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
当前位置     首页 > 财经直播 > 韩国大使馆经济公使赵镛天访谈 > 韩国律村律师事务所简介 > 正文
中经搜索

律村律所简介

2011年05月06日 11:40   来源:中国经济网   

    『律村』是由在各领域具备丰富经验和专业造诣的中坚律师团队以“齐心合力共建法律专家之村庄”为理念而创立的韩国最高水准的律师事务所。在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律村通过准确、及时地向客户提供所需要的各种法律服务,因而在公司法、金融、税务、竞争法、国际投资?贸易、诉讼、仲裁、知识产权等所有法律领域塑造了卓越的口碑。

    今天,律村的250多名律师和各类专家以“为客户奉献”和“创新的法律精神”这两大理念为基础,为进军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先进国家和中国、俄罗斯、印度、越南等新兴市场国家的韩国企业,以及向韩国投资或与韩国企业交易的世界各国投资者和企业提供着最高水准的专业法律服务,成为名副其实的国际化大型律师事务所。

    2007年,韩国《朝鲜日报》向韩国前三十位大企业的法务部门进行了有关“不分业务领域想立即委托业务的律师事务所”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律村在全部业务领域荣获最佳律师事务所之一,其卓越的业务能力再一次获得国内外业界的肯定评价。

    奉献(commitment)    

    对客户的奉献,是律村的最核心的价值。

    律村会细心考虑每位客户所处特殊情况的重要性,站在客户的立场,为取得最佳效率及合理的结果,为客户提供法律服务。

    “他们忠实于客户,深得客户信赖,知道我们最需要的是什么”

    -一位客户在IFLR1000对律村的评价

    创新(innovation)    

    我们对我们的创意与革新精神深感自豪。

    针对法律条文与规定,律村从不单纯做形式上的解释;对判例与交易惯例,律村从不盲目追从。为了解决客户面临的问题,律村开发和提出富有创造性与进取精神的理论,从而创造新的判例,造就合理的交易惯例。

    “这家律所…受到以飞快的速度在法律市场上提供最具革新性的国际交易咨询的好评。”- IFLR1000

    卓越(excellence)    

    正是有了对卓越的渴求,使得律村成长为韩国最杰出的律所之一。

    律村为了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发掘最优秀的专家,通过在国内外持续不断的培训,被誉为拥有韩国最优最佳的专家集团。

    “让我们感动的是,在他们为我们提供服务的很多交易中,他们呈现给我们的极高的咨询水准,及有计划严谨的触及问题本质的方法”

    –一位客户在IFLR1000对律村的评价

    “针对确实非常困难的交易,为了得到切实有帮助的咨询而做出的唯一选择”    


    - Chambers Asia      

 

    荣誉:


    被选为“快速发展的亚洲30大律所”-  Asian Legal Business(2011)

    荣获“M&A法律咨询领域韩国IB大奖”-韩国经济新闻及Yonhap Infomax(2011)

    连续十年被选为“竞争法领域世界最优秀律师事务所”–GCR(2002~2011)

    被选为“税务法务领域第一位律师事务所”–Tax Directors Handbook(2011)

    被选为“反托拉斯与竞争法领域第一位律师事务所”- Legal 500(2011)

    被选为“税务法务领域第一位律师事务所”- Legal 500(2011)

    被选为“M&A领域第一位律师事务所”- IFLR 1000(2011)

    被选为“竞争法领域第一位律师事务所”– IFLR 1000(2011)

    被选“Corporate与 M&A领域第一位律师事务所”- Asialaw Profiles(2011)

    被选为“税务法务领域第一位律师事务所”- Asialaw Profiles(2011)

    “2010年度韩国大法院胜诉率在律所中排第一位”-朝鲜日报(2010)

    韩国50大企业评选出的“税务、竞争法领域第一位律所”-东亚日报(2010)

    被评为“韩国律所最佳雇主(Employer of Choice)奖”-  Asian Legal Business(2010)

    荣获律所部门“国家竞争力大奖”-首尔经济新闻?国家竞争力强化委员会(2009)

    


(责任编辑:张元缘)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延伸阅读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上市全观察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