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近日获悉,根据监管部门的最新意见,各家保险公司的常规业务在公司总业务中的占比必须大于10%,非常规业务占比必须小于90%。分析人士称,此举是监管部门为银保银保业务人为设立“天花板”,以此鼓励保险公司发展风险保障型、长期储蓄型业务的期缴业务。据悉,该意见并未以书面形式下发给保险公司。
知情人士表示,这里所称的“常规业务”和“非常规业务”,并非以投资型保险或者是保障型保险的险种类别来划分,而是按照保险产品的缴费方式来区分。“常规业务”即通常意义上的期缴业务,而“非常规业务”则指一次性缴清的保险业务,即“趸交”业务,包括银行代理的保险业务以及团险业务等。对此,某中资保险公司部门负责人认为,“这其实就是给保险公司的银保业务封了顶。那些业务发展较为激进,并在去年出现较大投资亏损的中小型保险公司的现金流将会受影响。”
据悉,在去年保险市场狂飙突进的过程中,部分中资保险公司借助银保业务赚得钵满盆满,其银保业务在保险公司总业务中的占比甚至超过90%。监管部门此次对非常规业务进行“封顶”,目的就是为了防止保险公司在业务增速放缓的时候出现资金紧张的问题。
事实上,今年保险市场的增速较去年已出现明显下降。市场分析人士透露,根据最新数据初步统计,今年以来东部沿海地区的保费增速已出现下滑趋势,其中东部地区的寿险保费增长速度大约1%,中西部地区的保费增速约在10%至20%左右,相比于2008年1月全国保费同比62%的增长和寿险保费同比77.87%的涨幅,有了明显“降温”。
“更重要的是,当前资本市场预期并不明朗,一方面银保业务缺乏投资收益支撑、老保单满期集中给付即将到来;另一方面,新保单增速大大放缓并且保单趋于无利可图。现金流入和流出不均衡,将使得部分中小型保险公司直面现金流紧张的问题。”一位保险公司负责人这样指出。
此前,在去年9月份,自海康保险在山东遭遇集中投诉、退保等事件被披露后,监管部门一度出台了勒令相应保险公司暂停投连险销售的系列措施,限制投连险在银保渠道的销售,成为历史以来保险监管部门采取的最严厉的监管措施。但是这一监管措施随着去年10月份、11月份保险业务数据的变化,已悄然放松。分析人士称,监管部门之所以现在再度出手对保险业务结构进行限制,其目的就是要全面推动保险行业的业务结构调整,鼓励险企向风险保障型、长期储蓄型业务转型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