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财经滚动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ETF的前世今生:源于美国股市崩盘 现在快速发展

2013年08月19日 07:27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ETF的产生源于1987年的美国股市崩盘。众所周知,在1987年10月19日的黑色星期一,5000亿美元的资产顷刻间蒸发,创造了美国股票市场单日最大的价值损失。为阻止股市崩盘所带来的恶性循环,美国市场监管者采取了交易管制措施,但这并没有解决危机中市值流动性不足的问题,市场上迫切需要一种简单可靠对冲股票组合风险的交易机制。上述需求激发了“股票篮子”的创意,即在一次交易中买卖一篮子股票,以满足交易者进行风险对冲的需要。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开始审查并重写证券交易规范,为新型的交易所交易机制扫清障碍。1990年,美国证券监督委员会(SEC)颁布实施《投资公司法》(InvestmentCompanyAct)(第17809号法令),在法律上为可在日内发行或赎回份额的新型基金产品铺平了道路。

  1989年,ETF的前身——指数参与份额(IPS)在美国证交所和费城证交所(PHLX)上市交易,该产品完全是一个合成产品,代表S&P500指数,相对比较简单。尽管也有基于其他指数的IPS,但S&P500的IPS交易最为活跃。最终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和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对两家证券交易所提出诉讼,认为IPS的性质是期货合约,使得IPS以失败告终,但由此激发了巨大的创新需求。

  正当美国人花费大量精力去寻找IPS的替代品时,多伦多证券交易所推出了基于仓单的、追踪多伦多证交所35指数(TSE-35)的指数参与份额(TIPs),并取得成功,活跃的交易吸引了大量来自加拿大及国际的指数投资者。此后,借鉴超级份额(Supershares)的信托和共同基金的复合性结构,美国股票交易所于1993年推出了第一支真正意义上的跟踪S&P500指数的ETF——标准普尔存托凭证SPDR,并由美国道富金融集团公司管理,至今它仍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最受欢迎的ETF产品。

  2000年之后,全球ETF的发展进入快速发展期。截至2013年5月底,全球ETF的个数已经超过4800只,净资产规模超过2.1万亿美元,20年内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48.2%,是全球金融市场上增长最快的产品,也被众多市场人士认为是过去20年全球最重要的金融创新产品之一。与此同时,ETF产品创新的速度也不断加快,各类投资标的和投资策略的ETF产品不断推出。ETF逐渐发展成为包含商品、固定收益、股票、货币等众多品种的金融产品家族。


(责任编辑:代思聃)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延伸阅读
  • ·首只合成跨市场ETF面世    2013年08月19日
  • ·黄金热销 ETF再谱“藏金时代”    2013年08月17日
  • ·ETF两融成交活跃 指标意义失真    2013年08月09日
  •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上市全观察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