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迎来50岁华诞的中国建设银行,昨天完成了其发展史上具有历史意义的事件------挂牌成立建行股份公司。至此,率先进行股改试点的两家国有商业银行均顺利完成了股份公司的设立,中国的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发展步入全新阶段。
在昨天的成立大会后,面对关注建行股改一举一动的媒体,建行股份公司副董事长、建设银行行长常振明清楚地表示:将以全部的努力,为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积累经验,给所有关心这一事业的人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上市准备力求万无一失
自2003年4月初成立股份制改革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对全行的股改进行统一协调和安排,建行的上市时间以及地点问题便一再被问及。
昨天,履新建行行长的常振明同样面临了关于上市时间的提问。他对记者表示,建行正在积极准备上市,而上市时间的选择将根据国际资本市场以及自身的准备情况而定,争取选择一个最有利的时机。常振明说,上市的准备工作力求做到万无一失,工作做得越扎实越好。
关于同样引人关注的战略投资者选择工作,常振明说,在积极寻找战略投资者同时,我们更要做的是保持盈利水平的提高和不良资产率的下降。他认为,战略投资者的选择应当是对双方都有利,而建行的原则是选择对经营、管理和发展有贡献的战略伙伴。目前正本着严谨和慎重的态度进行一些尝试性的接触,但这项工作并不能马上就见分晓。
针对建设银行近期公开披露的3.1%的不良资产率,常振明说,尽管这一比例在国内商业银行中并不算高,但与外资银行相比,还是有一定差距。他认为,商业银行出现不良资产是不可避免的,而且我国的商业银行承担了约占GDP1.6倍的贷款重任。
常振明肯定地说,国家不可能再次回购建行的不良资产。事实上,国家对建行的股改给予了很大支持,现在我们需要做的是通过建立一套管理体制以及今后的经营,自己消化不良资产。
最大挑战是实现主业转变
关于近期的工作安排,常振明说,近期的主要任务是将建行由地域限制的管理体制向以业务为限制转变。他说,建行的优势是培养了一批优质的客户,它们包括电力、交通、电讯等行业,与此同时,建行有1.6万个网点,应当利用网点的优势,全力开拓个人银行业务,同时开拓中介服务业务。
他表示,目前建行面临的最大挑战,是怎样尽快建立一套符合现代化银行管理的架构,完成从地域化为中心向以业务为中心转变。这既是现代银行要求,也是建行未来在资本运作和上市时所必须建立的体制。
常振明向记者描绘的建行的近期目标是:通过治理结构的改革,在公司治理和国际通行的资产和股本净回报率等财务指标方面,达到监管部门提出的要求,并保证排名在全球100家大银行之列。
常振明表示,为实现这一目标,建行为此专门聘请了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对全行3.5万亿资产进行了评估和审计,对资产的权属关系进行了完善。同时还根据国家政策和自身资源,针对各类不良资产进行了核对和消化,按照不甩包袱、不追责任的原则,在提足各项准备后,才进行了公司的分立。不仅让建行资产优良、产权清晰,没有法律风险,而且让建银投资的资产界面清晰,没有重大的隐患。
他说,在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同时,建行积极推进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在国际著名咨询公司的协助下,制定了包括发展战略、组织架构、风险管理、财务管理、营销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在内的整体发展改革目标方向和实施途径,并力求尽快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更名"建银投资"出于通盘考虑
建行今年6月份发布的分立公告中称,将分立为建行股份公司和建行集团公司,但是正式成立时,集团公司变成了"建银投资"。这一变化引来人们的猜测和疑问。
在昨天的记者提问中,建行重组办公室负责人钱文挥解释了其中的原因。他说,这样改动是基于两点考虑:第一,建行股份公司的最大股东是汇金公司,原来的建行也是股东之一,如果分立后取名建行股份公司和集团公司,可能引起歧义,误以为原建行是最大的股东。出于股权方面的考虑,现更名为"建银投资";第二,分立后的建行股份公司承继了原建行的大部分业务,这样做便于其制定自己的发展战略,与以往国企改制中常见的采用集团公司下设股份公司的模式完全不同。作为大股东,汇金公司是代表国家出资,它不办理具体业务,仅代表政府从公共利益角度来持股。为避免误解,没有采用集团公司的名称。
常振明也向记者表示,原建行99%的资产和人员都给了股份公司。一些非商业银行业务,以及按商业银行法需要规范的业务,都放在了建银投资。
他同时表示,建行将保持现有的国家控股局面。汇金公司也派出了自己的董事,他们在董事会上也是一人一票。他希望完善董事会、监事会和独立董事制度,来实现建行的经营目标。同时,将通过不断地完善董事会制度,来避免外界担心的"一股独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