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国有民营资本争相抢滩 消费金融又一片新“蓝海”

2015年07月02日 08:10    来源: 北京晨报    

  近日,放开市场准入的消息点燃了消费金融市场,燎原之势已经蓄势待发。一个月间,不论是国有大行,如工商银行,还是民营企业,如马上金融,抑或是互联网巨擘蚂蚁金服、京东金融,纷纷觊觎抢滩这块尚未被过度开发的金融处女地。各路资本纷至沓来,消费金融的江湖已经开始形成。

  中国消费信贷规模达到13万亿元

  消费金融领域是一片蓝海

  6月18日对于消费金融而言,无疑是个值得记住的日子。这一天,各路电商阻击京东店庆打折的欢愉,消费金融产品成了互相制敌的法宝;这一天,一家民营企业“马上消费金融”获得银监会批准开业;被称为“宇宙大行”的工商银行,也在这一天宣布成立个人信用消费金融中心,剑指纯信用、纯线上消费类贷款。

  而这距离国务院发布放开消费金融市场准入的决定仅仅只有8天。今年6月1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放开消费金融的市场准入,将原来16个城市开展的消费金融公司试点扩大至全国,增加消费对经济的拉动力,大力发展消费金融,重点服务中低收入人群,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升级。

  “消费金融领域是一片蓝海,但这部分客户并没有得到真正的服务。”京东金融在升级其消费金融产品“白条”时,其相关负责人曾说道。如今,据数据统计,京东商城上,56%的交易都是白条购买的;三星S6首发,44%的手机通过白条购买。分析人士认为,这客观上在一定程度帮助品牌商家和消费者改变了传统的消费形态和消费模式。

  根据艾瑞咨询公布的首份消费金融报告数据:2013年中国消费信贷规模达到13万亿元,预计2017年将超过27万亿元。而波士顿咨询公司则发布报告称,截至2014年,个人消费贷款余额大约是7.7万亿元,这一数字将于2018年增长至17.5万亿元。

  打造线上线下金融生态

  无需网点就能覆盖全国

  互联网公司急着打造金融生态,即将原本自身成熟的网上商城,与新近提供的金融服务联合起来,用巨人网络集团董事长史玉柱的话说,“有了场景,互联网金融才能有戏”。比起已经做了半年之久的互联网巨头,上市公司对于消费金融的热度也丝毫不差。

  “触热点即涨停”的股票规律,在重庆百货身上得到了印证。此前,作为马上消费金融股东之一重庆百货银行,就因此备受市场关注,宣布入股建立马上金融当日,股票就强势涨停。与重庆百货一道建立马上金融的还有北京秭润商贸、重庆银行、阳光财险、小商品城和物美控股等共六家股东,打造了线下的支付场景。

  马上金融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无需设置物理网点也可轻松实现产品线上线下的全国覆盖,这一渠道又会直接转化为成本优势和客户体验优势。马上消费金融旗下的主打产品“马上贷”已进入内测阶段,即将面市。

  实际上,目前有不少上市公司已经开始布局消费金融。美克家居也发布公告显示,以人民币1000万元对深圳市小窝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进行增资,此举被业界看做是家装行业互联网消费金融的首次试水。

  传统金融行业加入角逐

  利率比信用卡产品更低

  不光是民营企业在忙活搅局消费金融领域,传统金融行业也加入角逐。昨日,工行就表示成立信用消费金融中心,全面发展无抵押、无担保、纯信用、纯线上的消费信贷业务。

  据介绍,工行全行信用贷款类业务均将列入这一中心,客户可通过工行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直销银行以及即时通讯平台—融e联等渠道申请贷款。

  “中心业务将以小额分散的消费类信用贷款为主,贷款金额在600元至30万元之间,而利率水平则将低于信用卡产品价格。”工行个人信用消费金融中心总经理栾建胜说,信用卡是在工行实时监测下发生的信用贷款行为,信用消费贷款则是客户可以直接将钱取走。相关产品将在今年8月份正式上线。

  目前,除了北京银行旗下设立了北银消费公司以外,仅有兴业、招行筹建了消费金融公司。不过,最近平安、南京等银行也纷纷进军消费金融领域。早在今年3月份,平安银行行长邵平就表示,平安银行将深耕消费金融领域。而南京银行则参与投资苏宁消费金融有限公司,并持股20%。另外,刚刚成立的浙江网商银行也在其开业发布会上指出,银行刚开展的业务就要以小微企业贷款和个人消费类贷款开始。

  此外,传统消费金融公司最近也不甘落后地推出各种针对大学生的消费金融产品。昨日,捷信消费金融公司宣布为大学生客户推出定制的安全消费金融产品,打造安全学生贷款的新标准。学生在通过迪信通购买指定商品时可享受不同的首付和分期,但当大学生客户有特殊原因无法履行还款义务时,可以选择“以货抵贷”,考虑将情况良好的商品退给指定第三方机构,用以抵消未完成的贷款额。

  ■记者观察

  消费金融不能过度神话

  消费金融的火热,不仅源于政府政策引导,也源于银行业自身转型和互联网金融的崛起。随着中国经济向消费拉动型转变,消费金融未来的发展也成为蓝海。

  消费金融“开闸”并扩至全国,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这有利于进一步释放中国的消费潜力,为消费者提供无抵押、无担保小额信贷,规范经营、防范风险,使消费金融公司与商业银行错位竞争、互补发展。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也认为,各家银行积极探索,一方面源于国家的鼓励,另一方面也源于银行业自身,给未来转型提供一个方向。“现在银行业也面临增速下滑的困境,转型势在必行,而服务于小客户、小企业也成为了银行转型的必经之路。”

  捷信母公司PPF集团中国区总裁卢米尔·马龙则表示,能够有很多企业进入到这个行业中,对客户来讲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有了竞争,企业就需要有能力研发出更有趣、有创意的产品,同时为客户提供更多的附加服务和价值。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提醒,尽管消费金融前景不错,但也不能将其过度神话。该人士认为,消费金融公司并非新生业态,更不是暴利行业,目前消费金融公司限制颇多,而在征信并不完善的当下,也容易发生风控风险。

  本版撰文

  北京晨报记者 姜樊


(责任编辑: 向婷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