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蔚华:允许商业银行设基金管理公司是重大利好

2004年12月13日 07:00   来源:上海证券报   程勇
·机构预测明日大盘走势
·独家:每日A股数据精粹
·析中国龙投资组合样本
·股市实时行情数据一览
·每日股市交易提示一览
·证券报纸每日机构荐股
·火车实名购票断了黄牛财路
·广发基金:五大行业浮现机会
·虫草价疯狂 何以超黄金
·九国评级遭降 欧债危机升级
·泰康人寿保费首现负增长
·农超对接"平价蔬果"上市
·中信证券去年净利125亿
·基金实时行情资讯一览
·封闭式基金折价率排行
·财经各类知识技巧汇总
·证券机构分析文章一览
·证券分析师看市有话说
·理财师解读理财那些事
    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周六在2004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上表示,允许商业银行设立基金管理公司,无论对商业银行还是对资本市场都是一个重大的利好。他同时表示,贷款利率的上限放开,必然使商业银行的存贷差收窄,从而将使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方面面临着更大挑战。

    马蔚华认为,允许商业银行成立基金管理公司,这无论对商业银行还是对资本市场都是一个重大的变化,这也标志着中国分业管理金融体制将会出现众多的变化。 

    马蔚华表示,10月29日央行加息0.27个百分点,但意义决不只于此。它表明中国经济可能进入了一个加息周期,而贷款利率上限的放开也表明中国在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中迈出了一大步,在提高中国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的同时,也必然带来利差收窄。由于利差收入占商业银行收益的比重高达95%,利差收窄就代表着商业银行利润大幅度减少,同时也就是加大了商业银行的风险,使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方面面临着更大挑战。因为在利差固定的情况下,所有的银行都去追逐低风险的大客户和大公司,而在利率市场化情况下,商业银行不得不去追求风险收益,在存在风险的情况下控制风险获取收益。

    谈到2005年银行改革的核心时,马蔚华认为,银行改革的最大难题和首要任务是公司的治理结构,在此基础上面临的两大矛盾问题就是资本充足率约束和利率市场化的问题。而银行治理结构的核心在于产权制度和产权制度下的责任制,而和这个相配套的就是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的结合。在资本充足率的约束下,中国的商业银行一方面考虑补充资本,另一方面就在考虑如何节约资本,要调整具体的业务方向,必须改变自己的资产结构、收益结构,这是进入国际市场的一个入场券和资格证。而渐行渐近的利率市场化,将使银行的风险经营能力得到考验。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要闻导读
  • ·最高人民法院明确企业资不抵债认定标准
  • ·国务院出台支持河南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指导意见
  • ·北京上海等地黄金周楼市惨淡 购房者仍选择观望
  • ·十一黄金周全国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达6962亿
  • ·前三季A股半数散户亏超30% IPO融资致股灾来临
  • ·惠誉国际下调意大利和西班牙的主权信用评级
  • ·[财经名博秀] 马云收雅虎最大障碍是政治因素
  • ·辞职员工曝GUCCI门店虐待员工致多名孕妇流产(图)
  • ·不知不觉成“卡奴” 信用卡有多少收费不为人知
  • ·月入2万的保险营销员的一天 客户是“泡”出来的
  • ·合作专栏】纺织服装板块上市公司周周看
  • ·CE大本赢(软件说明&下载)  银行T+0理财品受青睐
  •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