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涨声迟迟不见到来,终于让最坚定的多头筹码也开始松动。昨日,曾经是基金“抱团取暖”股票池中重仓品种的双汇发展和苏宁电器等股价大跌,拖累众多基金业绩参照标的——沪深300指数下跌1.03%,以2285.41点报收,创出本轮调整行情以来的新低。业界专家认为,在股市持续缩量下跌的格局下,基金资产重新配置的难度增大,一些非周期性行业品种因为相对高估,股价下跌风险增大。
前期抗跌股近期持续下跌
在基金重仓的一线品种如中国平安、中信证券等初步止跌之时,基金集中持股仓位最重的抗跌品种,终于在近期出现股价齐跌的现象。
继周一跌停之后,苏宁电器昨日继续大跌8.43%,令老牌基金重仓股出现集体下行的风险。据维赛特财经数据显示,今年6月末,苏宁电器被149只基金持有,持股占其流通股份总数61%。相比之下,基金持有贵州茅台、浦发银行、双汇发展和招商银行的流通股数量,占相关公司流通股总数的比例分别为47.43%、41.74%、41.18%和37.43%。
值得关注的是,苏宁电器刚刚公布极其诱人的中报——“上半年实现净利润1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70%,并推出10转增10派1元(含税)的中期分配预案”。对于苏宁电器的下跌,国海证券的行业研究员认为,这是属于市场补跌行为,与公司基本面关系不大。并预测其2008、2009年每股收益分别为1.75元和2.52元,对应的2008年动态市盈率才19.17倍和13.31倍。
苏宁如此亮丽中报都不能受到市场青睐,引发了基金其他重仓股的下跌。继周一大跌4.18%之后,双汇发展昨日再度封住跌停板,以33.46元报收,成交额为1.3亿元,较周一放大4.7倍。作为两市最后一只百元股,贵州茅台昨日亦下跌4.17%,以129.99元报收,创出本轮调整行情的新低。业界不少专家认为,作为两市高价股的标杆和价值投资者的重仓股,茅台不破百元,股市难以见底。
数据显示,双汇股份和贵州茅台静态市盈率分别为40倍和36倍,远高于目前沪市A股17.44倍的静态市盈率。二者以上半年业绩计算的2008年动态市盈率亦不低,分别为27.4倍和36.1倍,而沪深300的动态市盈率才13倍左右。
估值高企基金抱团难取暖
本周,苏宁电器和双汇发展的突然跌停,引发投资者纷纷猜测它们失宠基金的理由。
“基金减持贵州茅台等股票,很可能是一种估值替代行为。”中证投资的首席策略分析师徐辉认为,基金目前配置非周期性股票的比例较高,再加上经济减速的影响迟早会传导至消费品行业,基金有较大的资产配置再平衡的过程。
徐辉认为,类似茅台等非周期性股票不仅市盈率高于市场,市净率更是偏高。如果业绩高增长不能持续,基金换股动机非常强烈。
据招商证券研究所策略分析师杜长江统计,目前,两市食品饮料行业2008年一致预期动态市盈率约为30倍,明显处于各大板块的估值高处水平。因为同期沪深300动态市盈率的预测数据约为13倍。“消费品行业是经济部门的滞后反应行业,如果实体经济减速,最终会受影响。”
“近期非周期性行业品种下跌,主因是相对估值偏高。”杜长江认为,基金有动力开始执行动态优化资产配置策略,即弃高估值品种转为买进低估值品种。不过,由于市场成交量太低,散户接盘稀少,基金一旦大量减持重仓股,便可能导致股价跌停。
昨日,深沪两市成交大幅萎缩至400亿元以下,仅为389亿元,再创近期“地量”。上海新兰德认为,市场再次出现地量,说明多空在前期底部附近都显得较为谨慎。但目前是下跌趋势,空方可以用盘整来消磨多方意志。多方稍微有些不慎,都将遭到猛烈打压。
谨慎看待基金重仓股下跌
贵州茅台、苏宁电器等非周期性品种,曾经是不少基金奉行价值投资理念的“压箱货”,甚至被宣称为“永久持有品种”。不过,最近,类似股票的下跌,显示基金也在因时而变。
“低估值才是基金最好的保护策略。”杜长江认为,基金永远在寻找估值洼地,一旦集体决策确定,执行卖出换股计划时往往比较坚决。对基金最近减仓的非周期性品种的估值,虽然中长期仍然乐观,短期仍宜谨慎看待,不宜盲目抢反弹。
据深交所信息显示,昨日买卖双汇发展的营业部或交易单位前五位均为机构席位,不过,卖出的机构席位中最大的卖出额达6584万元,而买进的最大席位昨日成交额为1726万元。这显示机构资金为净流出状态。
不过,在基金重仓品种下跌的同时,一些前期超跌股却逆市上涨。昨日,两市有27只非ST类股票涨停,其中除了冠农股份股价逾30元外,其余的涨停股价格均低于8元。对此,杜长江认为,这主要是超跌股反弹行情。
虽然说是游资主导,不排除部分基金也在增持超跌股。典型的是中国平安和中信证券前期领跌后,近期明显有机构资金流入,出现明显止跌迹象。
“在前期低点附近参与反抽行情的,主要是一批不甘寂寞的短线游资。”广发证券分析师则认为,以基金为代表的大主力机构最近仍然按兵不动。虽然部分资金有借助于前期低点进行技术抵抗的意愿,但市场积弱已久,若无外力作用,市场持续低迷的态势难以改变。
相关链接
【据新华社北京9月2日电】统计显示,2008年9至12月,全部限售股的解禁规模为约5100亿元,平均单月解禁市值为1275亿元,较今年以来的前8个月的月均解禁市值减少四成多。根据测算,后四月的实际抛售压力为2800亿元左右,业内人士认为,对二级市场产生的影响有限。
在A股市场今年以来的持续下跌中,获得流通权后限售股的解禁和抛售,起了不小的推波助澜作用。后四个月中,大盘能否止跌企稳,资金供求已经成为影响大盘走势的关键因素。
统计显示,按8月28日收盘价计算,9至12月两市共有5098亿元的限售股解禁。其中9月份的解禁市值处于全年的地量水平,仅为485亿元,10月份和11月份分别为862亿元和1334亿元,12月份为下半年的又一个解禁洪峰,限售股解禁规模达2417亿元。后四个月的平均每月解禁市值为1275亿元,较1至8月以来月均2200亿元解禁市值减少四成二。
银河证券研究所分析师张琢对实际抛售压力进行估量,认为全部限售股中,剔除抛售压力较小的国有控股大非持有的2285亿元限售股,9至12月份两市具有的实际抛售压力为2813亿元,占比达55%。
从各月情况来看,9至12月份的实际压力分别为449亿元、174亿元、778亿元和1419亿元。业内人士人认为,12月份是需要警惕的月份,股改限售股、机构配售股和原股东配售股解禁的减持压力,超过了400亿元。从个股看,后四月限售股解禁对市场运行压力较大品种包括海通证券、北京银行、中国太保、金风科技、长江证券、中国远洋、国投新集和交通银行等。(张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