艰难,然而在发行后期,谭炯成功说服中行总行将该基金销售额算入分行存款考核口径,极大调动了渠道的积极性,最终该产品逆势募集到30亿元。

    而因为董事长与云南省分行的密切关系,2011年底为冲刺规模排名,中银基金曾从云南分行拉来了100亿资金。而2012年,资金的来源更加源源不绝。“去年下半年中行总行曾将分行领导召集开会,动员大家要加大对中银基金的支持力度。”相关人士表示。

    除了董事长之外,副总经理宁敏亦是中行出身,此二人与总经理李道滨业务特长均在销售。“李道滨很聪明,去了中银以后工作重点主要放在管产品和投资上。”知情人士透露。

(责任编辑:马欣)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