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保监会网站披露的数据,截至今年6月底,由54家中外保险公司组成的人身保险阵营的业务收入4257.2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64.42%,其中中资增长66.09%,外资增长37.18%。在其他金融机构相关运行指标普遍趋缓或走低的环境下,人身保险业持续的超高速增长的势头仍然不减,这种状态究竟是福还是祸?
繁荣以高成本为代价
中国股市自去年10月开始走低,股市资金回流银行。人身保险业的扩张冲动与银行业化解存贷差压力和获得中间业务收入的需求不谋而合,形成了以3至5年期分红产品和万能险为主体的银行保险业务高速增长的局面。投资连结、万能寿险和保障功能较低的趸缴中短期分红产品实际上属于披着保险外衣的理财型业务,这类业务占上半年人身保险业务收入总量的79%,这种增长状态与制造“投连风波”的2002年人身保险市场的走势极为相似。
大比重的银行保险产品创造了保险业务收入数字的繁荣,并且似乎在股市低迷的环境下为民间资本充当避风港。然而,这种繁荣实际上是以高成本为代价的。今年上半年,整个保险业的投资收益率仅为2.4%,如果下半年的资本市场表现不尽人意,各家保险公司在明年初公布的可分配收益一旦低于客户的心理预期,保险业的市场形象将非常难堪。
值得一提的是,进入市场2至6年的二、三线中资公司成为今年上半年制造这种“繁荣景象”的突击队,这些公司上半年的业务收入平均增长速度超过500%,而高成本的银行保险业务大多占其业务总量的90%或以上。于是带来一个隐形的问题:在资本实力有限、资金运作能力有限的条件下,如何应对高速扩张形成的偿付能力和客户预期收益的双重压力?
不同保险公司的“算盘”
在一线的中资公司中,占据上半年市场份额42.76%的中国人寿股份业务总收入增长超过50%,其中新业务收入的一半来自银行保险。这类三至五年期的趸缴业务收入形成的现金流是为了应对年内将要到期的接近600亿元同类业务的给付需要,这种将那些即将到期的短期产品替换成为未来更多的短期产品的方案,将对于中国人寿股份产品的内涵价值形成压力。
在业务收入普遍高速增长的同时,市场也出现了反常的现象。市场份额位居第二位的由海内外专业团队领导的平安寿险在上半年逆潮流而动,加大收缩银行保险业务力度,重点发展个险期缴业务,成为业务收入增长最低的中资公司,业务增幅仅为27.78%。市场份额排名外资公司首位的美国友邦,因重视产品的潜在风险,追求有价值的增长,上半年的增长速度为负5%。平安寿险和美国友邦的市场表现表明,在资本市场不景气的环境下,如何在市场规模和经营效益之间寻求平衡,如何顺应市场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有张有弛,如何在一片繁荣中看到潜在的风险和危机,才是人们必须理性思考的课题。
快速增长后的“热钱”之忧
在上半年人身保险业务收入的区域分布上,除了广东省以外,东部沿海地区的一线市场增长速度普遍落后于全国平均数字,而河南、湖北、湖南、四川、重庆、陕西、云南、贵州和新疆等二、三线市场均大比例超过全国平均增长速度。表面上看,似乎一线市场的民众手中从股市流出的资金大多沉淀在银行待命;而在二、三线市场,银行保险就成为资本市场不景气环境下的避风港,或者说汶川地震也直接或间接刺激了人身保险业务的需求。但是,如果这种保障需求被大比例地通过银行保险进行安排,熟悉银行保险真实保障价值的保险人将承载严峻的道德压力。
需要特别关注的是广东省人身保险业务收入在上半年的增幅为92.63%,大比例超过了江苏省的47.48%、上海市的56.56%和深圳的57.2%的增幅。通过调研,我们发现由于港币与美元挂钩,许多港澳人士为了防止港币贬值及获得较高的利息收益,不少于100亿的资金流向以人民币计价的分红或万能等理财产品,这是否属于另外一种形式的“热钱”,我们对于其中的风险又有多少认识?
警惕“井喷”式增长的风险
中国保监会已经多次提醒:要警惕这种“井喷”式增长可能带来的风险,防止市场大起大落。在资本市场走低的环境下大量招揽高成本的理财业务制造的是虚假繁荣,制造的是市场和信心的双重风险。
一旦资本市场走好,这些很少保障价值的理财产品就会通过退保方式流出。如果资本市场仍然走低,较低的保险资金运用收益仍然会引发退保潮。无论何种原因引起的退保潮,都将导致保险公司将长期投资变现应对现金流压力,或者再创造更具“诱惑力”的产品进入低质量产品的恶性循环。
目前市场出现了一个怪圈,银行保险比重大,导致偿付能力吃紧,于是通过谋求增资、发行次级债或上市圈钱解决偿付能力问题。偿付能力一旦改善,又重蹈旧辙,继续重复产品同质和重理财轻保障的轨迹。如此循环,股东无效益、抬高经营成本、制造市场风险、增加偿付能力压力、恶化行业生态环境。因此,值此情况之下,有理由大声呼吁保险公司的投资者,千万要警惕保险业繁荣背后的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