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国内外的金融形势错综复杂,美国次级债危机及其引发的信贷危机仍在持续,越南等新兴市场国家最近爆发金融危机,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也面临着严重挑战。虽然我国保险业今年一季度实现了高速增长,但在繁荣的表象下,也暴露出核心价值不清晰等战略性问题。因此,我们需要居安思危,在国内金融综合经营的大背景下更加关注保险业的发展战略选择和核心价值定位问题。
对行业一季度快速增长的反思
今年一季度我国保险业快速增长,全国原保险保费收入达2979.1亿元,同比增长51.6%。其中财产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641.5亿元,同比增长24.6%;寿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2130.6亿元,同比增长62.1%。对寿险业务的增长进行结构分析后发现,一季度的高速增长具有两大特色:
一是银保渠道是拉动增长主要因素。主要渠道保费收入和同比增速分别为:个险914.1亿元、33.6%,团险264.9亿元、15.8%,银邮1107亿元、121%。银行渠道在2007年高平台的基础上继续保持了快速增长。截至3月底,银保渠道保费占总保费比重达48%,较去年同期提高了13个百分点。
二是投资型险种主导市场。主要险种保费收入和同比增速分别为:传统险245.2亿元、3.7%,分红险1177.1亿元、36.3%,万能险483.5亿元、163.9%,投连险224.6亿元、621.9%。万能和投连产品的保费收入占比继续提升,已超过30%(去年年底是25%),对寿险保费增长贡献度分别为34%和22%。
我们不反对适当的发展银行渠道,也不反对适当的发展投资型的险种;但是,需要引起关注的是由银行渠道和投资型险种所推动的高增长是否可持续。
银行渠道的发展主要取决于银行对中间业务各品种的发展策略,非保险业所能掌控。投资连接保险的发展取决于资本市场,尤其是股市的发展状况,也非保险业所能掌控。一旦银行决定对中间业务的结构进行调整,一旦A股市场向下大幅度调整,寿险业的发展很可能出现大起大落的局面。我们不得不反思寿险业的核心价值何在?
保险业的核心价值
什么是核心价值?核心价值就是组织拥有的区别于其他组织的、不可替代的、最基本最持久的那部分组织特质,是组织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一个组织最核心的部分。
核心价值是一个企业必须解决的战略问题。具体来说,核心价值要回答:顾客选择自己而不是别的企业的理由是什么?如果没有核心价值的引导,企业面临环境的变化时会迷失方向,只会进行一次次“无主题”式的、被动的“策略调整”,从而使企业被各种“商机无限”的项目和业务拖向经营的沼泽地,企业可能最终走向衰弱或消失。
核心价值包括核心产品和核心资源两个层次。
核心产品是核心价值的表现,保险公司的核心价值就是不断开发出管理人身和财产风险的保障型产品,最大限度地满足消费者对保障型产品的需求。
核心资源是发展核心产品的物质基础和知识基础。在某个时期,保险核心资源的不足,会影响和阻碍保险核心产品的确立和发展。
保险业的核心产品
保险产品的本质是为家庭和企业提供风险保障。其中,保障型的寿险产品能够帮助家庭防御生命价值风险,做好消费和储蓄安排;也能够帮助企业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和长期经营安排。保障型的财产保险产品帮助家庭和企业尽快从财产和责任损失中得以恢复。
总之,保障型的产品能够提升家庭生活品质,能够增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保险业的核心资源
核心产品是以核心资源作为物质基础和知识基础。我认为,保险业的核心资源主要有两大块:
一是开发和管理保险核心产品的人才队伍,主要是产品开发队伍和产品营销及管理队伍。
产品开发队伍包括:精算师、理财师及法律人才,这是一支专业性人才队伍,是保险企业的核心人才。10年来,中国保险业共产生了110名中国精算师、640名中国准精算师,此外,还有约200余名具有国外资格精算师在国内工作,已初步形成了一支精算师队伍,陆续制定了包括寿险、非寿险在内的多项精算规定;精算的规则体系也日趋完善,为保障类产品的开发及其创新做出了重要贡献。
个险营销队伍是保险公司所独有的渠道,主要销售复杂的保障型产品,对公司内含价值的贡献最高。自1992年美国友邦保险有限公司将保险营销火种带到上海以来,保险营销事业一直在中华大地上如火如荼地开展着,截至2007年12月底,我国保险营销员人数突破200万,保险营销工作正逐渐步入寻常百姓家。然而,也应当看到营销队伍形象和口碑一直徘徊不前,对保障型产品的销售技能有待提高,广大保险营销员的从业生存环境也亟待改善优化。营销队伍和营销制度的发展相对滞后,必然导致行业发展保障性产品的能力相对不足。
为此,经有关部门批准,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于今年5月份成立了保险营销工作委员会,宗旨是进一步规范保险营销市场秩序,加强保险营销从业人员的行业管理,提高保险营销从业人员素质,促进中国保险营销事业持续健康发展。通过营销工作委员会这个平台,我们要促进营销队伍向高水平的理财规划师队伍转型,为行业发展核心产品积累核心资源。
二是开发和管理保险核心产品的资本和技术支持,主要是资本充足率和数据平台。
关于资本充足率。由于保障类的产品是保险公司对投保人的负债,充足的资本是保险公司偿还负债的能力体现,资本充足率的要求更对保险公司保障类产品的业务扩张施加了限制,促使公司在稳健、可持续的基础上运营。
关于数据平台。保险业是从事风险管理的行业,基本资源是数据信息,核心技能是为风险定价。保险业的发展需要全面完整、规范有效、真实权威的数据支撑。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监管部门先后颁布了《中国人寿保险业经验生命表(1990-1993)》和《中国人寿保险业经验生命表(2000-2003)》,奠定了寿险业发展的科学基础。遗憾的是,财产险业的主要险种还缺乏行业统一的经验数据,这使得公司产品费率的科学性不够,也为偿付能力监管构成挑战。
2005年以来,我国先后有12个省建立了车险数据平台。从目前的运行看,实现了交强险数据的集中,对经营情况有了一定的数据支撑,但也存在平台建设模式不一,平台产权不清晰,还不能满足《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的要求。
为此,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将在业内推动成立数据公司,相关准备工作已经展开,争取尽早投入运营。数据公司可以发挥多方面的功能:一是作为交强险业务的行业数据平台,真实反映交强险业务经营情况,为交强险费率厘定或调整提供充分、准确的依据;二是逐步将功能扩展到保险理赔、保险反欺诈、纯风险数据分析、行业价格厘定等多个方面,从而将技术平台建成覆盖整个财产险业务,尤其是车险业务的大平台。
我们相信,当保险业确定了自己的核心价值,当行业进一步明确长期发展战略,通过不断积累核心资源,通过完善核心产品的发展机制,行业将能够更好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也将能够实现又好又快、做大做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