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赵琪/文
4月2日晚,中国证监会下发2015年第四批30只新股批文,这30家获得IPO批文的企业中,归属上交所[微博]共有11家,深交所[微博]19家,其中中小板2家,其余17家皆为创业板。30家企业共计划发行股份14.83亿股,计划募集资金181.08亿元。
本批新股供给量比上轮多了6家,但是总体募集资金比上轮少了60亿元,单只个股规模不大,降低了申购门槛,考虑到新股市场已经吸引了大量的申购资金,预期中签率有一定下降。
国泰君安预计,本次IPO预计冻结资金2.66万亿元。本批新股的申购日高峰是4月14日、15日,分别有15只和8只新股发行,预计累计冻结资金将分别达到1.4万亿元和2.3万亿元,直到4月17日集中解冻,资金面才明显改善。
海通证券认为,新股发行期间,资金面再受考验。
3月IPO首次募集金额超过200亿元,冻结近3万亿资金,导致R007在4.8%居高不下,GC001一度冲高至18.67%,而资金解冻后R007回落至4%以内。4月IPO再临,规模虽较3月回落,但仍将超过2.5万亿元,届时交易所和银行间货币利率仍将再受考验。
国泰君安表示,只要大的市场环境不发生变化,IPO加快发行的趋势可能不会改变。从近期市场传递的信息来看,未来一个月发行30-50家是大概率事件,并且不排除两月发行三批的节奏(每批30家)。
同时,IPO排队企业的过会速度也在明显加快,其中,3月份过会家数13家,4月第1周就已经过会12家,如果每周过会10-12家的节奏,预期2015年发行数量将会达到360-460家。假设按照2014年1月以来单只新股平均5.9亿元的资金规模来测算,2015年的新股募集资金在2100亿-2800亿元左右。
中金公司预计,未来新股发行节奏将进一步加速,一方面由于二级市场做多气氛正浓,对于新股发行的承受能力明显增强;另一方面,如能在注册制改革之前解决排队公司,有利于改革轻装前进。2015年全年新股发行将达到300-400家,预计全年发行规模也维持在2500亿元左右,打新市场资金规模将达到3.5万亿-4万亿元左右。
截至2015年4月8日,证监会发审会已经受理申报企业的有364家,已预披露更新的有55家,已反馈的有80家,合计499家,如果按照每月平均30-50家的发行节奏,10-16个月可以全部完成,对应日期在2016年2月到8月之间。市场普遍预期《证券法》将在2015年10月完成三审,加快发行节奏也是为了年底附近正式实施注册制所做的准备。
国泰君安认为,即使新股发行有加快趋势,但市场仍有足够的承受能力。从2007年至今的8年时间,证券市场经历了几轮牛熊,新股发行数量最多的当属2010年,一年合计发行超过340家,募集资金量更是达到了史无前例的高峰4980亿元(2007年是4460亿元)。在券商自主定价+大量发行的情况下,2010年的上证指数表现是下跌14.31%。
目前处于注册制推进之前的市场过渡时期,如果每月需要大量发行来消化已有的“库存”,那么新股定价发行(不超扣非后EPS的23倍)不失为一种极好的平衡市场情绪手段。
如果按照上述测算的全年发行360-460家,募集资金在2100亿-2800亿元之间,2015年的IPO 的“抽血”能力只有2010年一半的水平,对目前市场的资金量来说实在是不足为惧。虽然未来发行家数会不断增加,但是多家过会企业都下调了募集资金,可以看出募投资金的总额控制才是本次新股发行制度改革的关键。
在国泰君安看来,新股定价机制是最大的不确定性。未来交易所主要负责上市的审核,虽然重心是信息披露,但是多轮回馈和沟通依然是必不可少,证监会主要负责发行节奏的审核,分工相对明确。当前最大的不确定性是过渡时期如何进行新股的定价,本批新股发行制度改革之前主要是券商自主定价,三高问题挥之不去,预判未来在定价上不会完全放开,交易所可能依然会在一定程度上进行窗口指导来实现注册制的平稳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