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亿资产蒸发 基金公司贫富差距拉大

2008年07月04日 09:06   来源:解放网-每日经济新闻   于春敏
·机构预测明日大盘走势
·独家:每日A股数据精粹
·析中国龙投资组合样本
·股市实时行情数据一览
·每日股市交易提示一览
·证券报纸每日机构荐股
·火车实名购票断了黄牛财路
·广发基金:五大行业浮现机会
·虫草价疯狂 何以超黄金
·九国评级遭降 欧债危机升级
·泰康人寿保费首现负增长
·农超对接"平价蔬果"上市
·中信证券去年净利125亿
·基金实时行情资讯一览
·封闭式基金折价率排行
·财经各类知识技巧汇总
·证券机构分析文章一览
·证券分析师看市有话说
·理财师解读理财那些事
    伴随着2008年中期的基金单位净值和资产规模的出炉,曾经笼罩在基金身上的耀眼光环正在慢慢消退,取而代之的是几分沉重的阴霾:各类型基金的平均收益率几乎全为负数,开放式股票基金平均亏损超过三成;众基金公司管理的基金资产净值回落至2.1万亿,短短半年时间,超过1万多亿的财富化水。

    透过这份惨淡的成绩单可以发现,半年的时间里,基金公司的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Wind统计数据显示,华夏基金公司资产净值规模为2038.72亿元,排名第一;排名最后的新世纪基金的基金资产净值仅为12.61亿元,与排名第一的华夏基金的差距近170倍。

    基金公司贫富两极分化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08年6月30日,59家基金公司管理的基金资产规模为2.1万亿,稳居行业老大的华夏基金资产规模为2038.72亿元,排名最后的新世纪基金则为12.61亿元;华夏、博时、嘉实、南方、易方达、广发、华安等12家公司的资产管理规模超过500亿,该12家公司规模合计约为1.15万亿。

    数据显示,截至二季度末,只有华夏、博时、嘉实、南方、易方达五家基金公司的资产管理规模超过1000亿。华夏基金、博时基金公司、嘉实基金排名资产规模前三位;有12家基金公司管理的资产规模超过500亿元;资产规模在100至500亿元之间的有28家公司;其余19家公司管理的资产规模均在100亿元以下。

    一组看似简单的数据,却在传递着基金行业现状的关键信息:对当前的基金行业来说,不到20%的公司管理着超过50%的基金资产,资金正在向大基金公司集中;资产规模最大的超过2000亿,最小的却只勉强超过10亿,相差了近200倍,基金公司规模的两极分化仍在持续。

    分析人士指出,基金公司旗下管理的基金越多,基金资产规模越大,则管理费收入越多。充裕的资金成为投研新基金产品和招募优秀人才的成本,从而提高基金管理水平和销售业绩,有利于公司成长的良性周期。而一些资产规模较小的基金公司则处境艰难。更让人担心的是,受益于前两年的大牛市,基金从业人员的身价倍增,公司的人力成本大幅上升,加之其他的一些相对刚性的支出,对于那些小型基金公司来说,所收取的管理费已与其成本相近,甚至游离在亏损的边缘。如果市场持续低迷,这些基金公司的日子将越来越难过。

    规模与基金数量并非正相关

    一般来说,基金公司所管理的基金资产规模与旗下的基金数量有着比较密切的关系,旗下基金数量越多,公司的资产规模就越大。以开放式基金数量为例,总资产规模排名前五位的华夏、博时、嘉实、南方、易方达五家基金公司旗下的开放式基金数量均超过10只,分别为18只、12只、13只、14只和16只;而规模不足30亿排名最后五位的中欧、摩根士丹利华鑫、金鹰、浦银安盛、新世纪五家基金公司旗下的开放式基金数量则分别仅为2只、3只、2只、1只和2只。

    但是,事无绝对,仔细研究各家基金公司的基金数量和资产管理规模,会发现一些“反面教材”。一些基金公司的基金资产规模与其旗下基金的数量并不成正比。例如,国泰基金旗下虽然有多达11只开放式基金,但国泰基金总资产管理规模仅为322.99亿元,并未跻身前列。而一部分基金数量并不多的公司的资产管理规模则相对比较靠前。

    对此,业内分析人士指出,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比较复杂,但大致可作如下概括:其一,部分老牌基金公司拿新基金的批文相对比较方便,旗下基金数量明显占优,但旗下基金的业绩却大多表现差强人意,净值缩水严重,品牌号召力日趋下降。其二,某些基金公司在去年市场最火热的时候大刀阔斧地进行了大比例分红和拆分等持续营销,成为旗下基金资产规模快速扩容的催化剂。但伴随市场的急剧下跌,基金公司资产规模缩水惨重,投资者也被高位套牢。其三,当然,也有一部分基金公司的新基金发行赶上了好时候,品牌和投研也比较有竞争力,这些新基金一经入市就受到投资者的热捧。

    基金业出现了基金数量和资产管理规模的反差,该反省的不仅是公司本身,也包括管理层。因为在一个真正成熟的市场,监管层要做的是对所有的基金公司一视同仁,营造一个开放的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否则,不仅剥夺了后起之秀的发展空间,更有可能损害到投资者的利益。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要闻导读
  • ·最高人民法院明确企业资不抵债认定标准
  • ·国务院出台支持河南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指导意见
  • ·北京上海等地黄金周楼市惨淡 购房者仍选择观望
  • ·十一黄金周全国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达6962亿
  • ·前三季A股半数散户亏超30% IPO融资致股灾来临
  • ·惠誉国际下调意大利和西班牙的主权信用评级
  • ·[财经名博秀] 马云收雅虎最大障碍是政治因素
  • ·辞职员工曝GUCCI门店虐待员工致多名孕妇流产(图)
  • ·不知不觉成“卡奴” 信用卡有多少收费不为人知
  • ·月入2万的保险营销员的一天 客户是“泡”出来的
  • ·合作专栏】纺织服装板块上市公司周周看
  • ·CE大本赢(软件说明&下载)  银行T+0理财品受青睐
  •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