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金又见做局发行 捧场资金魅影闪现

2008年04月29日 20:12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机构预测明日大盘走势
·独家:每日A股数据精粹
·析中国龙投资组合样本
·股市实时行情数据一览
·每日股市交易提示一览
·证券报纸每日机构荐股
·火车实名购票断了黄牛财路
·广发基金:五大行业浮现机会
·虫草价疯狂 何以超黄金
·九国评级遭降 欧债危机升级
·泰康人寿保费首现负增长
·农超对接"平价蔬果"上市
·中信证券去年净利125亿
·基金实时行情资讯一览
·封闭式基金折价率排行
·财经各类知识技巧汇总
·证券机构分析文章一览
·证券分析师看市有话说
·理财师解读理财那些事
    今年以来,股票型基金受到股指连番重挫的影响而发售不利,在近期公告成立的两只股票型基金中,东吴行业轮动募集规模约31.73亿元,而浦银安盛价值成长更是仅募集约17.3亿元。相比前两年动辄超百亿的发售规模,股票型基金正在经历一个瘦身过程。然而就在这缩水的数字中,究竟有多少是基金的真实认购资金仍然需要打上一个问号。

    对此,上海某基金公司市场部总监向本报记者透露,2003年、2004年两年间曾经出现的机构资金捧场新基金发行的现象在今年前一阶段基金发售低潮中再度出现,这点可以反映在基金发行开放后的份额相比公告成立时的份额出现明显下降。

    捧场做局再现

    长期以来,每逢新基金发行时,机构资金捧场新基金发行一直被看作默认的行规。

    前述上海基金公司市场部人士表示,在2003年、2004年市场最为低迷的时刻,基金发行简直难于上青天,往往一只基金最终的募集份额最终也就在两三个亿左右。即便是这样,如果没有捧场资金仗义援手,往往仍然达不到募集要求。当时,为了吸引捧场资金,甚至需要垫付一部分资金或者疏通高层之间的关系去做捧场资金方的工作。

    知情人士透露,2005年7月成立的上海某只公募基金就有明显的捧场资金助阵嫌疑。该基金开放日为2005年8月15日,首发规模为3.1亿元,但2005年9月30日该基金开放后首季公布的规模仅剩下1.04亿元,仅一个半月时间,基金被净赎回2.06亿元,规模下降66.37%。

    据记者多方了解,后来捧场资金逐步冷却,原因大致有如下两点:首先是监管部门上调了非货币类基金的首年赎回费率至0.5%一线,其打击的对象就是当时日益泛滥的捧场资金;其次是市场出现了牛熊更替,捧场资金多数已转化为真正的认购资金进行逐利。

    然而,随着近来行情的低迷,捧场资金有重新抬头之势。对此,北京某基金公司市场部人士向记者描述了一个捧场资金实际进出的例子。北京某家颇有实力的保险公司,在某只新基金发行的过程中与基金公司商量一笔捧场资金,但前提是申赎费率要更低,只持有一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并保证保本。同时,该基金公司要付给保险公司1‰的“咨询费”作为友情捧场的代价,而所谓的咨询费只不过是会计入账的名目而已,基金公司动用的这部分资金为部门培训经费。

    深圳某基金业内人士也向本报记者证实,管理不甚规范的小企业通常会去捧场,他们通常在账面上保有充裕的现金流,而基金公司肯定不会让这部分捧场资金出现亏损,亏损一旦出现,基金公司会用各种方式将亏空的部分返还机构。

    泰达荷银基金公司市场部人士也表示,在近期新基金发行困难时,许多基金公司在寻找捧场对象时首先会求助于股东,利用股东的关系挖掘潜在的捧场对象,同时也会在自己的关系户中找一些民企公司。

    联合证券基金分析师任瞳表示,由于基金锁定期结束后开仓的时间段不一,往往距离季报公布还有一段时间,因此也很难彻查基金份额出现大幅度下降的真正原因,或许是投资者赎回也未可知。而宏源证券分析师刘起认为,去年以来,捧场资金所出现的变化就在于纯捧场的意义在弱化,更多资金在时还是希望能有一定的逐利空间的,只不过不会长线持有罢了。

    圈内习以为常

    然而,对于机构资金临时捧场新基金发行,基金业内人士却习以为常。

    东方基金公司一位人士表示,机构捧场新基金发行多发生在基金发行将结束的最后两天,如果某只基金离成立限额还有距离,达不到两亿募集下限的话,这时基金公司通常会找关系不错的机构来捧场,而这种情况此前多发生于货币基金发行中,因为基金持有的是流动性好的现金,发行结束时便于赎回。

    前述上海基金公司的人士也证实,这部分捧场资金的绝对量其实不大,也就在几千万左右,毕竟在基金行业看天吃饭的日子里,倾力发展个人投资者才是公司倡导的发展主线。

    不过,一位知情人士分析,其实基金公司也很无奈,机构在购买基金时往往携资金优势与基金公司进行讨价还价,大客户购买成本远远低于小客户,他们通常在某个月末都会缘于做账的要求而赎回基金。而因为缘于逐利的冲动,他们的申购和赎回更为频繁。

    国海富兰克林基金公司市场部的人士表示,由于捧场资金捧场通常都有时间成本,尤其捧场股票型基金风险甚大,无论以何作为交换代价,捧场资金的必然会涉及到利益交换。

    那么,捧场资金的主力来自何处呢?接受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均将矛头指向了保险公司,主要原因就在于保险资金相对充裕,而“打新”一贯是追求稳健的保险机构所青睐的投资渠道之一。不过,基金业内人士介绍,银行系基金发行新基金时,捧场的情况相对少见,因为公司层面拥有着雄厚的渠道优势,发行达到募集下限的把握相对较大。

    银华基金公司一位内部人士向记者坦言,能找到捧场机构的基金公司基本还都是在业内颇具实力的老牌公司,新晋的中小基金公司无法与之相提并论。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健康地带
要闻导读
  • ·最高人民法院明确企业资不抵债认定标准
  • ·国务院出台支持河南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指导意见
  • ·北京上海等地黄金周楼市惨淡 购房者仍选择观望
  • ·十一黄金周全国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达6962亿
  • ·前三季A股半数散户亏超30% IPO融资致股灾来临
  • ·惠誉国际下调意大利和西班牙的主权信用评级
  • ·[财经名博秀] 马云收雅虎最大障碍是政治因素
  • ·辞职员工曝GUCCI门店虐待员工致多名孕妇流产(图)
  • ·不知不觉成“卡奴” 信用卡有多少收费不为人知
  • ·月入2万的保险营销员的一天 客户是“泡”出来的
  • ·合作专栏】纺织服装板块上市公司周周看
  • ·CE大本赢(软件说明&下载)  银行T+0理财品受青睐
  • 网友评论
    目前已经有条评论
    重写留言
      请您注意: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中国经济网新闻跟帖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您在中国经济网发表的言论,中国经济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发表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新闻跟帖管理员反映。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