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沪港通”尚待砌牢金融防火墙

2014年11月19日 07:51    来源: 经济导报    

  从“北热南冷”变为“南北双冷”,再加上两地股市双双下跌,“沪港通”开通第二天的表现,给部分热情的投资者浇了一盆冷水。

  数据显示,18日收盘,沪股通尚余81.55亿元额度未用,港股通方面则剩97亿元余额未用,资金参与热度均低于17日表现。

  同期,两地股市均呈现下跌态势。其中,上证指数下跌17.64点,跌幅0.71%;恒生指数下跌274.17点,跌幅1.15%。

  “两边投资者都在熟悉市场的过程中,市场表现也比预想中的理智,这是一个好的现象。”18日,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教授杨春刚对经济导报记者表示,若“沪港通”频现额度用罄的情况,反而会令市场波动风险大增。

  实际上,有市场分析人士已经敏感地意识到,在A 股资产逐步融入全球资产配置体系后,海外资金的流向愈发应该关注。

  “‘沪港通’现在是闭环运作,但总会逐渐放开,到时候热钱流动、炒作等隐患也会逐渐显现。”杨春刚表示,防范资金频繁流动带来的市场波动风险,更应成为投资者及监管层关注的方向。

  境外机构钻空子

  “沪港通”的正式开通,并未给可交易标的股带来预想中的大好行情。

  导报记者注意到,67只A+H 股近两个交易日的表现颇为平淡。18日中,仅有21只股票在A股出现上涨,43只股票下跌;其在港股市场表现更甚,当日上涨仅为8只,下跌数量则为56只,最大跌幅超过6%。

  “之前市场对‘沪港通’的概念性炒作较为明显,一些概念股已经出现了较大的涨幅。在‘沪港通’真正推出后,获利了结的情况比较多。”中诚顾问投资分析师王瑞鑫对导报记者分析道,“沪港通”资金参与度的下降,也可能是在等待估值回到合理区间。

  值得关注的是,多位市场分析人士认为,“沪港通”开通后市场之所以如此谨慎,更多原因是市场开始担心其背后暗藏的风险。

  “随着‘沪股通’参与资金规模的扩大,其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A股个股或某个板块的走势,加大市场波动风险。”在王瑞鑫看来,相较于香港资本市场,A 股市场在监管制度方面还不完善,很容易被经验丰富的境外机构钻空子。

  “比如,港股市场没有涨跌幅的限制 ,市场价格发现功能较强;而A股的涨跌停板制度使得大资金有爆炒多个交易日并且在高位撤出的机会,中小投资者若盲目跟风,亏损较大。”王瑞鑫举例说。

  杨春刚也指出,A 股缺乏衍生工具对冲,多数情况还是做多。但在与港股对接后,境外资金的操作空间变大,内地投资者很可能因此遭受损失。 “比如,境外机构通过‘沪股通’在A股买入一只A+H 股,随后通过香港或其它境外资本市场的衍生工具做空,这样就可以通过持有这只股票来迷惑市场,并以此制造波动而获利。若股价下跌,其也可通过工具的调节做空获利,受损的只会是不知情的中小投资者。”杨春刚解释。

  资金流动隐患

  当然,上述情形只是对于个股可能带来的风险。在业内人士看来,若“沪港通”全面放开,资金流动隐藏的风险更大。

  王瑞鑫表示,“沪港通”中资本是可以双向流 动,但是资本逐利的特征使其可能出现单边流动为主导的趋势。

  “如果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持续下滑,加上地方债务等风险再度显现,那么人民币及其资产可能面临重估压力,资本持续单边流向香港,将使内地资本市场面临资金流出并进入一个价格下降期,出现股市大跌等金融风险。”王瑞鑫分析。

  这种情况短期内不会发生,因为“沪股通”及“港股通”总计额度不过5500亿元,加上每日的额度限制,这种“闭环运作” 模式将有效控制资金大进大出的风险。

  不过,要想与国际市场进一步对接,这些限制终将全面放开。同时,上海自贸区境内外资金“双向投资”机制也会与“沪港通”异曲同工,即呈现诸多对外投资渠道和资本流动渠道。

  “多渠道下,如何防范境外热钱对国内资本市场等人民币资产的套利风险,需要监管层着重关注。”杨春刚表示,未来人民币必然会走向全面可兑换,但资金一会儿进、一会儿出,肯定会冲击中国经济。“这需要监管层尽快完善资本及汇率市场监管制度,特别是规范资本市场。”

  杨春刚建议,下一步我国内地证券市场的监管重点应由立法方面转移到执法方面,加大执法力度,建立高效的行政执法机制。同时,对不实陈述、欺诈、内幕交易、市场操纵及虚假信息披露等,细化界定标准,加强对投资者的保护。


(责任编辑: 华青剑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