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不见翘尾

2015年09月26日 09:35    来源: 钱江晚报    

  临近季末,习惯做时点理财的投资者陈先生悄然发现,这个季末,理财产品的收益并没有明显上涨,“问了几家,收益都不高,一年期的也就5.4%左右,都没有超6%的,哪怕接近6%的都很难找到。”陈先生表示,这样的收益让他有些失望。

  离月底还有几天时间,记者了解到,这个季末,银行理财产品收益没有普涨,以往居民小区信箱里满天飞的存款贴息小单子也不见了。业内人士分析,季末抢存款动静不大,一方面是市场资金面宽松,银行没必要出高价去揽储,另一方面,经济下行,企业贷款需求减少,银行揽存动力不足;此外,银行月末冲时点考核改变了,月末揽储压力减轻了。

  季末理财

  不见6%产品

  近日,记者在走访中发现,随着季末和“中秋”“国庆”的叠加临近,部分银行推出的理财产品收益要比原来高一些,但没有明显的上涨。最新出炉的银行理财产品收益排行榜上,有一家地方商业银行发行的两款中长期产品分别达到了5.8%与5.7%位居榜首,预期年化收益率在6%以上的银行理财产品仍未见影踪。

  短期理财产品中,投资期限仅48天浙商银行的“永乐理财2015年第121期人民币理财产品”预期最高收益率达到5.8%,在目前的市道中已是凤毛麟角了。回首今年理财市场,在央行多次降准降息的背景下,银行理财难保持高收益,从5月份开始连续4个月持续下跌,8月银行理财的平均预期年化收益率跌至4.54%,再创年内新低。

  不过,随着中秋与国庆双节的临近,投资者也对银行理财产品的节日效应再度充满期待。对此,记者也对杭城多家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进行了梳理,尽管预期收益率在4%到5%的理财产品仍然是主流,但部分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对比上周正在温和走高。

  资金面宽松

  贴息小广告不见了

  往年这个时候,各种贴息存款的信息满天飞,贴息存款根据资金量的大小,在存款利率之外还能贴上2.5%到3%,“前几年我主要的理财方式就是贴息存款,收益比银行理财产品高。”杭州朱大妈告诉记者,这两年贴息少了,存款利率也降了,她也不存贴息了,改做其他理财了。

  “贴息和冲量,现在越来越没市场了,往年9月一到下旬,一般银行口子的额度和价格就已经出来了,今年没几天就到月底了,银行到现在还未放出来,估计不太会有需求了。”一位资金掮客陈张先生回忆,以前行情好时,一天可以做三四十单,现在一个月都没有几单,贴息这个生意基本做不下去了。

  贴息生意渐渐淡出市场,缘于市场资金面逐渐宽松。“尤其是今年以来,通过多次降准降息,市场流动性得到了进一步改善。”杭城一家股份制银行理财师表示,最近,央行还多次进行逆回购操作,为中小金融机构注入流动性。“以往缺钱的小银行今年也不差钱,不必付高价去争存款了。”

  此外,去年9月份,银监会、财政部和央行就发布了《关于加强商业银行存款偏离度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约束存款“冲时点”行为,并提出月末存款偏离度不得超过3%,月末考核改作日均考核,这也让银行减少了时点揽储的压力。

  理财收益继续下行

  选择中长期产品锁定收益

  有分析预测,随着市场资金进一步宽松,股市资金回流债市和理财产品,未来半年内理财产品收益率将普遍下降30-50个基点,股份制银行6个月内的理财产品收益率将下降到4.5%以下,大型银行的产品将下降到3.0%左右。

  不过,相对于理财市场收益的整体低迷,分析人士认为,银行理财依然是较好的“过冬”产品。“随着通缩预期走强和经济下行趋势里,以往较高收益的其他通道产品,或许难以支撑利润不及成本的经营现状,风险压力凸现;而相对来说,收益均衡的银行理财产品更见稳健。”兴业银行杭州分行相关理财师表示,银行理财产品市场虽然收益持续下跌,但收益在4.5%-5%之间的中长期产品发行量依然较大,作为防御策略来进行配置是非常好的选择。

  按照惯例,往年中秋节以及国庆节前,各家银行都会推出“假日专属理财产品”,其中可能不乏上冲5.5%以上的较高收益产品,“这样的收益应该比较可观了,要抓住这些难得机会,在资金价格整体不断走低的背景下,选择中长期银行理财产品锁定收益。”上述银行理财师表示。


(责任编辑: 刘佳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