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揭秘网络非法经营背后灰色利益链:删帖层层获利

2013年12月05日 07:06    来源: 新华网      卢国强 邹伟

  记者近日从北京警方获悉,在全国公安机关集中打击网络有组织制造传播谣言等违法犯罪专项行动中,北京警方破获了北京口碑互动营销策划有限公司等6个公关公司勾结部分中介和网站工作人员(包括一些主流网站),从事有偿提供删除信息服务的非法经营犯罪网络,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数十名,涉案金额达1000余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这也是最高法、最高检关于办理网络案件新司法解释出台后,目前警方破获的国内最大的网络公关公司涉嫌非法经营犯罪案件。

  “网络公关”重要业务通过信息网络有偿删除信息服务

  近期,北京警方在工作中发现,口碑公司存在非法经营的行为。随着北京警方调查的深入,一个以赢利为目的,通过信息网络有偿删除信息服务的非法网络公关公司浮出水面。

  成立于2007年的口碑公司是网络公关行业内较为知名的企业,主要服务内容包括舆情监测、正面品牌维护、网络品牌推广等,公司的近50个签约服务对象多为知名的大型企业、上市企业,每年营业额达7000多万元。而从公司成立至今,有偿网络删帖一直是口碑公司重要的业务之一,由公司总裁等亲自率领三个部门负责。

  “通过大量调查取证,警方发现口碑公司以网络形象营销为外衣、以即时通讯工具为媒介、以网络非法删帖为手段、以虚假网络交易为掩护,实际进行非法经营的犯罪行为。”北京市公安局副局长李东说。

  警方查明,口碑公司的非法删帖业务,自公司成立起至今始终没有停止过。就是在今年9月“两高”关于办理网络案件司法解释出台后,公司还专门开会,为掩人耳目,修改了与客户签订的合同,继续顶风作案。

  10月17日,在公安部统一指挥下,警方在全国10个省市展开抓捕行动,共抓获犯罪嫌疑人数十名,其中包括以口碑公司为主的相互勾连、利益交织的公关公司人员、中介人员、网站工作人员。

  收钱、收钱、收钱 层层获利的删帖产业链

  据口碑公司总裁杨某,法人代表、董事长李某交代,公司监测部每天监测互联网上信息,发现客户的负面信息时,通过客户部报告给客户,双方协商是否需要删除。公司根据所删帖的网站不同、难度大小等因素确定价格,一般在几百到两三千元之间。

  “能看到的网站,口碑公司都有联系。”口碑公司大部分删帖业务都要经过35岁的公关部总监杨某某。杨某某交代,对于付月费或年费的大客户,在缴纳给口碑公司的“网络舆情服务费”中就包括了“负面信息删除”费用。对一些慕名而来的客户,则是临时商议价格。

  杨某曾帮青岛一企业负责人删除被曝光私建别墅的视频:“删一条大约1500元,前后花了两三万元。”

  口碑公司公关部工作人员李某的工作只有两项:为客户在网上发文和删文。公司给每人一个内有各类网站资源联络表的QQ号。“接到删除负面信息的工作单,先是直接联系网站,与网站编辑沟通。”李某交代,双方谈好价格后,网站编辑就会进行删除操作,并提供一个银行卡号或支付宝账号,确认删帖后,由口碑公司的财务人员将钱打给对方。

  当遇到不熟悉的网站或找不到编辑时,“只要在QQ上的公关群里‘喊’一声,马上就会有中介冒出来接这个活。”李某说。

  今年8月,某知名房地产商被举报发布不实广告,李某删帖时“找了十多家网站,花了1.2万元”。

  “米勒”就是李某找到的一名中介。他的真名叫郅某,是口碑公司固定联系的诸多中介之一。“米勒”称,他第一次通过朋友删除网上的帖子后,发现自己的账户里收到了300元钱,从而发现一条发财的道路。

  “我的价值就体现在认识多少网站编辑人员。如果没有口碑这样的公关公司,没有网站那些人,我们中介也挣不到这份钱。”“米勒”称,去年底以来,口碑公司每月通过其联系删帖业务数十次,每次200至1000元不等。

  “感觉就像一个产业。”“米勒”说。

  对东方网网络工程师赵某来说,删帖是他日常工作的一部分,除了按公司规定正常删帖外,帮“米勒”这样的朋友删帖,只是顺手挣点“零花钱”。

  网页置顶的不能删、点击量大的不能删、网站自采的不能删,赵某说,删除这些帖子会担很大的风险。在这种“自我保护”下,赵某与“米勒”合作了两年多的时间,以删帖每条200元的价格共获利3万多元。

  在被警方抓获的前一天,赵某还在为“米勒”删除5条信息。

  据警方调查,仅今年1月至9月,口碑公司公关部用于支付公关中介费用和删帖的费用就达47万余元。在这个犯罪网络中,国内几十家知名网站(包括一些主流网站)的工作人员成为网络非法删帖利益链条的关键环节。

  悔过:机关算尽不如“好好生活”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为了规避被公安机关查处的风险,公关公司、中介和网站编辑可谓“机关算尽”。

  在知晓收费删帖是违法行为后,公关公司更多地选择通过中介与网站联系。口碑公司隐藏了原合同内“为客户网上出现的负面信息删除处理”等内容,并要求删帖都要通过中介完成以规避风险。

  “司法解释出台后,一些中介只接熟客的生意,一个中介通过另外几个中介,层层转手,最后才到网站,并且他们之间都单线联系。”办案民警说。

  为了逃避监管,网站工作人员也不再直接接受真金白银,而是通过支付宝虚假交易等方式,更加隐蔽。

  面对这种现状,办案民警建议,一方面,网站应畅通与用户的沟通渠道,用户发现不实的负面信息可以通过正当途径与网站沟通;另一方面,网站应加强编审人员自身管理,堵住漏洞,防止再出现类似行为。

  从风光无限的行业翘楚到身陷囹圄,口碑公司的高管们追悔莫及。“不要认为没有去抢、没有去盗窃和贩毒就不是犯罪。”口碑公司总裁杨某说,“不要有侥幸心理,公司再好,业务再多,违法了也会对企业造成巨大的冲击。”

  对于众多的同行,杨某表示:“一定要分清楚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高科技是新兴领域,国家越来越重视,很多法律法规不断出台,要及时去学习和了解。”

  而作为公司删帖业务的主要经手者,公关部总监杨某某说:“希望都不要再干了,希望这个行业消失。毕竟是害人害己,违法的事不能沾,老老实实做人,对家庭和孩子负责比什么都重要。”

  “现在的我很后悔,不应该做违法删帖的事情,不如做点生意赚点钱,好好生活。”涉案人员陈某说。

  “米勒”后悔道:“每次做心里都想着是最后一单。但熟人找过来又抹不开面子。如果‘两高’的司法解释早出台,对自己也是一个警醒,那早就收手不再干了。”

  记者从北京警方了解到,目前涉案人员分别因涉嫌非法经营罪、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和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被刑事拘留,其中19名犯罪嫌疑人已被批捕。


(责任编辑: 蒋柠潞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