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行豪赌无名小卒 对冲基金入侵A股市场机关破解
2008年06月20日 07:19
来源:解放网-每日经济新闻
朱凯 崔丹
[
发表评论
] [
推荐朋友
] [
关闭窗口
] [
打印本稿
]
·
机构预测明日大盘走势
·
独家:每日A股数据精粹
·
析中国龙投资组合样本
·
股市实时行情数据一览
·
每日股市交易提示一览
·
证券报纸每日机构荐股
·
火车实名购票断了黄牛财路
·
广发基金:五大行业浮现机会
·
虫草价疯狂 何以超黄金
·
九国评级遭降 欧债危机升级
·
泰康人寿保费首现负增长
·
农超对接"平价蔬果"上市
·
中信证券去年净利125亿
·
基金实时行情资讯一览
·
封闭式基金折价率排行
·
财经各类知识技巧汇总
·
证券机构分析文章一览
·
证券分析师看市有话说
·
理财师解读理财那些事
首起涉及QFII巨额违规交易的案件被法院受理,神秘人士吐露真言,使得金融大鳄索罗斯“曝光”在聚光灯下。
《每日经济新闻》6月17日报道的《国际大鳄索罗斯:南糖诉QFII的真正“被告”》引起市场的极大关注。经过几天的连续调查,记者发现在这巨大的“冰山”下,还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细节。
涉案外资为何在没有任何研究机构出具“买入评级”的情形下,短时间内集中购入南糖股票?坊间传言有国际“黑嘴”配合出货真相如何?监管层为何对之“束手无策”?
这场“涉外”官司的结局究竟如何?有了索罗斯的身影,有了国际投行的暗中参与,相信这场好戏高潮还在后面。
国际投行豪赌无名小卒
南宁糖业 (000911,收盘价17.60元)“不幸”陷入国际投行一手导演的短线炒作中,目前披露的信息仍令人“雾里看花”。人们渴望了解涉案的幕后“主角”如何在2007年8月的那场“风花雪月”中,毫不迟疑地选中南糖,一口气“吃下”1692.26万股,并成功获利亿元出局。
记者经过深入的调查发现,在该股被大肆买入之前,几乎没有国内券商的研究报告提示南糖是值得“买入”的股票;与此同时,在全球最大的财经资讯集团——美国彭博社(即“布隆伯格”,bloomberg)的研报库里,也没有收集(当然也不代表没有)一篇由国际投行研究员“操刀”的对南糖的研究成果,而按照国际规则,参考彭博资讯的研究报告绝对是国际投行每一次海外“行动”的必备功课之一。彭博资讯不把那些或许存在的南糖研究报告收集进来,其原因何在?
一位熟知个中原委的人士向记者讲述了这其中的三条路径,并揭示了上述“怪现象”最有可能是海外对冲基金所为的结论。
第一,海外出资人根据其本国投行所做业绩预测,被推荐买入某些A股;第二,如没有海外投行的业绩预测,会退而求其次寻求本土(本案中即指中国)的研究报告,并参考其评级作出投资选择;第三,某些有独立研究能力的机构 (如对冲基金等)直接参与。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美国彭博资讯公司价格昂贵的收费报告库中,找不出一篇由国际投行出具的对南糖的研究报告,历史上有过的仅是光大证券、申银万国、上海证券等有几篇对此的报告:
2004年5月8日,光大证券对南糖给予“增持”评级;
2006年2月8日,申银万国对南糖表示“中性”评级;
最后一篇是在2007年9月27日,上海证券对南糖作出的 “优秀”评级。
前两篇距“案发”时间太遥远并无参考意义,第三篇是在买入之后发布的,也缺乏证明的效力。同时,记者也发现有四家券商,无一例外都是国人熟悉的广发证券、光大证券、上海证券和长江证券,在彭博资讯中收集了他们对南糖的业绩追踪,但没有显示任何评级。
既然如此,究竟是什么促使这几家QFII的国外客户接受买入南糖的“建议”?
同时,记者统计了WIND资讯中整个2007年有关南宁糖业公司的研究报告,一共只找出了12篇,分别是中金公司5篇,海通证券4篇、上海证券1篇、兴业证券1篇以及申银万国1篇,且大都是季报及中报点评。其中给出了对南宁糖业中性维持评级的有5家,中性调低评级的有1家,观望评级的有1家,减持评级的有1家,以及4家给出的回避评级,并没有出现“买入”推荐。
如果与买入时间紧密对应起来看,即发布在2007年8月之前一个月内,只有7月12日中金公司和7月27日申银万国这两篇,其给出的结论分别是 “糖价下行趋势尚无逆转迹象,减持”和“糖价低迷导致公司业绩下滑,中性维持”。
但令人们百思不得其解的恰是为何短短几天后,这三家被授予投资配额的QFII却在几周的时间内分六次买入1692万余股南宁糖业的股票,占上市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的6.44%。
那么,究竟是什么力量促使马丁·居里在这一“无名小股”身上下大赌注?
配合出货 谁在摇旗呐喊
历史上,几乎没有哪个合格渠道的投资机构能在无严格考察投资对象研究报告的情况下,短时间内巨额买入某只客户并不熟悉的海外股票,这次可能是个“例外”,是偶然的巧合吗?
根据国际规则,这三个QFII账户:马丁·居里、汇丰银行和INGBank,如未曾出具对买入某只股票的专业报告,其国外的客户是不会允许如此买入行为的!要知道,中国1000多只股票里,为何偏偏选中没有任何公开研究报告支持的南宁糖业?
或许,还有比公开的业绩预测更为“有效”的东西,那就是在媒体上和业内的公开“呐喊”。很早之前就开始唱多我国农产品市场的罗杰斯先生,会不会与之有什么关联呢?
早在2006年,罗杰斯就曾表示,中国的市场将会是未来几年内全球最好的市场之一,A股市场中他十分看好农业行业的股票,他还特别提到了“糖正处于牛市中”。这一“表态”会不会是一个提前设好的局呢?
2007年3月罗杰斯在瑞信亚洲投资年会上又一次表示看好农产品——棉、糖、咖啡。他说,这些商品现在的价格远远低于他们的历史最高价格,而糖的价格曾一度上涨了47倍;2007年7月在新加坡接受采访时,罗杰斯当时依然表示看好农产品,他说:“我持有20多种农产品,我认为这是比股市、债市等一切其他市场都要好的投资市场。”
恰恰在这个时候,在没有一家机构对南宁糖业表示可以“买入”之时,罗杰斯仍然坚定与之“唱反调”。正在此时,已经有人在南宁糖业上悄无声息地买进了1692余万股。不知此举是不是为其背后的 “老伙伴”、曾经的亲密战友——索罗斯大举买入作注解。
今年一季度中国A股遭遇了2008年以来的最大跌幅,但是这位国际投资大师罗杰斯依然看好中国的A股市场,罗杰斯在2008年初所著的《中国牛市》中又一次专门提到了被他称为“快餐的配料”代表:A股上市公司南宁糖业。
此时,南糖开始了一轮急速上攻的走势,从2007年12月初的13.70元,一直到次年1月10日的21.65元高点,短短20余个交易日涨幅达58%,南糖股价被“唱”高了。
紧接着,在1月4日至25日当中,马丁·居里的两家公司累计卖出南宁糖业1453.57万股,占总股本的5.07%,出售价格在18.34元至20.45元之间,与买入成本13.48元至14.77元相比,盈利总计约1亿元。
1971年,罗杰斯与索罗斯合伙组建了“量子基金”。在1980年,罗杰斯因为与索罗斯在对“量子基金”的发展方向和人生哲学方面发生分歧而分道扬镳。对此,业内人士指出,是国际“黑嘴”也罢,不是也罢,罗杰斯等人的背后支持者正是一些海外的对冲基金。
否认“一致行动人”意在何为
除了令人捉摸不透的“选股”思路以外,更叫人惊异与不安的是马丁·居里对三十六计 “瞒天过海”运用的谙熟。
他们在几个分仓中分别买入南糖一定股份,单独去看都没有达到5%的比例;同时这几个实际意义上的“一致行动人”却没有在买入股票前签订任何一致行动的正式协议,即以掩人耳目的手法合谋。
在2007年10月27日南糖公布的“简式权益变动报告书”显示,该报告的信息披露义务人马丁·居里“母子”三家公司对“获得5%以上的上市公司股份权益”的解释是“由于交易系统的一个代码错误,未能防止南宁糖业的权益变动”、“报告全部为中文,所以需要一些时间将它们翻译成英文”——很明显,这只是想要掩饰其以“一致行动人”获得违规股份而不履行举牌公告义务的可笑借口。
报告还显示,“因为他们有权代表投资者行使有关上市公司的投票权,并且他们在收购办法第83(2)条项下被视为采取一致行动,因为MCIM和MCI都是MCL的独资子公司”——如果不是事前有预谋,像马丁·居里这样的老江湖,见惯了国际资本市场的大风大浪,会不懂得中国证券法的基本规定?他们又是如何取得“合格”资格的?
马丁·居里公司通过三个账户,即已拥有额度的三家QFII(马丁·居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汇丰银行和INGBank)进行操作。资料显示,马丁·居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只是苏格兰一家规模很小的投资管理公司,注册资本不过30万英镑,业务量不大。但是他却率先申请并于2005年11月获得了1.2亿美金QFII额度,显然,这个额度正是替某位客户申请的。
而这位特殊的客户绝对不是一个享受券商资讯服务的一般客户或基金,因为他作出的买卖决定找不到任何公开业绩预测的支撑。能够独立研究并参与资本交易的大鳄还能是谁呢?既然身份不愿意公开,又隐瞒本身正是 “一致行动人”的关系,还有国际级别的投资大师为之“鞍前马后”呼喊作秀。这样的人物应该不会是只有30万英镑注册资本的小投行。
以“分开”的姿态进行“共同”的研究,以非一致行动人的身份进行一致行动人的操作,以类似的时间点及价位买进与卖出股票,以近乎完美契合的配合唱多拉升股价然后出货离场,并承诺未来12个月不再增持该股票……外资这样顺利的炒作竟然是在A股市场!
监管对冲基金是世界难题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吴晓灵就曾指出:“短期投机性资本的异常流动有可能构成金融危机的导火索,各国应研究加强对对冲基金跨国投资活动监管的方法。”
能够披着合法的“外衣”堂而皇之合谋操纵A股,而中国现有的法规又无法对其进行有效的事前监管,这难道不是我们该警惕的吗?在一个或几个共同基金的合格投资者身份掩护之下,以惯用的手法先树立一个形象“代言人”,取得中国中小投资者的信任,然后凭借资金和舆论的优势一举出击,大获全胜。
为什么海外大鳄能够屡屡得手,而法规监管却往往“视而不见”?
由于对冲基金没有共同基金的信息披露义务,所以信息并不透明,如何监管对世界各国来说都是难题。据相关专家介绍,作为对冲基金主要基地的美国和英国主要通过对话和保持警惕来控制风险,特别是通过严格监管的投资银行来 “间接监管”对冲基金。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了一位知名券商宏观策略分析师,他认为目前看来中国还不会贸然放开资本账户,所以说不会导致外资流入对A股公司股权的大肆炒作。但是要防止对冲基金通过产业投资、与国内机构(私募基金)合作、持有境外中国概念证券、非法途径(地下钱庄)等方式流入国内。
他最后指出,从各国的经验看来,对冲基金其实难以监管,中国并不比其他国家高明,任何一个本币升值的国家都会导致大量的热钱流入,如果一定要进行监管的话只能采取限制控股比例和通过交易所监视账户等方式。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延伸阅读
·
贝尔斯登前对冲基金经理或被起诉
2008年06月20日
·
对冲基金邀请 华尔街大宗商品分析师纷纷辞职
2008年06月19日
·
误判次贷危机 对冲基金月底面临"撤资潮"
2008年06月13日
·
花旗将重组旗下对冲基金
2008年06月13日
·
近20年来最糟糕开局 对冲基金陷募集困局
2008年05月29日
·
对冲基金狂人年赚37亿美元
2008年04月17日
要闻导读
·
最高人民法院明确企业资不抵债认定标准
·
国务院出台支持河南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指导意见
·
北京上海等地黄金周楼市惨淡 购房者仍选择观望
·
十一黄金周全国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达6962亿
·
前三季A股半数散户亏超30% IPO融资致股灾来临
·
惠誉国际下调意大利和西班牙的主权信用评级
·
[财经名博秀]
马云收雅虎最大障碍是政治因素
·
辞职员工曝GUCCI门店虐待员工致多名孕妇流产(图)
·
不知不觉成“卡奴” 信用卡有多少收费不为人知
·
月入2万的保险营销员的一天 客户是“泡”出来的
·
【
合作专栏
】纺织服装板块上市公司周周看
·
CE大本赢(软件说明&下载)
银行T+0理财品受青睐
网友评论
目前已经有
条评论
发言最多为2000字符(每个汉字相当于两个字符)
请您注意: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中国经济网新闻跟帖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您在中国经济网发表的言论,中国经济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发表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新闻跟帖管理员反映。
商务进行时
·
日韩终结货币互换协议
·
债市元气缓步恢复
·
黄金价格跌穿1300美元
·
新三板扩容尘埃落定
财智人生
更多
“夫妻店”如何避风险
“买房梦”破灭的样本
揭“豪门女婿”身价
“中国大妈”赔了
·
保护车辆可加保自燃险
·
人民币中间价连跌5天
·
医药股弱市不弱
·
贵金属投资或迎转机
·
上海大众骗补事件发酵
·
别把退休年龄过度经济化
·
二维码:“扫”出食品来路
·
浙江春茶销售逆势增长
·
临桂旅游做足“山水文章”
财界奇闻
更多
微信开通在线支付
“致青春”消费高涨
股票式茶叶你敢买吗
股民最怕"夫妻上市公司"
当前位置
财经频道
>
基金
>
基金滚动报道
> 正文
中经搜索
·
财经大数据
·
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
·
基金人物秀
·
中经即时解盘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网
中国日报网
国际在线
CNTV
中青网
中国台湾网
中广网
中国西藏网
中新网
中工网
光明网
百度
新浪
搜狐
网易
凤凰
腾讯
和讯
友情链接
国家机关
地方政府网站
地方新闻网站
媒体网站
中央企业
金融机构
热点网站
财经网站
电子商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