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印度印尼股市跌 汇率创新低

2013年08月21日 11:51   来源:广州日报   

  

  

  受缩减QE预期影响 新兴市场货币遭抛售 中国内地短期市场将受冲击

  连续三天,两大新兴市场印度和印尼股市及汇市大幅下挫,但国际市场表现冷静:美元指数在低位徘徊,中国股市基本平稳,人民币汇率仍处于升值通道。

  QE3退出预期强烈 两国经济增速下降

  专家指出,史上数次亚洲市场的金融危机都由美国经济增长复苏导致的,中国市场虽然有资本管制的屏障,但也不应掉以轻心。印度及印尼两国市场的恶化首要原因是投资者预计美联储不日将开始削减量化宽松规模而从新兴市场撤资。宏源证券固定收益总部首席经济学家范为和澳新银行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刘利刚在接受采访时均表达相关分析观点。

  据了解, 8月22日至24日,堪萨斯城将举办固定于每年8月召开的杰克逊霍尔全球央行行长年会,主题是“非传统货币政策的全球尺度”。但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和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以及7月份履新英国央行行长的卡尼,都将缺席此次会议。在此背景下,即将于本周公布的美联储7月会议纪要就更受瞩目。

  曾为投资者天堂的印度和印尼,受全球经济放缓拖累,近期经济减速,经常账赤字急增,加上通胀升温及银行贷款增长放缓,也给此次危机的爆发埋下伏笔。“当前很多基金及大机构都撤出亚洲的资金,亚洲市场本身的资金也在持续流出,原因还在于亚洲经济增长减速,基本面不如过去可观。”复旦大学经济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华民如此判断。

  国际市场暂平静 美元指数保持低位

  印度与印尼市场的变动,在国际上尚未掀起大波澜。

  这从表现相对平静的美元中可见一斑:美元指数自7月9日的84.75高位一路下跌至昨天的80.99。这说明,作为全球避险资金的美元近期被全球资金热捧的程度比较温和。

  但渣打人士看好美元中期前景,原因是美联储很有可能在今年年底或明年初之前开始缩减量化宽松,美国经常账户收支亦持续改善。然而,美元即使上升,估计速度也会只是渐进式。如果市场对于美联储退市预期有所改变,可能会导致外汇市场波动加剧。

  影响 1 中国主要还得看宏观经济表现

  在资金大举撤退亚洲市场之时,中国是否能独善其身呢?

  上海财经大学教授谈儒勇则表示,中国的未来主要还看中国的宏观经济表现。如果能在今后的几年中妥善解决房地产和地方债务问题,控制风险因素,中国将依然具有很高的投资价值和增长潜力。

  不过,路透社的数据显示,自7月以来,外资流入已经提振中国、韩国等股市,投资者认为仍有一些潜藏价值的初步迹象。

  影响2 市场反应:资金加速撤离亚洲新兴市场

  近期资金由新兴市场转向美国市场的趋势更加明显。有分析认为,如果美联储开始缩减购债规模,亚洲市场将面临更严峻的资本撤离考验。

  据彭博汇编数据,美股指数交易所交易基金(ETF)今年流入近950亿美元,新兴国家ETF则流出84亿美元。资金自去年11月以来每月均在流入美股ETF,总流入金额在7月达到320亿美元,创下2008年9月以来新高。新兴市场股市ETF资金则在过去6个月中,有5个月流出。这显示出,资金正加速从新兴市场撤出,并快速流入美股基金。

  汇市:多种新兴市场货币年内跌幅大

  继周一20种新兴市场货币全线下跌后,昨日印度卢比、印尼盾等再创四年新低,新兴市场货币遭遇抛售。预计缩减QE将给新兴市场国家带来两波冲击,第一波是不利影响,资金流出;第二波是有利影响,美国经济复苏带动新兴市场国家出口,或要到第四季度才能看到。

  新兴市场货币再被加剧抛售。昨日,印度卢比、印尼盾均创四年新低。据公开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多种新兴市场货币遭遇大跌。除上述印度卢比、印尼盾外,南非南特兑美元下跌了20%,巴西雷亚尔兑美元下跌了15%;而泰国泰铢自4月19日来兑美元下跌了近11%。

  值得注意的是,新兴市场货币的暴跌是从5月美联储首次表示未来或缩减QE开始的;而随着9月的临近,在美国经济数据总体偏好的情况下市场对于美联储开始缩水的预期增加,新兴市场货币抛售加剧。有分析认为,热钱流出,是本轮新兴市场暴跌的直接原因。

  是否爆发危机?

  渣打银行大中华区研究部主管王志浩指出,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的环境不同,目前发生类似经济危机的可能性不大。“尽管每一个国家有自己的挑战和问题,但目前跟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之前有很多不同,一些基本情况不一样,比如政治稳定、宏观经济管理得到提高等。爆发危机的可能性不大,好像说危机有点耸人听闻了。不过,也有专家持有不同的意见。招商银行总行金融市场部高级分析师刘东亮认为,从历史经验来看,每当美元升值周期之时,新兴市场国家爆发经济危机都是惯例。“特别是经济前景不乐观、经济存在大量泡沫的国家,当此前流入的资金开始大量流出时往往容易导致危机。”


(责任编辑:粟沙沙)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