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G旗下有四大业务板块,包括财险、寿险与退休金业务、金融服务和资产管理。(和讯财经原创)
AIG四大业务板块的收入
数据来源:AIG2007年年报。
此番暴露财务坏账黑洞的,恰恰来自收入最少的板块金融服务(Financial Serves)。金融服务板块中,主要的子公司有AIGFP、ILFC、AGF和AIGCFG。本次闯祸的就是AIGFP。AIGFP为“AIG Financial Products Corp.”的缩写。
AIGFP大量出售了一款名为超高级信用违约掉期(Super Senior Credit Default Swaps,CDS)的产品,该产品为CDOs(抵押贷款债券(资讯,行情))提供信用违约掉期合约。不良的CDOs为诱发次按危机的衍生金融产品之一。
这个产品约定,只要购买了AIGFP的CDS之后,AIG就承诺当承保的证券出现违约时,向买家进行赔偿。换句话说,如果有违约,AIG赔钱;反之则是反是。
不仅如此,许多CDS合约还规定,如果所承保证券的风险上升,AIG还需要向买家提供现金或国债等抵押品。这后来成为引爆AIG危机的导火索。
过去数年,AIG积极发展这些业务,不仅因为这项创新业务收入颇丰,而且AIG自认为其所保险的许多证券违约风险都不高。于全球流动性泛滥的泡沫之下,所有的风险都掩藏起来。
事实最终证明,这是一个超级误判,CDS其实是不折不扣的超级毒药,虽然外穿一件薄薄的糖衣。
其实,全美2000余家保险公司中,多数都不会提供CDS产品,就是因为风险太不确定,不符合保险公司稳健经营的一般原则。
不过,AIG却逆势而行,不仅涉足CDS,而且为CDS、CDOs此类交易设置了相应的投资机构。
这种做法看起来很奇怪。
但是,如果回顾AIG的发展经历,却可以发现符合AIG的逻辑,这也和AIG过去近百年的冒险历程分不开。
AIG不是起源于现代保险相对发达的英伦三岛、欧洲大陆,或者是北美市场,而是发家于兵荒马乱的远东——1919年,AIG由转道上海淘金的“穷小子”史带创立。
成立之日起,AIG从来就不是一家墨守陈规的公司,它总是在不断的冒险中,寻找超高的收益,例如在政治风险极高的国家或者地区拓展自己的保险业务,做别人不敢做的产品(往往意味着高收益高风险)等。
不过,运气不可能永远眷顾,特别是2005年失去“贵人”格林伯格之后。
次按危机爆发之前,基本无人竞争的AIG一直是信用违约掉期市场的主要卖方,该公司向遍布全球的数十家金融机构和公司出售这一衍生产品,买方包括了华尔街投行、欧洲银行等等。
彼时,几乎所有客户们都相信,凭借AIG强劲的信用评级和漂亮的资产负债表能使他们免于债券违约之祸。然而市场们都错了,AIG这头恐龙没有想象中强大。
过去一年,由于违约风险上升,AIG提供违约掉期的许多抵押贷款证券和公司债价值严重缩水。根据条款,AIG不得不向买家们提供了超过160亿美元的抵押品。受此影响,AIG陷入了“流动性危机”,貌似庞大的AIG居然也缺钱了。
就在近期,标准普尔和穆迪几乎同时下调了AIG的信用评级。自身评级下调之后,AIG还需要为买家提供超过140亿美元的追加抵押品,这成为压垮AIG的稻草之一。
更为恐怖的是,截至6月30日,AIG的CDS为高达4410亿美元的债券提供了信用违约掉期。
显然,如果AIG申请破产,其提供的债务保险也会随之消失,从而引发全球金融市场的多米诺效应——导致很多银行遭受巨额的资产冲减,引起全球信贷市场更为生猛的振荡,给许多投资者带来灭顶之灾。
同时,如果冲销大量资产,欧洲的银行和美国的金融公司们,将被迫于短时间筹集天量的新资本填补损失,以维持最低的监管要求。这将导致本已流动性稀缺的全球金融市场陷入更大的混乱和危机之中。
因此,美国政府必须扶AIG一把,而可以对百年的雷曼见死不救。原因很简单,AIG实在不能倒!也倒不起!
AIG问题暴露之后,各地子纷纷与母公司进行切割,唯恐祸及自己。
例如,两日内共约2000宗退保的香港AIA就急忙澄清,自己偿付能力充足,持有次按投资总值少于资产2%。同时“未考虑出售资产,未考虑向母公司收购香港公司业务,AIG出售资产计划未有细节”。类似的撇清做法也传播至中国内地市场。
当然,这种切割不无道理。因为就在美国政府出手之前,为舒缓AIG的困境,纽约州保险业监管人迪纳罗(Eric Dinallo)甚至告诉AIG,可以不顾某些规定,允许AIG使用其分支机构约200亿美元的资金。
如此这般,还是父子划清界线地好!
说明:文中相关的评论仅代表陈恳本人的观点。
编者按:美国国际集团(AIG),这一发家于上海外滩的世界保险巨头,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从巅峰走向低谷的戏剧性人生让人扼腕。850亿美元,美国央行历史上针对单个私营企业最激进的干预计划的出台,使得AIG的命运真正与美国人民的命运绑定在一起了。不过,这里看不到什么“挟天子以令诸侯”的风光场面;850亿美元贷款的背后,是极为苛刻的条件——在两年的时间内,AIG将不得不与很多资产优良的子公司永唱别离歌。
在预测AIG终将东山再起还是最终走向黄昏的同时,我们最关心的问题之一是:到底是什么毒蛇之吻使得这一头巨象倒下?在AIG纷繁复杂的资产负债表中,究竟是哪一块酿成了大错?各个资产板块之间究竟是如何互相传染病毒的?风光无限的损益表背后潜藏着何种危机?保险业资深记者陈恳的这篇文章将为我们进行了解读。
此外,作为AIG在中国境内的知名香港子公司——友邦保险公司,我们建议其主动敦促香港保险监理处和中国保监会对其相应境内分子公司的资产情况进行检查并及时披露相关信息,说明各业务区域相应的防火墙设置,并澄清与AIG的关系以及将来可能的处置结果。如是,方能稳定保户的情绪,防止大面积退保,并避免造成投保者和承保者不必要的损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