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20年来最糟糕开局 对冲基金陷募集困局

2008年05月29日 08:49   来源:解放网-每日经济新闻   于春敏
·机构预测明日大盘走势
·独家:每日A股数据精粹
·析中国龙投资组合样本
·股市实时行情数据一览
·每日股市交易提示一览
·证券报纸每日机构荐股
·火车实名购票断了黄牛财路
·广发基金:五大行业浮现机会
·虫草价疯狂 何以超黄金
·九国评级遭降 欧债危机升级
·泰康人寿保费首现负增长
·农超对接"平价蔬果"上市
·中信证券去年净利125亿
·基金实时行情资讯一览
·封闭式基金折价率排行
·财经各类知识技巧汇总
·证券机构分析文章一览
·证券分析师看市有话说
·理财师解读理财那些事
    在全球资本市场“呼风唤雨”、声名显赫的对冲基金,正面临着与国内A股基金公司类似的窘境。

    外电报道显示,在信贷危机、经济放缓以及2008年初业绩惨淡等多方面负面因素的影响下,长期以来,被对冲基金经理视为“发家致富”的好途径的新基金募集已变得越来越艰难。同时,发起新基金的“成本”也变得更加昂贵。据测算,当前,要设立一只新基金必须要有2.5亿~5亿美元的启动资金。

    对冲基金的吸引力在减弱

    美国银行负责另类投资的DavidBailin日前表示:“和两年或五年前相比,如今发起一只对冲基金显得非常艰难。”

    事实上,上述感叹绝非无病呻吟。研究数据显示,数年前,拥有充裕资金的投资者只用了三年时间,对冲基金所掌控的资产规模就增加了一倍,达到1.8万亿美元。

    据对冲基金研究公司报告显示,2007年全球对冲基金新募集资金为1940亿美元,创下历史最高记录;而今年第一季度,全球对冲基金资产规模为1.88万亿美元,增幅0.4%,是4年来的最小涨幅。

    业内人士对此表示,在过去投资者热情高涨的辉煌年代,拥有“常青藤盟校”学历背景,并在华尔街一家知名投资银行供职,就足以让一名对冲基金经理成功发起新基金。

    例如,拥有哈佛学位的前高盛合伙人EricMindich在2004年融资30亿美元;两年后,拥有哈佛MBA学位的JackMeyer成功超越Mindich,募得60亿美元资金。但是,正所谓风水轮流转,受信贷危机、经济放缓以及对冲基金2008年初业务惨淡等负面因素影响,市场对对冲基金的兴趣明显在减弱,即便是拥有显赫背景的知名人物要想融资也已非常困难。

    据称连前美林投资银行业务联席主管DowKim新近所发起的新基金募集结果都不甚理想。

    多重因素困扰对冲基金发展前景

    虽然很难说具体从何时开始,发起对冲基金变得困难。但从实际结果来看,2008年以来,投资者撤退的意愿已明显开始增强。

    对冲基金研究公司的数据显示,今年前3个月,流入对冲基金的新资金规模急剧缩减至164亿美元,差不多仅是2007年第四季流入量304亿美元的一半,更远不及2007年第一季度时的流入量602亿美元。

    在分析新基金募集困难的原因时,业内人士指出,次贷危机阴霾未散,经济形势仍难言明朗,投资者的信心和心理预期的恢复尚待时日;具体对对冲基金而言,年初以来“逊色”的回报和“引人注目”的破产案例,都让投资者对对冲基金投资前景愈加心里没底。去年下半年以来全球金融市场剧烈波动,使得今年第一季度对冲基金业受到了明显冲击,BarclayHedge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对冲基金回报率为-4.4%,是近20年来最糟糕的开局。

    除此之外,华尔街面临的金融问题以及此起彼伏的大量裁员,让潜在基金经理人数大增,从而令市场的资金争夺战更加激烈。挑剔的投资者不再看重学历和职业背景,而拥有法律部、法律合规主管、经过考验的风险管理模型以及数名投资组合经理,成为时下发起基金的“先决条件”。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健康地带
要闻导读
  • ·最高人民法院明确企业资不抵债认定标准
  • ·国务院出台支持河南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指导意见
  • ·北京上海等地黄金周楼市惨淡 购房者仍选择观望
  • ·十一黄金周全国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达6962亿
  • ·前三季A股半数散户亏超30% IPO融资致股灾来临
  • ·惠誉国际下调意大利和西班牙的主权信用评级
  • ·[财经名博秀] 马云收雅虎最大障碍是政治因素
  • ·辞职员工曝GUCCI门店虐待员工致多名孕妇流产(图)
  • ·不知不觉成“卡奴” 信用卡有多少收费不为人知
  • ·月入2万的保险营销员的一天 客户是“泡”出来的
  • ·合作专栏】纺织服装板块上市公司周周看
  • ·CE大本赢(软件说明&下载)  银行T+0理财品受青睐
  • 网友评论
    目前已经有条评论
    重写留言
      请您注意: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中国经济网新闻跟帖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您在中国经济网发表的言论,中国经济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发表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新闻跟帖管理员反映。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