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频道 > 债券 > 债券滚动报道 > 正文
 
传统的涉"债"理财产品遭遇"寒冬" 销售量缩1/3

打印本稿】 【进入论坛】 【推荐朋友】 【关闭窗口 2007年04月23日 09:17
陈珂

    进入4月以来,股市依然牛气冲天,QDII在放宽投资范围后,各家银行摩拳擦掌准备推出理财新品种,在这样的背景下,传统的人民币理财产品正遭遇“寒冬”。

    记者粗略统计后发现,4月以来上海各家银行推出的外汇理财产品多达57种,而同期人民币理财产品却只有13种,其中绝大多数还是新股申购型或信托型理财产品,投资于央行票据等品种的传统人民币理财产品只有一款。   

    “从我们掌握的情况看,传统的人民币理财产品市场销售量缩减了1/3左右。”一银行人士表示,目前的宏观背景直接影响了此类产品的收益吸引力。

    记者了解,央行票据、国债、金融债是传统人民币理财产品的主要投向,银行从市场上买入央行票据、国债等品种,锁定收益,建立资金池,再向市民发行。

    记者了解,4月里惟一发行的一款投资于国债、央行票据的理财产品收益率仅有2。52%。在股市火爆时期,它不仅远远低于同期打新股产品动辄可达10%以上的预期收益,在市场普遍预期央行再度加息的背景下,此收益相比同期储蓄,吸引力也不足。 


    根据公开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11。1%的GDP增速比高于之前预期,通胀压力依然存在,而二季度央票到期释放资金量将高达9120亿元,货币市场的资金量非常充裕。

    “‘钱不值钱’直接导致了银行目前从市场上能拿到的利率不高,也很难配置出高收益的传统人民币理财产品。”深发展理财师表示,通过上周债市的调整,目前3年品种收益提高到2。9%,虽然与年初相比升幅达到了60多个基点,但仍维持在3%以下。同时,连续四周攀升的一年期央行票据发行收益率也在上周收住了上涨的步伐,被定格在2。9760%,这更会长期影响货币市场中央行票据、金融债等其他品种的利率水平。

    对此,有银行人士分析,按照目前情况,整个货币市场的收益率都处于较低的水平,人民币理财市场收益率也难以提高。如果此现象一年、半年内没有改变,传统人民币理财产品推新的可能性比较渺茫。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热点新闻
愚人节里大胆"抄底"
·"利好"刺激下 投资者解套离场还是入市抄底?
·叶檀:投行屡猜屡中 是谁一手造就了QFII神话?
·105只基金净值低于1元! 如何看待低净值基金
·卡奴+证奴+房奴+车奴="白奴" 沪白领难堪现状
·大户金矿 散户坟场 中国散户股民十大悲哀
水皮:中国神华才是祸首
     
频道精选
 财经业内人士认为:股市下半年纠错性上扬可期
 产业深圳万人团购房活动过火 报名网站数次瘫痪  国际西方媒体妄指中国发动"货币战争" 我回应
 评论天士力丹参滴丸存在毒副作用?
 科教"神七"发射时间:首选25日晚9时10分左右  娱乐巩俐入新加坡国籍 娱乐公司欲5000万签刘翔
 视频共赢奥运--便宜坊让北京老字号更快更高更强  互动专题:记录512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中的英雄们
财富世界
谁动了孩子的奶粉钱
看病省钱妙招
LV08最新大片
短期融资找典当
中国经济网信息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载之全部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新闻、公告、评论、预测、图表、论文等),仅供网友
参考。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经济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
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
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3512266-8089、8085

搜索:
理财进行时
·
·
·
·
消费无极限
·
·
·
·
法眼观天下
·
·
·
·
·
·
财经风景线
·
·
·
·
24小时排行
·
·
·
·
·
近期专题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