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脉银保过热隐忧 警示保险业"虚胖"风险 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号脉银保过热隐忧 警示保险业"虚胖"风险

2008年09月09日 07:50   来源:上海证券报   黄蕾
·机构预测明日大盘走势
·独家:每日A股数据精粹
·析中国龙投资组合样本
·股市实时行情数据一览
·每日股市交易提示一览
·证券报纸每日机构荐股
·火车实名购票断了黄牛财路
·广发基金:五大行业浮现机会
·虫草价疯狂 何以超黄金
·九国评级遭降 欧债危机升级
·泰康人寿保费首现负增长
·农超对接"平价蔬果"上市
·中信证券去年净利125亿
·基金实时行情资讯一览
·封闭式基金折价率排行
·财经各类知识技巧汇总
·证券机构分析文章一览
·证券分析师看市有话说
·理财师解读理财那些事

    赔本赚吆喝?

    有人质疑银保是“披着保险外衣的理财型业务”,利润率非常低。保险公司乐此不疲地发展银保业务,是“赔本赚吆喝”吗?

    庹国柱:在一种良性环境中,银保合作的确可以做到“双赢”,问题是供给主体众多,网点铺开较广的银行却不多,因此大家“抢”银行就顺理成章,“手续费大战”也就不足为奇。

    更重要的是,有的保险公司对规模和速度有着顽强且执著的偏爱,反映在考核指标的权重上就是保费“一标独大”。对基层来讲,有了保费规模和市场份额就等于有了奖金和宽裕的费用支配。在这种制度设计和经营理念的缺陷之下,“赔本赚吆喝”就是顺理成章的事。

    杨建海:产品利润率的差异主要是由渠道所决定的,即个险渠道利润率明显高于银行保险和团体保险。至于银保渠道销售的不同产品,利润率差异一般来说不大(除个别公司在银行渠道销售长期期缴的产品)。个险渠道利润率高于其他渠道的主要原因是该渠道销售的产品期限往往较长,因此保险公司获取“三差”的时间较长所致。

    今年上半年银保的高速增长有其合理的因素。但随着寿险公司偿付能力普遍遇到瓶颈,尤其是非上市保险公司,继续大力发展银行保险将不再是明智之举。

    包虹剑:不能把银保产品作为一个产品类别。银保作为保险销售渠道之一,既可以卖保障类产品,又可以卖理财类产品。

    造成目前银保渠道卖理财类产品的主要原因,一是大多数的产品都是通过银行的柜面售卖。银行柜面销售的特点导致最容易卖的当然是接近银行储蓄或理财类的产品。

    其次也不得不承认,保险公司和银行双方对规模的追求,导致了目前的产品结构。卖一个期缴的保障类产品所需花费的精力要远远大于卖一个趸缴的理财类产品,而从当年的每单保费来看,后者却是前者的十多倍。

    产品利润率的衡量有很多种方法。如果在同样的保险期限下,考虑到偿付能力要求、保险公司所需承担的风险成本,目前市场上万能险的利润比较低甚至没有利润的(动用平滑准备金其实就是“卯吃寅粮”)。

    相反,投连险是真正意义上的“受委托”、“代客理财”,保险公司承担的投资风险比较小,加之今年虽然遇到股市的调整,但绝大多数投连险的收益率都跑赢指数和同类基金,所以保险公司还是有相对稳定的收益。

    “强”是本、“大”是末

    目前市场出现了一个怪圈,银保比重大,导致偿付能力吃紧,于是通过谋求增资、发行次级债或上市圈钱解决偿付能力问题。偿付能力一旦改善,又重蹈旧辙,继续重复产品同质和重理财轻保障的轨迹。应如何杜绝这种恶性循环?

    郝演苏:在资本市场走低的环境下,大量招揽高成本的理财业务,制造的是虚假繁荣,制造的是市场和信心的双重风险。

    一旦资本市场走好,这些保障价值较低的理财产品就会通过退保方式流出。如果资本市场仍然走低,较低的保险资金运用收益仍然会引发退保潮。无论何种原因引起的退保潮,都将导致保险公司将长期投资变现应对现金流压力,或者再创造更具“诱惑力”的产品低质量产品的恶性循环。

    如此循环,股东无效益、抬高经营成本、制造市场风险、增加偿付能力压力、恶化行业生态环境。因此,应当呼吁保险公司的投资者要警惕保险业繁荣背后的风险。

    庹国柱:首先,在指导思想上或者理念上,要把保险经营的效益和质量放在首位,不必过分强调速度和份额。正确理解“做大做强”,这里“强”是本,“大”是末,不可倒置。

    其次,无论是大公司还是小公司,无论是老公司还是新公司,都要实事求是地审视公司发展战略,找准公司的市场定位,切忌盲目。

    杨建海:保险业应该确立以个险渠道和保障产品为主的业务发展观念,银保渠道和理财产品的发展要以不侵占个险渠道和保障产品的发展为前提,如果资本冗余可以发展银保渠道和理财产品,但如果偿付能力已经面临瓶颈,则应该将资本配置到个险渠道和保障产品上。正如前面提到过的,保险行业应该提倡“乌龟文化”而不是“兔子文化”。 


    包虹剑:最重要的还是保险公司要有一个在股东/董事会目标下的一个长期的经营和发展战略及市场定位。

    规模效益两难困局

    今年上半年,二、三线中资保险公司成为制造寿险业“繁荣景象”的突击队。在资本实力有限、资金运作能力有限的条件下,这些公司将如何应对高速扩张形成的偿付能力和客户预期收益的双重压力?

    庹国柱:据说有的保险公司已经感受到了这种双重压力。他们要为这种不惜血本(有的公司分红险业务趸缴业务的手续费高达20%,期缴业务手续费高达10%)地展业付出代价。

    当然,他们也可以降低保费增长速度,减少利差损和积累速度,但这样做其利差损的消化就更加困难。如果承保业务亏损,日子就更不好过。

    保险公司也会寄希望于投资渠道的进一步拓宽,有更多的机会增加投资收益。但在当前股市、债市、海外投资、甚至大家企盼已久的房地产投资都不被看好的情况下,很难找到能理想化解这种双重压力的万全之策。

    杨建海:高速发展的业务对这些保险公司将造成很大的压力,一方面是快速发展的业务将会对实际资本构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将使得最低资本大幅提高,同时资本市场的深幅调整对实际资本也有非常大的负面影响。

    为了规模追求银保业务,保险公司应该如何在市场规模和经营效益之间寻求平衡?有没有国外经验可以借鉴?

    庹国柱:其实身边的外资保险公司的经验就很可贵,它们有的从来就不强调保费指标,不争市场份额。扎扎实实地按照自己的目标前进,因为它们要质量、要利润。保费规模和市场份额要为利润服务,如果不赚钱,这业务宁可不要。有的公司在面对银保业务高手续费竞争时主动退出来,宁可保费规模负增长也不干赔本买卖。这是最简单的经验,也是最值得借鉴的经验。

    杨建海:寿险公司应该以扣除偿付能力成本后的新业务价值增长作为主要的指标,以实现在规模和效应之间的平衡。

    包虹剑:最重要的经验只有一条:如何让战术/经营决策与战略/股东投资要求相协调,如何有效管理这一协调性。如果一直依据一个主要的指导标准去做,虽然各公司策略有所不同,但相信都能兼顾规模与效益的平衡。这个指导标准就是大多数股东/董事会会提出的让公司长期持续健康经营,给股东带来持续稳定收益。

    热钱借道银保之论

    包括郝演苏在内的业内人士调研时发现,由于港币与美元挂钩,许多港澳人士为了防止港币贬值及获得较高的利息收益,不少于100亿的资金流向以人民币计价的分红或万能等理财产品,这是否属于另外一种形式的“热钱”?其中隐含多大的风险?

    郝演苏:它是一个瘤子,有可能是良性也有可能是恶性。香港老百姓为了获得保值到内地来,同时获得一笔收益,这种情况可能很多,但风险也很大。一旦香港资本市场有活跃的迹象,先前涌入内地保险市场的这笔资金将会迅速撤离,容易造成整个保险业的大起大落。监管部门应该关注这样一个事实。

    庹国柱:保险公司采取目前的这种“追求规模不计利润”的盈利模式,非常有利于投保人套利。而随着人民币持续升值,这种情况会加剧。我们现在要做的是,研究它可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影响,这个现象有多大正面或负面影响,值得关注。对于整个保险业而言,让热钱大肆涌入,存在很大的流动性风险;对保险公司来说,不仅利差损而且费差损的风险都很大。

    杨建海:由于保险产品退保门槛相对来说更高,我认为,如果是短期资金,存款是一个更好的选择。因为银保产品的平均收益率与银行存款相比收益略高,但若扣除退保费用,收益率往往比不上银行存款。而如果是长期资金,例如期限超过1年,则一般不能称为“热钱”。

    包虹剑:不否认可能存在这种情况。如果有这类资金,那么这些资金的流向应该大多数在万能险和投连险,而不太可能流去分红险产品,主要原因是前者更加透明:收益月月结、日日结,并且“抽身”也更容易。以今年的资本市场看,万能险因其既具保底功能也有较高收益率而变得更为吸引。

    若真如此,当然会存在很大的流动性风险。但即使有这种情况,应该也是相当有限的——国际上高收益的非美高息货币不在少数,其利息要高于我们万能险和分红险的平均收益,而风险也不见得比我们的保险产品大。所以,到底有多少人会选择通过购买人民币投资类产品的方式来放贬值和获得高收益,值得商榷。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要闻导读
  • ·最高人民法院明确企业资不抵债认定标准
  • ·国务院出台支持河南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指导意见
  • ·北京上海等地黄金周楼市惨淡 购房者仍选择观望
  • ·十一黄金周全国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达6962亿
  • ·前三季A股半数散户亏超30% IPO融资致股灾来临
  • ·惠誉国际下调意大利和西班牙的主权信用评级
  • ·[财经名博秀] 马云收雅虎最大障碍是政治因素
  • ·辞职员工曝GUCCI门店虐待员工致多名孕妇流产(图)
  • ·不知不觉成“卡奴” 信用卡有多少收费不为人知
  • ·月入2万的保险营销员的一天 客户是“泡”出来的
  • ·合作专栏】纺织服装板块上市公司周周看
  • ·CE大本赢(软件说明&下载)  银行T+0理财品受青睐
  •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