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频道 > 债券 > 债券滚动报道 > 正文
 
亚洲开发银行报告称:中国领跑亚洲新兴债券市场

打印本稿】 【进入论坛】 【推荐朋友】 【关闭窗口 2007年04月19日 13:49
袁媛
    亚洲开发银行昨日发布的4月份《亚洲债券监测》指出,在19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之后,东亚新兴债券市场上的资产证券化发展稳定,并有可能作为一种工具,用于资助本地区大规模的基础建设和支持小额信贷以及人力资源开发。

    该报告指出,为加快亚洲地区证券化的发展,政府和监管人员需要制订透明的法律和税收框架以及明确的会计准则,并促进本地区实施统一的标准。亚行区域经济一体化办公室主任Jong-Wha Lee表示,“政府和金融行业对本地区信用评估和文件标准化的支持也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尽管证券化得到了稳步发展,但亚洲对证券化的利用远逊于欧洲和北美。《亚洲债券监测》认为,政府应当探索使用证券化并通过小额贷款进行再融资的新措施,为学生和人力资源开发提供信贷和长期银行贷款,并实现融资基础设施投资的多样化。

    自1998年金融危机以来,尤其是韩国债务危机之后,资产证券化在亚洲得到了发展。资产证券化在某种情况下被当作一种工具,用于回收不良贷款。这促使一批新型资产管理公司包括负责收购和重组减值资产的上市资产公司开始兴起。在发达的东亚地区,商业和住房抵押证券化在中国内地与香港、日本和新加坡占有主要市场,而在韩国是资产证券化占有主要市场。

    《亚洲债券监测》强调,亚洲新兴债券市场在2006年下半年增长迅速,全年增长率提高到32.4%,高于2004年和2005年的增幅。数据显示,新兴的东亚地区———即东盟、中国内地和香港、韩国的本币债券市场发展迅速。2006年,在政府机构和多个地方政府发行国债之后,该地区的国债市场增长了30%。公司债券在2006年增长了36%。这主要归功于中国增加了发行量以及一些公司根据市场法规发布债券的趋势。

    《亚洲债券监测》报告指出,亚洲债券市场将继续吸引追求利润的全球投资者,但市场不稳定性的增加可能引起融资成本的增加,这将促使决策者采取措施深化金融市场。

    据了解,亚行采取了多项措施支持亚太地区证券化的发展,其中包括对中国资产证券化提供法律和技术支持、支持哈萨克斯坦多种支付权证券化及亚洲货币债券计划。

    亚洲共谋区域债券结算系统    

    来自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央银行、监管机构、全球结算所以及投资银行的官员日前齐聚新加坡,共同探讨亚洲是否需要一个区域债券清算和结算系统以降低投资者的外汇风险,使投资者不易受到市场波动的影响。

    最近几年里,亚洲和地区国家本币债券的显著增长以及高回报率引起了全球投资者的注意。亚洲的一些公共机构和个人投资者购买了大量的外汇以及外国债券,私营和政府部门正在探求降低财政脆弱性以及提高区域债券市场效率的途径。

    在由亚行组织的此次会议上,来自政府部门和私营部门的专家们共同探讨了区域债券结算系统是否能加强亚洲债券交易市场基础的问题。内容涉及当前改善区域债券清算和结算系统基础所面临的发展、挑战、风险以及方式。

    根据“东盟+3”亚洲债券市场倡议,亚行受托观察分析现金和证券结算之间的联系,同时研究是否可能建立区域结算系统。伦敦花旗集团全球交易服务部总经理表示,“证券金融需要担保以降低风险,因此一个能够提供集中化担保管理服务的区域解决方案将有助于提高该地区债券市场的流动性。”建立区域结算系统也是亚洲区域内不发达地区的发行人和投资商进入国际市场的一个渠道。

     相关新闻:亚行第40届年会下月召开

    亚洲开发银行(亚行)理事会第40届年会即将于5月4日至7日在日本京都的京都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年会召开期间,来自亚洲各国的财政部长、高级政府官员、领导人、学者和国际组织的代表将共同探讨在亚洲金融危机10年之后亚洲现在的状况如何,亚洲一体化面临着哪些挑战以及亚洲各发展中经济体将如何适应本地区正在发生的巨大变化等关键问题。

    据悉,此次大会上还将讨论的其他主题包括清洁能源与环境、私人资本流动、中小企业融资、推动亚洲债券市场的各项努力、在亚洲各地区新兴市场中出现的新投资机会、灾害风险管理以及亚洲人口老龄化问题,共同探讨有效解决贫穷问题并确保该地区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方法和途径。

    大会期间,越南、巴基斯坦和菲律宾三国将分别进行国别主题介绍,包括一个关于亚行与民间组织合作的公开论坛,以及探讨亚洲未来的特别理事研讨会。

    亚行的最高决策机构是亚行理事会。亚行理事会由亚行的各个成员各派一名代表组成,每年召开一次会议。年会是亚行成员理事就亚行的管理、财务和业务方向提出指导性意见的法定会议。
 
来源:上海证券报
热点新闻
愚人节里大胆"抄底"
·"利好"刺激下 投资者解套离场还是入市抄底?
·叶檀:投行屡猜屡中 是谁一手造就了QFII神话?
·105只基金净值低于1元! 如何看待低净值基金
·卡奴+证奴+房奴+车奴="白奴" 沪白领难堪现状
·大户金矿 散户坟场 中国散户股民十大悲哀
水皮:中国神华才是祸首
     
频道精选
 财经业内人士认为:股市下半年纠错性上扬可期
 产业深圳万人团购房活动过火 报名网站数次瘫痪  国际西方媒体妄指中国发动"货币战争" 我回应
 评论天士力丹参滴丸存在毒副作用?
 科教"神七"发射时间:首选25日晚9时10分左右  娱乐巩俐入新加坡国籍 娱乐公司欲5000万签刘翔
 视频共赢奥运--便宜坊让北京老字号更快更高更强  互动专题:记录512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中的英雄们
财富世界
谁动了孩子的奶粉钱
看病省钱妙招
LV08最新大片
短期融资找典当
中国经济网信息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载之全部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新闻、公告、评论、预测、图表、论文等),仅供网友
参考。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经济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
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
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3512266-8089、8085

搜索:
理财进行时
·
·
·
·
消费无极限
·
·
·
·
法眼观天下
·
·
·
·
·
·
财经风景线
·
·
·
·
24小时排行
·
·
·
·
·
近期专题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