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牛市中“奔跑”的公募基金又迎来一次行业新突破。
中国证券报记者独家获悉,国内首家由专业人士发起的公募基金管理公司――泓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简称泓德基金)已于近日获批。相关资料显示,泓德基金由前保险资管“大佬”王德晓和阳光保险集团联合发起,其中前者为公司第一大股东。
这意味着2013年末以来在关于公募基金变革的顶层设计方面更为深刻的实践,而“首吃螃蟹者”泓德基金则在创新激励机制等方面被寄予更多期望。业内人士认为,由专业人士发起设立的泓德基金,其独特的股权结构以及发起人在公司治理方面的专业性,使得公司在内部治理制度创新、发挥管理团队的创造力等方面具有更大的突破空间和操作动力,对于公募基金在此领域的探索具有样本意义。
首家专业人士发起公募基金
据记者了解,泓德基金的第一大股东为王德晓,持股比例为26%;二股东为阳光保险集团,持股比例为25%。
资料显示,公司发起人王德晓拥有超过20年的证券、保险资管经验,曾任阳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兼副总裁、阳光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华泰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据悉,王德晓在任职期间投资收益率始终保持业内领先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中国公募基金超过16年的发展史中首家由专业人士发起的公募基金管理公司,亦被认为是对2013年以来关于公募基金变革的顶层设计更为深刻的实践。
2013年12月27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管理公开募集基金的基金管理公司有关问题的批复》,第一次明确规定符合条件的法人、其他组织或者自然人,均可申请设立公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2014年6月13日,证监会正式发布《关于大力推进证券投资基金行业创新发展的意见》,明确鼓励支持民营资本、专业人士各类主体设立基金管理公司。
在公募基金变革的顶层设计中,鼓励支持专业人士设立基金管理公司的一个重要目的即期冀以此推动基金管理公司内部治理制度创新、发挥管理团队的创造力,而这正是当前中国基金业探索的重要方向。一些基金研究人士认为,泓德基金的发起、获批正是顺应了这一变革方针,市场与监管形成的合力将进一步推动公募基金的变革。
激励机制“新探索”
中国的公募基金行业长久以来一直处于这样的尴尬境地:一方面,管理资产规模不断壮大,截至2014年末已接近4.5万亿元;另一方面,优秀人才流失严重,基金经理在职年限普遍较短,此外去年以来连续曝出的“老鼠仓”事件亦让这一行业承压。业内人士认为,陷入这一尴尬境地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公募基金激励机制存在问题。
因此,探索公募基金激励制度变革成为行业热点。此前,中欧、前海开源等基金公司开始推行员工持股、事业部制改革、股权激励等新制度,吸引优秀人才,不过大中型基金公司却鲜有创新。
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到,即将正式成立的泓德基金已经开始筹划事业部制、股权激励、利益共享等一揽子激励机制,希望通过长效激励约束机制的创新,来调动员工积极性和创造力,并视之为公司使命。
一些基金研究人士认为,由专业人士发起设立的泓德基金,其独特的股权结构以及发起人在公司治理方面的专业性,使得公司在内部治理制度创新、发挥管理团队的创造力等方面具有更大的突破空间和操作动力,对于公募基金在此领域的探索具有样本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