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金融回归适度增长

2014年12月22日 14:11    来源: 中国经济网——《农村金融时报》     张晓玮

  不久前落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首次明确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趋势性变化,提出“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

  随后,在北京举行的2014第一财经年会“金融峰会”上,中国银监会副主席阎庆民指出,在经济新常态下,金融业发展的外在环境和内在条件正在发生一系列深刻变化,经济新常态催生出金融新常态,金融业要逐步回归“适度增长”。

  一直以来,我国经济金融存在诸多结构性失衡现象:如“间接融资多、直接融资少”、“存贷业务多、中间业务少”,“中长期资金运用多,稳定性负债来源少”等。随着经济结构优化和市场化改革的推进,这种局面将明显改变。

  一方面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要进一步健全完善,另一方面金融机构全面资产负债管理的能力要明显提高,业务结构在表内外、本外币以及期限、投向上的分布要更加均衡。

  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李扬认为,新常态意味着新的飞跃,也意味着新挑战。新常态下,应主要解决“钱多”和“钱贵”的问题。“中国所有的金融问题、经济问题,都可以由储蓄率不断升高这个现象得到解释。”他说。一方面储蓄率很高,但中国又是以直接融资为主,越来越高的储蓄进入银行;另一方面人民币汇率不够市场化,中国储蓄率高到自己用不完,就要通过贸易顺差引进外需。这种情况,就会造成货币多的现象,但这些钱并没有被积极利用。

  他表示,现有的制度环境不能给创新者提供正常的创新,导致了金融创新的扭曲。“为什么创新?因为限制。限制本身不合理,只好绕过这个限制。一项贷款从银行出来,绕了四圈才会最终到客户的手里。绕一圈加一点利率。”因此中国的影子银行,到中国变成银行的影子;中国的互联网金融,在西方国家并没有形成稳定业态的东西,在中国却是风生水起。

  为此,李扬建议,新常态下应彻底改革外汇储备管理体系,改革目前监管分离的状况。特别是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使产品层面、市场层面已经混业了。

  在金融交易混业的情况下,宏观上保持分业的格局就是错配,使得有一些业务没人管,有一些业务被限制,活力被扼杀。

  阎庆民则认为,新常态是优化再平衡的过程,正确理解和适应金融新常态,要以“提质”为金融业发展拓展空间,对内提升资产质量,对外提升服务质量。

  以“控险”为金融业改革提供托底,要求认真防范风险,有序释放风险,为金融业各项改革的深入推进提供稳定环境和安全保障。一要巩固实体经济基础,完善防控金融风险的安全网;二要健全风险管理体系,筑牢防控金融风险的栅栏;三要落实金融监管措施,守住防控金融风险的底线。


(责任编辑: 蒋柠潞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