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行业:关注内需型的公司 推荐5只股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 财经人物--财智人生
· 独家视点--一家之言
· 财富生活--孔方世界
· 行情直播--股市资讯
 中国经济网 > 财经频道 > 股市 > 行业分析 > 正文
 
电子行业:关注内需型的公司 推荐5只股
 【进入论坛】 【推荐朋友】 【关闭窗口 2008年04月11日 12:24
王海军
    投资要点:

    全球半导体增长依然缓慢,预计08年全年在10%上下徘徊。我们从半导体增长的几个指标来分析:资本开支/半导体销售收入比例依然维持在低位附近;从SEMI和SEAJ的BOOK/BILL值来看,2008年3月的SEAJ-B/B值在0.95,略有上升,但SEMI-B/B值从2月反弹到0.93后又下降到3月份的0.85;全球半导体厂商的开工率维持正常水平,基本维持在90%左右;半导体上游主要原材料—金属铜与硅维持在高位,预计铜在未来会回归到正常的现货市场供需平衡状态。

    我们坚持一贯的分析思路——深入子行业进行价值挖掘。在目前全球半导体整体增长不理想、国内资本市场处在估值下移、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形势下,我们选择子行业成长空间广阔、市场内需型的子行业优势公司。在此分析思路下,我们重点选择5个子行业:RFID产业、红外探测行业、半导体LED照明行业、混合动力汽车HEV用电池行业、半导体新型功率器件行业,这些行业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行业成长的空间足够广阔,并且市场几乎都是内需型的;同时对上述行业中对应的优势公司,我们分别仅关注远望谷(002161)、大立科技(002214)、S*ST天颐(600703)、力元新材(600478)、华微电子(600360)。

    同时,我们认为也不要忽略具有长期稳定高盈利能力、优秀内控的子行业龙头,以及具有垄断先天优势的长期战略投资品种。我们依然维持对薄膜电容器子行业龙头—法拉电子(600563)以长期增长看好的观点;同时对于未来持续增长得到保证、并在行业中由于特殊的原因而具有垄断优势的航天信息(600271)

    给予具有长期投资价值的观点;并建议以战略的眼光关注从外向型机顶盒制造商向数字电视运营商转变可能带来长期投资价值的同洲电子(002052)。

    1、全球半导体增长依然增长缓慢

    1.1全球半导体增长维持10%左右增长

    从1980年以来较长的行业周期可以看出,2006年之前的半导体行业周期基本维持在5-6年为一个周期。从06年开始,这种规律性的变化变得不那么明显,预计08-09年全球半导体将分别同比增长9.10%、6.16%,趋于平缓。

    1.2资本开支/半导体销售收入依然在7%上下

    资本开支从进入2003年以来趋于谨慎,资本开支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从之前的10-12%大幅降到5-7%之间变动。

    半导体市场总值的增长与全球经济增长的周期有一定的关系,但相关系数仅仅为33.28%(根据我们1980年以来的相关数据进行数据模型分析得出)。

    1.3半导体景气先行指标B/B略微上升

    B/B值为接单金额/出货金额,可反映厂商对未来行业景气的判断,B/B值大于1代表厂商接单良好,未来景气乐观;若B/B值小于1则表明景气将下滑。

    1.4全球半导体厂商设备开工率维持在正常水平

    全球半导体厂商设备开工率维持在90%左右的开工率,上升到正常水平。

    2、关注行业成长空间广阔、内需型优势公司

    2.1半导体照明-节能环保、照明革命的绿色产业

    2.1.1LED代替白炽灯—第三代照明革命

    自20世纪60年代世界第一个半导体发光二极管诞生以来,LED照明因具有寿命长、节能、色彩丰富、安全、环保特性,被誉为人类照明的第三次革命。

    要达到家庭照明的领域还需要很长的路要走,要实现第三次照明革命要首先具备以下的照明成本分析。

    根据美国圣地亚国家实验室所做的LED照明成本分析,投资成本是将一个灯泡的购买成本分摊到整个寿命周期,运行成本是指一个灯泡在运行时的成本,拥有成本是投资成本和运行成本之和,反应了一个灯泡从购买、运行到寿终整个生命周期的总成本。

    到2012年LED的拥有成本降至0.77美元/兆流明时,将低于荧光灯的1美元/兆流明时,到2020年LED的拥有成本将降至0.48美元/兆流明,只有荧光灯的一半。

    LED照明技术的发展目标是:发光效率将分阶段从2002年的25流明/瓦提高到2007年75流明/瓦、2012年的150流明/瓦和2020年的200流明/瓦,发光成本将从2002的200美元/千流明降低到2007年的20美元/千流明、2012年的5美元/千流明和2020年的2美元/千流明。

    LED照明在2007年开始渗透进入白炽灯照明市场、2012年进入荧光灯照明市场,而大量取代白炽灯和荧光灯将分别在2012年和2020年。

    中国大陆为节约能源、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于6月3日制定《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半导体照明产业顺应了节能减排的宏观政策。

    从2005年开始科技部先后批准了大连、厦门、上海、南昌和深圳等五个半导体照明产业基地,在政策、税收和资金上给予长期支持。

    2.1.2全球LED市场分析

    2004年全球LED市场规模约为47亿美元,iSuppli预计到2008年将增长到69亿美元,年平均增长率约13%,其中高亮度和超高亮度LED市场年平均增长率将达到20%左右,到2008年二者合计占总体市场份额的三分之二,届时超高亮度LED单独的市场规模将达到16亿美元。

    在高亮度LED产品中,GaN基芯片由于产品附加值高,各国(地区)竞相扩大产能。GaN芯片的产能主要集中在台湾和日本,但中国大陆和韩国产能增长迅速,也成为重要的生产区域。

    中国大陆芯片产能变化提升较快,是全球GaN芯片产能增加最快的地区。

    芯片产能的增加一方面来自前几年所购MOCVD设备经过安装调试,陆续投入生产,如上海兰宝、厦门三安、大连路美、上海蓝光等;另一方面也由于台湾厂商将部分芯片产能向大陆转移或台湾相关人员在大陆投资建厂,加快了国内芯片产能的提高,如厦门明达光电。

    另外,随着台湾外延生产商对外延片出口的放松,国内部分厂商转而采用进口外延片来进行芯片批量生产,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InGaN芯片的产量,如广东普光、士兰明芯等公司。

    2004年手机应用市场占了高亮度LED市场的一半以上,随着手机应用市场的饱和,高亮度LED市场的增长速率将会放缓,估计增长率达到20%左右,市场总销售额达47亿美元左右。

    新兴应用市场如通用照明、汽车前灯、大屏幕LCD背光源等将成为高亮度LED市场增长的新动力,在大屏幕LCD背光源的推动下,2008年LCD背光源仍将占有26%的市场份额,到2008年高亮度LED市场仍将成长一倍。2008年LED市场总销售额将达到69亿美元。

    未来景观照明和通用照明的LED市场增长速度最快,iSuppli预计景观照明LED市场年增长率将达到50%,市场份额将从2003年的2%增加到2008年的8%。

    2004年通用照明LED的销售额是9400万美元,到2010年将增长到8.75亿美元,年均增长率将达到52.3%,届时LED照明将在全球120亿美元至140亿美元的照明市场占据重要的位置。

    2.1.3全球LED价格走势分析

    日本LED厂商供应的白光LED价格已从2000年的每颗105日元(约1美元),下跌到2005年的44日元(不到0.50美元)、2009年的20日元;蓝光LED价格从2000年的每颗92日元跌至2005年的17日元,预计2009年下降到8日元。

    2004年台湾厂商生产的蓝光LED价格跌幅达到30%,2004年底蓝光LED报价已跌至新台币0.60-0.80元,05年蓝光LED的价格跌势趋缓,全年跌幅在15%。

    2004年台湾白光LED价格跌幅在30%以内,04年底的平均报价在新台币2.5-3元,由于台湾厂商积极进入白光LED领域,05年价格跌幅仍将达到约30%。

    导致价格持续走低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上游设备供应商MOCVD外炉容量的不断扩大导致LED外延生产商的单位生产成本下降。

    从2003年以来,全球两大MOCVD设备厂商(美国的VEECO公司和德国的AIXTRON公司)的主流设备从2003年的6-8片机、2004年的12片机、2005年的15片机、2006年的21-24片机。在同样原材料的情况下,每个外延片的成本大幅度下降。

    目前主流设备的容量为24-30片左右,比2003年增加3倍以上,预计到2008年以后,主流设备的容量将达到45片左右。

    2.1.4全球LED厂商市场占有率分析

    日本凭借在高亮度蓝光和白光LED的专利技术优势,在全球高亮度LED市场居于领导地位,市场占有率达到50%。

    台湾在全球LED的产值排名第二,市场占有率约24%,台湾以低价策略逐渐威胁到日本的领导地位,基本占据了全球中低端LED的绝大部分市场。

    台湾LED中游企业以光磊、鼎元为主,其中光磊与日亚合作,由日亚提供外延片,光磊生产蓝光LED芯片。下游封装企业主要有光宝、亿光、宏齐、佰鸿等,光宝为台湾第一大LED封装企业,2004年封装产值在世界排名第八位。

    2.2射频识别-广阔成长空间的行业

    2.2.1RFID行业需求旺盛,行业景气度高

    RFID技术是继条形码技术之后,一种变革商品流通结算、物流配送和产品跟踪管理模式的新技术。

    RFID与之相比优势非常明显:(1)不需要光源;(2)使用寿命长,能在恶劣环境下工作;(3)能够轻易嵌入或附着在不同形状、类型的产品上;(4)读取距离更远;(5)可以写入及存取数据,写入时间相比打印条形码更少;(6)

    标签的内容可以动态改变;(7)能够同时处理多个标签;(8)标签的数据存取有密码保护,安全性更高;(9)可对RFID标签所附着的物体进行追踪定位。

    其他地区,比如韩国和中国大陆,由于MOCVD的相继投产,也带动产能的释放,出现增长。

    2006年全球RFID产业将取得实质性突破,零售巨头沃尔玛成为物流与供应链行业RFID应用的强力推动者,在其推动下麦德龙、Tesco、吉列、强生、宝洁、摩托罗拉、宝马、UPS、汉莎航空等100多家跨国公司已大规模采用RFID产品。2002年发达国家的RFID市场结构中,供应链管理仅占1%,到了2007年这一份额增加到46%。在RFID需求的强烈推动下,市场受益于RFID技术的广泛应用,2007年全球RFID将全面启动,进入快速增长阶段。

    市场市值将从2006年的27.1亿美元增加到2008年的70亿美元,到2016年将达到263.2亿美元,市场发展空间巨大。

    2.2.2国内RFID产业在国家政策的推进下,年复合增长率33%以上

    我国RFID尤其是超高频RFID应用起步晚,未来几年,铁路、烟草、海关、图书馆管理、军事等多个应用领域对超高频RFID产品的需求将快速增长。

    《信息产业科技发展“十一五”计划和2020年中长期规划(纲要)》中将“智能信息处理和物与物通信网络技术”确定为网络与通信领域11个主要技术领域之一,并将之确定为我国需要重点突破的核心技术,其发展目标包括“重视RFID、传感器网络等物与物通信网络技术的研发,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产品,打造完善的产业链。

    2006年6月9日由科技部、发改委、商务部、信产部等15个部委联合编写的《中国RFID技术政策白皮书》正式发布,为我国在未来一段时期RFID技术和产业发展确定了总体目标、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指出了发展的途径。信息产业部将RFID工程列入“十一五”期间信息技术应用的六大专项工程,在商贸、海关、民航、铁路、公路、水运、邮政、钢铁、石化、汽车、建材、农业、金融、税收等领域推广应用RFID技术和基于RFID的综合管理信息系统。

    据易观国际预测,2009年中国RFID市场规模达到5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33%,其中电子标签超过38亿元、读写器接近7亿元、软件和服务达到5亿元的市场格局。

    中国作为世界制造中心,未来在全球RFID市场中必会占据重要地位。市场调研公司AlliedBusinessWorld报告显示,在中国,未来三到五年,每年至少需要30亿个以上RFID标签。其中,电子消费品将需求8300万个标签,香烟产品将需要8亿个标签,酒类产品需要1.3亿个,IT产品大概需要13~14亿个,行业分布涉及证照防伪、出入控制、物品管理、电子支付、生产制造和仓储物流等领域。

    2.3镍氢电池-能源紧缺、环保压力下的汽车新动力源

    2.3.1混合动力汽车工作原理简介

    混合动力驱动车辆在运行中,能向蓄电池组补充电能,因此,没有必要像电动车那样,必须停歇在车库内花很长时间充电。混合动力驱动的车辆具有节能、低排放、低噪音等优点,并且保持了传统的由内燃机驱动的汽车续驶里程长的固有特点,混合动力驱动的车辆不论在小轿车或大型车辆领域中,均将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看好的市场前景。

    HEV汽车在起步、行车、加速和停车时,由其控制系统自动判断和控制使用何种动力,使汽车的能源消耗和排放指标控制在最佳范围。

    汽车起步时因发动机的效率低,由电动机提供动力,在信号等待时,发动机会自动停止运行,避免了怠速空转的燃油消耗。

    汽车在正常行驶中控制发动机在最佳区域运行,一部分动力用于克服道路阻力,另一部分动力用于为电池充电。当车辆起步加速或爬坡时,除机组所产生的电能,通过控制设备,输往驱动车轮的电动机,此外,蓄电池组也同时供电给驱动车轮的电动机,以保证车辆具有足够的牵引能力。当车辆在平坦道路上作等速运行时,只需发电机组单独提供电能驱动车辆即可。当车辆减速时,发电机组产生的电能,通过控制设备,向蓄电池组充电。

    在车辆制动过程中,驱动车轮的电动机将转变为发电机,并通过控制设备向蓄电池充电。此种能将车辆的动能转变为电能并加以回收的制动方式,被成为“再生制动”。

    2.3.2HEV为将来相当长时间里最可行、最经济、最环保的汽车可行性分析

    当前普遍使用的燃油发动机汽车存在种种弊病,统计表明在占80%以上的道路条件下,一辆普通轿车仅利用了动力潜能的40%,在市区还会跌至25%,更为严重的是排放废气污染环境。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对改善环保的呼声日益高涨,各种各样的电动汽车脱颖而出。虽然人们普遍认为未来是电动汽车的天下,但是目前的电池技术问题阻碍了电动汽车的应用。由于电池的能量密度与汽油相比差上百倍,远未达到人们所要求的数值,专家估计在10年以内电动汽车还无法取代燃油发动机汽车。

    现实迫使工程师们想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开发了一种混合动力汽车。所谓混合动力装置就是将电动机与辅助动力单元组合在一辆汽车上做驱动力,辅助动力单元实际上是一台小型燃料发动机或动力发电机组。

    燃油经济性指标评价分析汽车经济性用等速行驶100km燃料消耗量Qc和工况循环行驶100km燃油消耗量QV来衡量。轿车的循环工况用模拟城市工况循环燃料消耗量QV15,载货汽车的工况循环用模拟一般道路行驶的6工况循环燃料消耗量QV6来评价。评价指标,对于轿车:QS=QV15;对于货车,总质量为2.5t~6t,Q=QV6;总质量6t~15t,QS=0.5QV6+0.5QC45;柴油货车:QS=QV6。

    应用能量分析的方法。以桑塔纳2000Gsi型轿车与CA1091货车为例进行模拟计算分析,研究了混合动力汽车与传统燃油发动机汽车的燃油经济性。

    发现按原车后备功率最大值时所对应的车速所需的驱动功率作为HEV燃油发动机功率的选择依据时节油效果最显著。当燃油驱动功率和电动驱动功率各占5O%左右时,HEV轿车的经济性评价指标为原车的22.8%,HEV货车的经济性评价指标为原车的79.2%,同时又能保证动力性基本不变。

    结果表明,用混合动力可以有效地降低汽车的100km燃料消耗量,其中轿车的燃料消耗降低幅度大于货车。混合动力汽车把内燃机汽车和电动汽车的优点有机结合起来,既提高了燃油经济性,又降低了排放污染。

    CO2排放量分析

    为了弄清楚HEV和常规内燃机汽车的油耗差异究竟有多大,科学家用3种方式进行了比较:一对一的单车比较;将一种HEV与所有ICEV进行比较;混合动力轿车对普通轿车,以及混合动力SUV对普通SUV的成组比较。

    结果显示,ICEV的平均百公里油耗为11.3升,HEV的百公里燃油消耗量比ICEV的约少2.7—3.25升,这也就意味着同样数量的油,HEV大约能多跑40%的里程。

    参与研究的雷诺兹解释说:“考虑到平均每位司机一年驾车行驶2万公里的里程,如果他将驾驶的ICEV改成混合动力汽车,每100公里可以省3升油,每升油燃烧释放2.5千克二氧化碳,一年将节省汽油600升,少排放二氧化碳1.5吨。”根据这项研究,混合动力汽车耗油量明显受车重和功率的影响:每增加100千克的重量将使百公里燃油量增加0.4l升,每增加10千瓦的功率将使百公里燃油量增加0.14升。而传统ICEV则受车重影响非常明显,每增加100千克重量将使百公里耗油增加0.72升,不过功率的影响并不明显。雷诺兹说:

    “这些数据意味着车重的增加对HEV的影响并不如对ICEV的那么严重、那么重要,这对于HEV车重不断增加的趋势而言是个好消息。”混合动力汽车HEV每百公里比普通燃油汽车减少CO2排放量接近50%。
来源: 中金在线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热点新闻
愚人节里大胆"抄底"
·"利好"刺激下 投资者解套离场还是入市抄底?
·叶檀:投行屡猜屡中 是谁一手造就了QFII神话?
·105只基金净值低于1元! 如何看待低净值基金
·卡奴+证奴+房奴+车奴="白奴" 沪白领难堪现状
·大户金矿 散户坟场 中国散户股民十大悲哀
水皮:中国神华才是祸首
     
数据载入中...
财富世界
谁动了孩子的奶粉钱
看病省钱妙招
LV08最新大片
短期融资找典当
数据载入中...
数据载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