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P2P网贷平台49天倒闭39家 风险:创新边界模糊

2013年11月20日 07:20    来源: 国际金融报     据新华社报道

  近期P2P平台(互联网个人借贷平台)接连倒闭为这一新兴行业热火朝天的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据P2P行业门户“网贷之家”统计,10月以来出现倒闭或资金链断裂的P2P平台已经达到39家,涉及大约10亿元资金。

  实际上,P2P平台的集中倒闭并非偶然。记者在调查中发现,虚构债权、转移资金、短贷长投等操作大量存在,不少P2P网站已超越信息中介属性,变身网络版民间非法集资平台;而监管缺失更是为其野蛮生长提供了空间。

  倒闭:10月至今已39家

  P2P意为撮合个人借贷需求的网络中介。这一来自海外的新兴业态近年来在中国发展迅猛。网贷之家测算,全国P2P网站今年底将突破800家,全年P2P成交额将达到1000亿元,投资人规模将达到10万—20万人。

  然而,行业迅速发展的背后,风险也在升级。网贷之家统计,今年1-9月出现危机的P2P平台共有10家左右,而10月至今,已有39家P2P网站出现提现困难或关停。

  记者调查发现,出问题的网贷平台基本都有两大特征。第一,利息极高,且承诺保本保息。目前经营较稳定的P2P平台,年化收益都不超过15%。据网贷之家统计,问题平台中,一半网站给出了4分以上的月息,即48%以上的年化收益。第二,期限极短。一般P2P平台投资期限在2个月至24个月之间,而不少问题平台借款期限都不到一周,甚至有“秒标”(最短一天内就还款)。

  风险:创新边界模糊

  业内专家表示,当前中国P2P网贷市场发展自由度大,同时由于政策监管空白,导致创新边界模糊,违规操作频现。

  中国社科院金融所金融市场研究室主任杨涛指出,P2P平台风险主要体现在三方面:首先,以P2P之名行“自我融资”之实。其次,创业群体经验欠缺、风险意识较低。第三,“拆标”式运作积聚风险。“拆标”就是将一个借贷标的拆分成不同期限、不同金额,还有一些网站将其重新打包推销给投资人。“简单地说,‘拆标’就是用短期的资金去借给长期才能还钱的融资者,风险很高。”罗明雄表示。


(责任编辑: 蒋诗舟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